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53期(总第347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意外”的精彩
■苍溪县石马小学 权卿宗
《教育导报》2020年第53期(总第3470期) 导报三版

上沈从文先生作品《腊八粥》,当交流到主人公八儿猜粥和看粥的部分时,经过短暂的学习,孩子们便发现这两部分里的句子都一一对应(内容一致)。

我顺势问,用两个部分来描写雷同腊八粥的样子,会不会是沈从文先生描写有重复之嫌。大多数孩子给出“作者想表达八儿没有吃过腊八粥,突出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理”的理由。

课堂正朝着预设方向有序地推进着。突然,一贯活跃、喜欢表达意见的陈欢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八儿猜粥猜得准,是因为他吃过腊八粥!”我大吃一惊:这个结论超出课堂教学设计,颠覆了我对文本的认知。我准备否定她的发言?何况,这也不是本课的要点。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在正确引导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何不让她说说理由?

“你的依据在哪儿?”我故作镇定。

“从插图和语言描写判断,八儿应该有四五岁了,腊八粥每年熬一次,他父母这么疼爱他,肯定吃过,才会猜得这么准确。”陈欢侃侃而谈。

“从生活经验这个角度,她的理由,很符合常理。”我还没点评完,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小手如林,议论纷纷。

“我反对!八儿肯定没有吃过腊八粥。因为文中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说明这是他的第一次,他非常期待吃粥。”谢娜娜站起来亮开了大嗓门儿,特别加重了“喜”“发疯”。

好家伙,居然能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依据,我心中窃喜。

“肯定是以前吃过腊八粥,他才得知味儿美,故在文中分粥时说‘要不然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陈欢不甘示弱。

“第14自然段,‘呃’字,表示八儿看到腊八粥感到惊奇,和他猜的是一样的,说明他之前没有见过腊八粥,更没有吃过。”从不发言的林欢小脸涨得通红,眼睛闪闪发亮。

她们已体会到了人物的惊喜,感情朗读自然不在话下。

“八儿小时候肯定吃过,文中第一自然段说‘初学喊爸爸的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邱猛也加入了陈欢的行列。

“没吃过,因为从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能感知他是第一次看到粥的……”

“应该吃过粥。从文中说‘他没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今日粥’体会到他以前应该吃过、见过腊八粥。”

…………

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赶紧找来《腊八粥》原文,投在白板上,让大家整篇阅读。

读完以后,孩子们知道八儿已经8岁了,吃腊八粥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最后得出结论:八儿吃过腊八粥,才会将今日粥猜得那么准。

此时,我也为自己没深入解读文本而汗颜。

八儿到底有没有吃过腊八粥,最后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辩论,充分领略到沈从文笔下的人间烟火味儿和朴实的乡土语言风格,找到了文本与生活相联系、整本阅读的学习方法。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的主人是孩子们,他们是个性鲜明、有独特认知的生命个体,在师生交往、生生互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难以把控的“意外”。正是这难以把控的意外,成为触发思维的“导火索”,用得得当,就生成课堂中最亮的那抹新绿,形成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

试想,如果我当时把她的发言晾在一边,就没有后面的精彩,也就没有了大家深入钻研、达到教学相长的过程。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反省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教学活动常常不是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无时不刻存在不确定性,随时考验着教师的智慧与勇气。基于学生的视角,我们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遵循固有“安全路线”,让学生顺着我们的思路,得出预设的结果。面对“节外生枝”,我们要善于甄别,积极呵护,尊重不同学习体验,用大智慧,把意外的火花点燃成熊熊燃烧的思想之火,“意外”的精彩就会自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