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58期·家教周刊(总第347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孩子的极端行为 ,背后都有正当需求
■记者 胡敏
《教育导报》2020年第58期·家教周刊(总第3475期) 导报三版

最近这段时间,是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咨询师最忙的时候。经历了疫情期间宅家带来的“最长亲子共处期”,以及没有老师监督、学习上“他律变自律”的考验,不少家长发现,平时乖巧懂事的孩子变了,开始把妈妈关在门外、不愿意上学、抢手机,甚至打弟弟……

近期,本报联合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教育学院“濯锦讲堂·家庭教育云课堂”,邀请到成都广播电视大学芙蓉女子学院副院长商雪梅,为家长们讲解如何读懂孩子这些看似极端的行为。

商雪梅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芙蓉女子学院副院长

 

行为只是“症状”,需求才是“病因”

家庭教育没有一劳永逸,只有见招拆招。孩子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需求,找到它,回应它,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商雪梅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比成一座冰山,孩子的行为只是这座冰山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海面以下的部分隐藏着孩子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而这部分与人的内在经验有关。

外面突然发出“砰”的一声,经历过战争的人,首先会想到枪声,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担心会不会是爆炸,有没有人员伤亡;而没有战争经历的人,不会恐惧,反而会好奇,是不是哪儿在放鞭炮。“我们的认知、情绪决定了行为。”商雪梅说,当孩子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行为出现时,父母不要纠结孩子的行为本身,而应该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任何极端行为,背后都有正当需求。”商雪梅说。

一个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女孩,在疫情期间没有办法自我管理,一度失控,作业没完成,担心开学时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负面评价,直接不去上学。

她的妈妈很“抓狂”:“怎么一个好好的孩子,说变就变了?”在商雪梅的引导下,这位妈妈明白了原因。妈妈对女儿要求一直很严格,老师对女儿也大多是正面评价,导致女儿很在意外在评价。疫情期间,时间全部由孩子自己安排,失去了外在监督,孩子学习动力减弱,学习任务完成得不好。这时,妈妈的指责成了导火索,孩子直接喊出积压已久的心声:“你是无比贪婪的妈妈,无论怎么做你都不会满意!”

商雪梅分析,学习没学好、作业没做完,对于一个优秀孩子来说,内心是很难受的,而妈妈没有看到女儿的难受,还不断指责,女儿内心由失落、难过,转为委屈和愤怒,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

“爱和归属感”成了孩子的必需品

有家长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这么脆弱,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不上学,甚至轻生?商雪梅认为,这恰恰反映出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足够丰富,不会因为有吃有穿就满足,他们有比物质需求更高一层的精神需求:爱和归属感。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比如,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没有被满足,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不可能有做其他事的动力;出门时,反复确认门是否关紧,一旦家中安全有隐患,内心也会恐惧;每个人都需要在一个团体或组织中得到认可和接纳,没有被认可和接纳的孩子,内心是匮乏的。

张薇(化名)很困惑,她和先生、孩子的关系都出了问题,想要解决又觉得内心有种很深的无力感。沟通中,商雪梅发现,张薇儿时跟外公外婆、舅舅一起生活,舅舅曾多次在言语中表达对她的嫌弃:“你为什么不去找爸爸妈妈?为什么赖着不走?”如今,张薇面对亲子冲突时,情绪特别容易激动,自述“吼了女儿15年”,有时听见女儿叫“妈妈”都会心烦。如今,女儿得了抑郁症,与从小安全感缺失,爱和归属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关。

尊重的需求,是指每个人都需要获得成就感,证明自己是成功的、被认可的。一个自尊需求没有满足的孩子,很容易把所有的自我价值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上。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内心充盈,愿意帮助他人,愿意和人分享,不想控制别人,相互协作的状态。

“人只有在满足一个层级的需求之后,才会有实现更高层级需求的动力。”商雪梅说,学习属于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爱和归属感,孩子在学习上也会缺乏动力。

看见需求,成长难题转危为机

李乐(化名)在儿子4岁时帮他报了高价英语兴趣班,想要拓展孩子的国际视野,但是课堂上,儿子经常走神,从不回答问题。李乐非常焦虑:为什么别人能跟上,儿子跟不上,是不是智力有问题?儿子也很无助,因为妈妈不断责备,压力无处排解,开始咬手指甲。这时,爸爸就会严厉批评他:不准咬手指甲!可爸爸越批评,孩子越想咬手指甲,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待,就是根源。”商雪梅认为,家长的过分关注,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惶恐的状态。妈妈的责备,或者有时什么都不说,在旁边做一个捂脸的表情,这些细节,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失望、不满,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焦虑情绪无法释放,只好通过咬手指甲来调节。

找到儿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李乐如梦初醒。当儿子不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她不再催促儿子,而是停下来问:是不是不开心,是不是遇到了困难?当孩子内心的需求被看见,消极情绪就化解了一半,这时,再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找到这个方法后,李乐的儿子再也没咬过手指甲。

“危机事件,拆开来讲,是危险和机遇并存。”商雪梅认为,当我们学会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成长的难题就能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儿子不去上学,还夺了妈妈汪玲(化名)的手机。看到儿子在家若无其事地看电视,汪玲强压住怒火,试着跟儿子讲道理,但儿子却嫌她唠叨,越纠正,冲突越大。商雪梅分析,孩子不想上学的背后是恐惧,对假期里没做好自我管理的懊恼,内心有很多消极情绪。此时妈妈的指责,让孩子的懊恼直接变成对妈妈不理解自己的愤怒,冲动之下,才夺了妈妈的手机。和李乐一样,汪玲也把“你为什么不……?”“你要……!”这些反问句、命令句,变成“你为什么……?”“你怎么考虑的?”这样的问句,孩子的态度就缓和了下来。

“父母要学会观察,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需求。”商雪梅说,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一种平和、平等的态度跟孩子交流,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安全感、爱和归属感,从而引领他们向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发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