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5期(总第299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城里来的“妈妈”——刘晓莉
■本报记者何文鑫(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2016年第95期(总第2992期) 导报四版
今年教师节,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第一小学教师刘晓莉被评为昭化区优秀支教教师,刚做完手术的她差点没能参加市里的表彰会。

“作为唯一的支教老师代表发言,这是属于你的荣誉,就是抬也要抬你去。”校长张绍迁在电话中几次给刘晓莉打气。

但刘晓莉一直觉得自己受之有愧,接受采访前,她还一个劲儿地对记者说,她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平凡,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年近50岁的刘晓莉,过去一年被派往昭化区乡村小学石井铺镇小支教。一边吃药治病,一边想尽办法帮助班上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树立自信。学生渐渐由疏远到喜欢上这个城里来的老师,亲切地称呼她为“妈妈”,舍不得她离开。

镜头矫正不良习惯

“哎呀,那个流鼻涕的娃好搞笑哟!”“快看快看,那个男生的脸像个大花猫!”“那个人到处吐痰,好脏哦!”

石井铺镇小四年级的孩子们看着教室里放的PPT,忍不住哈哈大笑,但当他们一下认出镜头中的自己时,却害羞地脸红了。

到学校后,刘晓莉发现孩子们普遍不爱搞个人卫生,经常一副大花脸,行为习惯也较差,迟到早退、不做作业也是家常便饭。

但刘晓莉没有对他们展开直接教育,因为这里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本来就缺乏父母的亲情教育,如果当面指责,他们会受到二次伤害,也可能会加重逆反心理。刘晓莉拿起手机,偷偷拍下他们的行为,制成PPT,不经意间播放给孩子们看。

“下课后,不少孩子自己跑到我的办公室来,主动承认错误,说要改正。”刘晓莉说。

“给我一个赞赏你的理由。”这是刘晓莉常对学生说的话。孩子们受到鼓励和表扬,纷纷比学赶超,不甘落后。

但个别孩子则需要更多的耐心。班上的小伟,每次上课回答问题时,一边流鼻涕,一边用手指着老师,身体还晃来晃去。刘晓莉没有呵斥,而是走到他面前,先递纸巾让他擦干鼻涕。

刘晓莉模仿他的动作,问他是否舒服。时间久了,感受到关爱的小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刘晓莉给他示范站姿,守着他写字,帮助他跨越障碍,一同进步。

支教期间,刘晓莉身体一直在生病,睡眠质量差,有时候一晚能入眠2小时已经算好的了,耳鸣和头昏伴随着她的生活。但为了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她从不请假和迟到,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晨练,一起背诗诵文,一起扫地和做课间操,跟他们“泡”在一起。刘晓莉笑说,“孩子王”的感觉能让病痛减轻。

 

家访拉近师生距离

有段时间,班上的小林老是迟到,交上的家庭作业也是白卷,脸上总是脏兮兮的。刘晓莉找他谈心,但小林拒绝交流。

忙完一天的刘晓莉,决定晚自习后与小林一起回家,做个家访。小林的父母不在,一回到家,他便开始收拾屋子做饭,给弟弟和妹妹烧水洗脸洗脚。刘晓莉才了解到,小林的父母从贵州来昭化打工,白天上班,晚上要很晚才回来。于是,小林就成了家里的小家长,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习。

于是,刘晓莉教小林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兼顾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和写作业,告诉他要搞好个人卫生,给弟弟妹妹做出表率。在课堂上,她则时常给予小林鼓励和奖励。

没过多久,小林爱说话了,有时候还会主动跑去问刘晓莉一些问题;每天早上到校,脸上也是干干净净的。感受到“成功”滋味的小林,在写小作文时还为自己呐喊了一把,题目就叫《我为自己骄傲》。而习作中“刘老师就像我妈妈样”这句话,更让刘晓莉骄傲。

从此家访成了刘晓莉的“必修课”,一次未达目的,刘晓莉就走两次、三次,与监护人深入沟通与交流。“虽然比较累,占用的时间多,但是这样能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多一分理解。”刘晓莉说。

家访路上也有惊喜。今年夏天,一次家访途中,刘晓莉见村路边一树晶莹剔透的李子无人收,征得树主的同意,她摘了满满一大包。回学校后,刘晓莉将果子带到班上,师生坐在一起,你一颗,我一颗,有说有笑,“孩子们别提多开心了。”

渐渐地,孩子们与刘晓莉亲热起来,觉得这个城里来的老师比妈妈还贴心,不会责骂他们。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课后也会围着刘晓莉转。她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和郊游,每天的生活里都回荡着欢歌笑语。

刘晓莉说,她心疼这些孩子,他们本应有一个美满的童年。她把家人旅行带回的糖果设置成礼品,采用积分制,鼓励和引导学生。看着他们相互帮扶,作业认真,说谎的频率逐渐降低,刘晓莉心中有了说不尽的喜悦。

小作文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今年4月的一次习作公开课,班上的小雯念了自己的作文,听课的老师都“结结实实”地被感动了。要知道,小雯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平时写作文拿着笔半天写不了一个字。而这一次,她却足足写了400字。

“虽然还是有错别字,但是老师们都觉得写得朴实、真诚,文笔顺畅。”聊起当时的场景,刘晓莉仍为小雯高兴,“刚上完萧红的《祖父的菜园》,就让他们写个相关的小作文,小雯的作文让我一惊,很有萧红的味道啊。”

内向、不爱说话,是乡村有的留守儿童的特点。刘晓莉让孩子们写小作文,这样既能针对性地了解他们的心事,又能逐渐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比如走廊脏了,没学生扫,老师布置了也没有学生回应。刘晓莉就让他们写小作文,先认识这件小事。小作文根据需要随时练习,四季变化、实验体会、阅读感受等,皆可入文,以此突破学生在写作上的恐惧。仅是上学期,学生就写了23篇小作文。

课上,刘晓莉鼓励学生发言,说错了,说跑题了,刘晓莉也不打断,引导孩子们相互辩论。阅读课文时,让他们大胆地有感情朗读,不要害羞。

效果是显著的,孩子们回答问题时由畏惧到顺畅发言,后来甚至直接开始抢答。

每次上课,刘晓莉都给孩子们阅读一则经典的教育故事,她想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会一些道理,多一些作文感悟和素材。这样的故事教学法还用于帮助儿童树立自信,“收效很好”。

班上的小蕊身体有残疾,刘晓莉对她特别照顾,从不让她干重活,但在学业上,却不会为她减轻负担。

小蕊聪明,在学习上却不用功。刘晓莉常常找她聊天,与她分享许多身残志坚的故事,鼓励她学好本事,不要放弃,以后才能自立。小蕊慢慢有了转变,每天练一篇字交给刘晓莉,作业也写得工整了。而且她爱上了阅读,语文也差点考了满分。小蕊的激动溢于言表,在母亲面前竟大声称刘晓莉为“妈妈”。

刘晓莉坦言,虽然学年度她的班级教学质量检测荣获片区第一,但仅一年时间,帮助和改变总是有限的,孩子们的路还很长。

但是,孩子们感受到的这位城里来的老师的关爱和教学方法是切实的,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她离开的现实。返城后的刘晓莉,不断收到学生发来的问候短信和思念。

“刘老师,我也要喊您‘妈妈’”“‘刘妈妈’,好久再到我们这来玩嘛”……打开这些短信,刘晓莉内心许久都难以平静下来。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