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52期(总第346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四个风向标”勾画未来教育
疫情后的教育变革
■本报记者 胡敏
学校线上教学系列报道《教育导报》2020年第52期(总第3469期) 导报三版
今年,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要收官了。10年间,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远程直播教学、云班、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一次次浪潮冲击学校教育,重塑教育的形态。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将学校线上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从一开始应对危机的“无奈之举”,逐渐变成为未来教育探路的创造性实践。疫情时期的教育冲破学校的围墙,开启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时代。

后疫情时代,教育将会发生哪些深刻变化?近日,京渝蓉三地名师、名校长在线上参加了“成都市名校长论坛·走进李蓓名校长工作室”云端主题研讨会。这些在教育变革中勇立潮头的学校——北京史家教育集团、重庆谢家湾小学、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七中,其掌门人的实践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风向标:疫情后教育怎么变,未来学校怎么建,未来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些思考勾勒出未来教育可能的模样。

禹天建绘

1

育人目标

重新认识“人文性”

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英勇抗疫,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志愿者们众志成城,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冲击着教育者的内心。疫情是学生们“最好的教科书”,也让教育人再思考:社会需要什么人?我们培养什么人?

“疫情让我们感受到,在复杂的变化中,核心不变的力量是人的价值。”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认为,教育要摈弃功利化倾向,培养心有温度、行有智慧,勤于学习、乐于创新,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思考得最多的是“教育的人文性”。“这次疫情,提醒我们:对教育的人文性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

她认为,教育的人文性有四个方面需要关注:首先,对人文性理解的改变。以前提到人文性首先想到的是文化修养,如读多少诗,学多少文学作品,现在看来,还应从科学角度循序渐进完成人性的培育,如,小学低段的习惯培养,中段的社会化交往,高段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学的记忆路径等。其次,教育人文性体现在人性化、个性化两方面。学生从家庭生活状态切换到校园学习状态时,校园布置、食堂菜品的精心准备让孩子多一分暖心、多一分安心;而越是关注孩子个性化,孩子学习的自我激励性越强,课堂教学尽可能考虑不同孩子的需求,找到学习话题与每个孩子的相关性。第三,人文性关注个人与社会的联系。疫情期间,快递小哥、司机志愿者、小餐馆老板等“平民英雄”的涌现,让我们思考,什么样的教育能让人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最后,还要关注生命健康教育,带领孩子探究生活习惯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健康程度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居家学习期间,依托四川省教育厅提供的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学科、全学段的“云课堂”,成都市实验小学决定做“德育的加法,学业的减法”。和全省保持一致步调,不增加学科内容但需老师做结构化处理之后的班本化指导,让学科教师的功夫用在“课”外,通过任务驱动,打通学科边界,聚焦劳动教育、生活课程、主题融合课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疫情是最好的教科书,尤其是其德育价值。成都市实验小学制定了“敬畏自然”、“逆境成长”、“责任在肩”的模块化立德树人课程。并将模拟城市、锻炼学生自治的“A城”搬到线上,学生作为“A城公民”分享游戏、劳动、记述、实验等宅家方式,养成自主学习、时间管理的好习惯,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

2

教师角色

懂自主研发的跨界教师

传统教学按教材顺序开展,云教学打破了这种模式。2月18日,四川“云开学”后,老师们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复习,3月9日,“云开课”之后,依托全省云课资源,老师们需要做好学习指导,不少学校探索学科融合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

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一方面给教师带来挑战,另一方面又给予教师突破自我的大舞台。“相当于给老师们建了一个云端‘修炼场’。”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介绍,教师们把线上教学的新情况当作课程研发的突破口,结合班级实际、教师个人风格,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创新,语文组老师给学生写“每日一话”,给线上沟通增加温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写作水平;数学组老师集合团队合力,用标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集体教研,为学生学科素养学习保驾护航;专科组老师针对学科进行 swot分析,找到每个学科的特色发展方向;新教师也通过线上融合课程的设计,在实践中提升。

“疫情期间,‘跨界’教师已经从概念变为了实践。”王欢认为,疫情期间,老师跨越校社边界,在“预判”形势中研究全民防疫问题及时代前进方向;跨越家校边界,在“切中”痛点中判断学生成长诉求及指向差异;跨越学段边界,在“贯通”成长中构建一至六年级的“班级社区”交流群;跨越学科边界,在“重构”课程中改变单科章节模式,改成单元综合主题;跨越课堂边界,在“浓缩”教学中以点带面地讲关键、促思维、助成长;跨越质效边界,在“优化”评价中设置多种形式、不同环节的教学检测,减负线下课堂,激活线上能量。

“未来教育中,教师有七个角色。”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认为,教师要成为学校的领导者、主动的学习者、学生的导学者、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的支持者、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成长顾问。

3

组织管理

教师相互追随,相互促进

后疫情时代,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将成常态。这一点,已成为教育人的共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融合的关键点在哪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认为,线上教育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标准化教育,可以解决师资薄弱的问题,比如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七中辐射了很多边远地区的学校,这是线上教育的优势。但线上课程怎么设计,老师怎么讲,怎么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如何实现课堂管理,这是线上教学几个月来,大家主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打造了线上“班级社区”。每天19:30,不同年级相同班号的学生们进入同一个班级社区,进行线上交流。29个领袖教师在社区挂帅负责组织管理工作,每周100多个领袖教师准时上线,充分与学生、家长交流。班级社区的存在让分散在家中的学生们找到了组织,重新有了归属感。

这是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对学校组织管理进行的“去中心化”尝试。“现代社会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可以去连接别人、影响别人的节点,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的自治的特征。”王欢介绍,学校的核心理念是让老师成为领导者。学校治理体系应该是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支持体系,让教师相互追随,相互促进。

“谁是学校领导?我想不一定是校长,而是一个共同体。”罗滨认为,在一群人完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指引大家、带领大家,发挥影响力的人就是领导。领导和被领导者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创建面向未来的学校,校长本身应该有超前的思考力、敏锐的洞察力,为教师领导力发展创造条件。

4

学校形态

重新定义学校

将学校教育搬到线上之后,大家发现,原来需要学习的不仅有国编教材、省编教材,还可以有网络学习资源。王素认为,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自适应学习平台提供资源,将成为一大趋势。自适应平台可以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推送,实现教学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重新定义学校的时代。”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认为,疫情过后,在线教育将进一步推倒传统学校的围墙。网络就是学校,移动终端就是课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的成熟和突破,教育将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学习将发生在任何可能的时间,学校将被重新定义,教育将从有限走向无限。

成都七中正在建设“泛在七中”,一个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平台。探索四种学习要素(固定学习空间与自主学习空间、固定学习时间与机动学习时间、集中学习与个体自主学习、线下学习载体与线上学习载体),通过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关联,最终形成混合式学习的最佳路径,提高学习效益,服务师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泛在七中”要实现“愿者可在七中学,能者可为七中师”。在教育信息化1 .0背景下,成都七中通过卫星技术手段开展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10省两区一市的294所基地学校;如今,响应教育信息化2 .0发展方向,借助“卫星+互联网”建设而成的“泛在七中”,将向全社会开放,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跟“泛在七中”线上的教师学习。开放的不仅是学习资源,还有教师群体,云端七中的教师除七中和七中教育集团的优秀教师外,还将吸纳优秀家长、优秀校友、特聘教师、客座教师和优秀学生等,门槛只有一条:能提供符合七中审核标准的优质课程。

王素认为,开放性的自适应学习平台能够让我们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但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提供的内容是否合适,依据什么标准,是未来实践中需要探索的。

“学校还是那所学校,但学校已然不是那所学校,因为它链接了云端、启幕了线上;教师还是那个教师,但教师已然不是那个教师,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线上的主播,成为了共享教师,他们可以自由地切换;学生还是那个学生,但学生已然不是那个学生,因为他们更加自主,更加适应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无缝衔接的教育。”研讨会最后,李蓓用这样一段话作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