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54期·家教周刊(总第347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这个父亲节,他们把父爱写成了诗
记者 胡敏 殷涛 实习记者 梁童童
《教育导报》2020年第54期·家教周刊(总第3471期) 导报一版

编者按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山不言自高。父爱这座山里到底住着什么?父爱在我们成长中起了什么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无言,始终是个谜。父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奉上父亲节特别策划——“父爱如山”,以诗歌、话题、故事、父与子对话等形式,展示不同年代、不同行业父亲的心声,唤起我们内心关于父爱的那份记忆,探寻当今时代,父亲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养育中来。

■记者 胡敏 殷涛 实习记者 梁童童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道尽了离家求学、工作的游子,内心最深沉的眷恋,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邀请“70后”、“80后”、“90后”父亲,用诗歌的形式串起童年、初为人父到久为人父各个时期对父爱的理解,字里行间沉淀了几代人的父爱记忆,也组成了我们人格基因的一部分。

“70后”父亲成长关键词:默默付出 不厌其烦 陪伴

父爱是一团火

小时候,

父爱是坚强的臂膀,

呵护我成长,却又不失威严

有娃后,

父爱是一曲旋转的华尔兹,

沉浸在欢乐的舞步中,却又手足无措

现在,

父爱是一团火,

有丰富的热情和激情,却又心怀忐忑。

解读:小时候,父亲就是我的靠山,如果有人欺负我,他会找别人理论。他也是我的人格榜样,他医术精湛,对家人和患者的态度值得我敬重。另一方面,他对我又非常严格,是家里“唱黑脸”的那个人。

儿子刚出生时,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我现在还记得,每天都希望能早点回家,抱抱儿子。儿子会在两米开外的地方跑过来,我一把抱住他,托起他的双臂转圈,这时的父爱就像一曲旋转的华尔兹,无限喜悦,但又因为刚当父亲,不知道该怎么做而舞步凌乱。

现在儿子读初二,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当我带着无限的关心和爱去付出时,发现儿子未必能接受,他也不像小时候一样,什么都想跟爸爸说。爱的尺度如何把握非常考验人,严格了,怕他故意“对着干”,不严格,怕他走错路,太刚太柔都不行。争论激烈时,我们也会互相不理睬,但等彼此情绪平复后,我和儿子会主动缓和气氛,或者临睡前说一句“晚安”。父爱就是默默付出,不言回报,即使有争论,最终也能互相理解。

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家长 郑权

父爱是陪伴

小时候,

父爱是细节,

让我感到体贴和安心。

有娃后,

父爱是陪伴,

让我感受亲子的共同进步。

现在,

父爱是唠叨,

让我读懂父亲背后的爱。

        解读: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4人,家境贫寒,十天半月才有一顿肉吃,最小的我,碗底总比哥哥姐姐多出几片腊肉。那时上学走读,学校离家20多里路,早出晚归。中午时,吃的就是父亲早早起来为我准备好的土豆、红薯、玉米棒。这些细节让我感到体贴和安心。

女儿4岁时,我把她从爷爷奶奶那里接到身边。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放学后,我骑着摩托车接女儿回家。每次上街买书时,我总是买两本,一本给自己,一本给女儿。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书递给女儿,父女俩一起阅读同一本书,互相交流。直到女儿去峨眉山市的一所中学读书,我俩见面的时间就变少了。但每个周末,我都会抽时间去学校看看女儿,陪她聊聊天。

现在,女儿已经19岁,上大学了,虽然陪她的时间不多,但我时常关心她的思想和生活。有时女儿会嫌我唠叨,这种“嫌弃”让我想起了我在参加工作时,和她一样对父亲的唠叨“不耐烦”。现在,我逐渐明白了唠叨也是一种对子女的关爱。陪伴女儿8年成长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我觉得父爱是一种无言的传承,精神力量的传承。

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小学语文教师 杨登军

“80后”父亲成长关键词:靠山 力量 明灯

父亲的背影

小时候,

父爱是一个背影和一个行囊,

我等啊,等啊,等啊。

有娃后,

父爱是突如其来的礼物,

我有点害怕,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现在

父爱是无数次承诺,又无数次失望,

转身背上行囊,突然理解了我的爸爸。

解读: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生娃前,我和我妈加起来说的话有几百万字,和我爸说的话不到15句。因为工作特殊,他长期出差,回来基本不交流。说来也怪,我们竟能很好地理解对方。可能有三个原因:首先,他不“言传”只“身教”。父亲做人堂堂正正,作风正派,做什么、不做什么极其有原则,很有人格魅力。父亲与朋友聚会聊天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听,父亲为人处世的原则潜移默化地成了我的追求。其次,他脾气超好,从不打人,在我做选择时,会坚定地支持我,我当年选择读农业学校遭到全家人反对,父亲力排众议支持了我。最后,他还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想要变优秀。

女儿出生了,短暂的幸福之后,我非常害怕,不确定自己准备好了吗?能把她教育好吗?我的特点是怕什么,就去钻什么。看书、看文章,跟医院护士请教孩子怎么抱、怎么洗,学多了就有力量感。

现在女儿7岁,一切进入正轨,我的工作变得忙碌起来,频繁出差和加班,常常是刚承诺了带女儿去海洋公园,晚上接到电话说明天又要加班。我相信,父亲对孩子好不好,孩子一定能感受到,哪怕是个背影,都有力量。我会带女儿到单位、到工作现场、到野外,让她看爸爸如何与人相处。如果她有需要,哪怕不跟妈妈说,也愿意给我说。晚上回来,只要女儿没睡,第一时间跟女儿讲故事、聊天。

现在,父亲继续当我的“靠山”,一旦有需要,他会第一时间过来帮我带孩子。人到中年,我和父亲取得了共鸣,父亲谈工作、谈孩子,我“秒懂”,有时,父亲说一个小时,我一个字没记住,就直直地看着他,享受谈话的感觉。

一年级学生家长 张弈

父爱是一盏灯

小时候,

父爱是一座山,

造就我坚韧刚毅的性格。

有娃后,

父爱是一片海,

培育孩子豁达宽容的胸襟。

现在,

父爱是一盏灯,

点亮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

解读:小时候,父亲就像是一座山,高大威严,每当我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让我自己克服,造就了我不怕累、不怕苦、勇往直前、不服输的精神。

当大女儿出生时,我总想保护她,怕她受到挫折。女儿渐渐长大后,我发现女儿性格变得内向,与别人交往时很胆怯。大女儿4岁以后,我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放手让她成长,让她面对生活。一次晚饭后,我把女儿牵到广场人群中,让她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刚开始时,女儿还是很害怕,但时间一长,她能够与小朋友沟通,发生矛盾后会自己解决。

每到周末,我会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生活。现在,我常常与7岁的大女儿去爬山,去感受大自然,了解县城与山区的差别。父爱是帮助孩子面对生活,解决困难,父爱是一盏明灯,点亮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

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初级中学校长 陈明刚

“90后”父亲成长关键词:反思 自由 和解

父爱的热和亮

小时候,

父爱是黄昏时的山雾,

有着温暖的颜色,却又湿又冷,让人看不清方向。

有娃后,

父爱是早晨的阳光,

即便看不清它的样子,但也能确信它的热和亮。

现在,

父爱是被太阳晒热的土壤,

温暖、坚实,孩子所有的可能,都将从这里生长。

我爸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严格、独断又强势。我家是农村家庭,我觉得他就是把自己的遗憾变成了对我的要求,小时候的我不太能接受。自记事起,我就一直被爸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那种低落的情绪一直存在,如果不是后来及时疏解,我觉得还蛮危险的。长大后能理解爸爸的严厉,但我始终不能认同他的教育方式。他总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到我身上,他说,我只能听。

女儿是意外到来的,最开始,她妈妈也没来得及进入母亲的角色。我只知道我有了一个孩子,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情绪,可能还有些迷茫。直到她真的被我抱在怀中的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因为性格原因,以后的家庭教育大概率可能是比较温柔的我“唱红脸”,妈妈严厉一点“唱白脸”。除此之外,也没有考虑太多,只有一点,那就是希望她有一个棒棒的身体。小时候,我的身体不太好,在青春期受到很大的影响。我觉得健康是人生中一切的基础,所以,即使现在我们住在乡镇,教育资源不比城市,但我觉得在这里长大,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能够让她亲近自然,无论是对强身健体还是塑造人格,都是有好处的。

孩子家长闵捷

父爱如山、似风、若水

小时候,

父爱是山,

我在山脚,爸爸在山巅,相互能看到,却听不见彼此的声音。

有娃后,

父爱是风,

期待、担心、喜悦都在其中,轻轻吹拂着那新降临的生命。

现在,

父爱是水,

是她降落在这个世间的缓冲,温柔地将她整个包裹。

我爸爸是“老教师”的典型代表,对我特别严厉。但我也是个暴脾气,偏要跟他对着干。六年级时,有一次他趁课间来翻我的课桌,结果发现课本都在我同桌的桌上,我自己的抽屉里全是零食。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了我一顿,让我十分没面子。我就使劲地砸了一下凳子,他更生气了,我们就在教室对打起来。我小时候没怎么体会到父爱温暖的感觉,虽然成人之后理解了以前的他。

女儿还在妻子肚子里的时候,我喜忧参半,喜的是有了孩子,忧的是母子的健康,没什么当爸爸的感觉。妻子做三个月孕检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纪伯伦的那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我想,绝对不要成为我爸爸那样的父亲,一定要让孩子自由成长。

现在,女儿7个月了,虽然她依然是个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团子”,谈不上“自由成长”,但其实我逐渐意识到纯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从朋友们孩子的身上,我发现孩子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引导,引导其实是对她的一种保护。甚至偶尔,我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和爸爸竟然有某些重叠之处,也吓了自己一大跳。总之,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严慈相济的爸爸吧。

孩子家长 月亮爸爸

本期导读

2版——朱仕超:让爱和希望陪伴我们渡过难关

3版——父子“对话”:字里行间,满满都是爱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