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4期(总第299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锦江区试点“每天一节体育课”
增聘66名体育老师追加上百万元经费监测体质健康水平
■本报记者杜蕾
《教育导报》2016年第94期(总第2991期) 导报一版

今年9月,成都市锦江区在20所学校试点启动“每天一节体育课”,重构学校体育课程,以增强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这份体育“大礼”如何实施,所涉及的师资场地和课程质量如何保障?日前,记者进行了采访。

师资从哪儿来

区财政出资增聘66名体

育教师

“大家像我这样,把垫子搭成三角状,我们来练习基本的跨越动作。”10月12日下午2点多,盐道街小学的操场上,体育教师何强正在给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上体育课,这节体育课的主题是跨越式跳高学习。操场一旁,新进体育教师廖强一边认真看,一边做着听课笔记。

记者从锦江区教育局了解到,新学期第一批20所学校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后,总课时量净增1310节。

多的课时谁来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区财政出资300余万元,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结合传统体育项目招聘师德好、素质高、业务精的专职体育教师。秋季开学前,全区增聘的66名教师已全部到岗。

廖强正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开学前区上专门组织新聘体育老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包括“体育教师入职培训”、“优质体育课堂观摩”和“体育教育前沿领域政策解读”三个模块。同时,各试点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新老体育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研培活动。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采取师带徒”、“蹲岗听课”的方式,帮助新聘体育老师快速适应岗位。“学校特意将资深体育名师和新进教师的课错开安排,以便让新老师能汲取更多名师的经验,尽快学会如何把课上好。”该校体育教研组长朱珠说。

场地怎么解决

试点校结合自身场地特

点灵活安排

随着“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实施,同一时段场地的使用频率随之加大,运动面积需求总量也跟着增加。学生活动场地怎么解决,也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为进一步挖掘场地资源,锦江区今年追加135万元体育设施设备专项经费,要求各试点学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进行场地改造。”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坐落在老城区的盐道街小学充分利用起校内场地,在操场上班级过多时,安排一年级的班级在风雨操场上课,同时安排健美操、武术等特色课程在教学楼的舞美室上课,让每个班级都能有充分活动的场地。“我们还设计了‘环形跑’,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在固定位置就地跑圈,提升了操场的使用率。”何强告诉记者。

因地制宜改建现有场地也是办法之一。成师附小华润分校副校长陈朝晖介绍,学校操场旁的草地一带将进行改建,增加了操场面积。而每周体育组在进行教研时,也会协调安排课程,让操场、室内场馆等充分有效利用。

通过拓展利用校内场地、改建现有场地、扩建新场地、整合社区资源、创新体育教学形式等多种方式,锦江区各试点校均结合自身的场地特点立体安排体育活动场地,保障了“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有效实施。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