2016年11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4期(总第299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数学语言 符号当先
■唐春梅
《教育导报》2016年第94期(总第2991期) 导报三版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感受和运用符号的能力。教师必须清楚不同教学阶段对符号的感受和陈述能力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渗透。

一、生活中理解符号的意义

生活中,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符号。学生获得的生活经验已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符号的现实意义——感受生活中符号所体现出的简约、交流的特性,这就是符号意识的形成,对数学符号感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符号引入的必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逐步走进符号化的数学世界,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决定因素。

二、操作中感受符号的产生过程

数学符号的高度抽象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数学符号的学习不能变成单纯的抽象符号的学习,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数学,通过观察、实践、分析、归纳,获得体验。

如教学几何图形这类图形符号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摸、描绘等操作,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让学生充分感知几何图形与实物的区别。教学《认识角》时,可进行以下几个层次的活动:看,用已有经验找角;摸,自主实践感知,分组进行搭角游戏,摸一摸材料;说,引入角的概念,说搭角游戏过程、摸材料的感觉和发现;做,初步抽象图形,想办法把感受到的角呈现出来;符号化,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把角的图形与实物对比,理解掌握角的特征。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历符号化的过程,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情境创设中增强符号感受力

数学可以用符号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学习活动尽可能处于情境中,是增强学生数学符号感受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可以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一步步获得a+b=b+a的符号表达式。

首先,提问,感知规律。

师:六(1)班有男生27人,女生24人,这个班一共多少人?

生1:27+24=51(人)。

生2:24+27=51(人)。

师: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加数位置换了,和不变。)

接着,深问,体验规律。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具有同样的特性呢?(学生分组,按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小组交流学习。)

最后,建构规律,感受符号。

师:这一类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表达它们的规律吗?(师生互动交流得出定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就是加法交换律,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它的意义吗?(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展示学生创造的表达式,组织评析。)

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符号感,同时,学生也发现了用字母表示数能使数学问题变得简洁,这就体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美。

四、问题解决中提升符号的灵活运用

数学符号有特定的内容,它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成为思维活动的载体,并能简洁地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准确、简约、便于交流。当学生利用符号寻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充分体验到符号化的魅力,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如在解决百分数应用题时,可让学生用图来表示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符号解决问题。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符号意识的培养将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具体情境——抽象化——符号化——应用”的过程,学生会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和思考,符号意识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