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60期·家教周刊(总第347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11名小学生运营公众号,科普24节气——把学生社团搬到“云端”
记者 胡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2020年第60期·家教周刊(总第3477期) 导报一版

这个暑假,“实验小学雅园节气社”公众号照常更新。大暑和立秋两个节气到来之际,成都市实验小学雅园节气社的11名五年级学生分别用一周时间,有的回老家开展田野调查;有的拿起相机、画笔记录所见所感;有的走进厨房做美食。用一篇融入“文创+食创+艺创”的公众号文章,展示节气与日常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今年4月3日以来,该公众号已连续更新了9篇节气科普文章,获得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有老师感慨,孩子们是“雅园版李子柒”,家长看了孩子们的文字表示“仿佛回到了童年”。

■ 记者 胡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拒绝“百度文”,文创、食创、艺创齐上阵

“田间,黄澄澄的稻穗挤在一起,沉甸甸的斜着身子,弯着腰;一把把利剑似的稻苗已然淡黄,没有了往日的葱翠,但依旧傲然挺立;田埂上的黄豆也即将成熟,挺着鼓鼓的肚子,稳稳地挂在豆秆上;丰满的玉米由绿变黄,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扳玉米;高粱也被伯伯们收回家,捆在一起晾晒,红彤彤一片……”

这是学生方泓超立秋前夕回到位于隆昌乡村的外婆家,所看到的景象。“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意味着凉风的到来,还有厉害的‘秋老虎’。”方泓超说,立秋时节,山野的颜色并不是马上就金灿灿的一片,而是黄绿相间。比如,玉米棒子是金黄的,但玉米秆和玉米叶却是翠绿的。

实践出真知。节气社的科普文章几乎不用“百度文”,孩子们在网上搜集的资料,经过总结、提炼、验证后,才在文章中使用,让科普有“温度”,也有了属于孩子的灵气。如今,公众号已形成三个较为固定的板块:文创、艺创、食创。

文创就是根据节气的特点写一篇小作文。除上学日外,方泓超几乎每个节气都要回一趟外婆家。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外婆口中关于节气的种种民间谚语,都是他写作灵感的源泉。方泓超每个节气都有文创作品,俨然成了一个“专栏作家”。

学生钟茜霖的外公外婆是北方人,奶奶是广州人,通过她的文字读者能看到南北方不同的习俗,这些藏在和亲人们有关的记忆里:小暑节气,阿公会带着她赶集买新酒;大暑节气,姥姥会泡嫩姜、做冰粉;芒种时节,家乡人架锅煮青梅酒……

食创则是根据时令特点制作一些饮品和菜品。几个爱好美食的同学,从购买食材、清洗到烹制,都自己动手。成品出锅,做一个漂亮的摆盘,拍几张美美的照片,配上文字,“色香味俱全”的食创作品就完成了。

光有故事和美食还不够,同学们还加入了绘画、摄影、视频、朗诵、弹唱等多种表达方式,这就是艺创的部分。为了一首背景音乐,几个同学预约了学校钢琴角,背上小提琴,自弹自唱并进行录制。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学们还邀请有艺体特长的同学当“飞行嘉宾”。

从线上到线下,走出学生社团的新路子

雅园节气社一开始是一个线上社团。今年3月24日,正是疫情严重,学生宅家上课的时候,“共创共享”式节气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组陷入困境,师生无法走出家门,实践和研究都无法进行。他们讨论了各种可能性,“做一个节气公众号”的点子让五(4)班学生黎翰庭眼前一亮,在老师的鼓励下,黎翰庭招募了几个同学成立了节气社团。

社团刚成立那一周的每天晚上,同学们在约定时间聚在微信群里讨论,逐渐形成社团运营的模型——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各种有关节气的文创、食创、艺创作品,并适当地增添科普类文字。

小学生很少使用手机,在此之前,黎翰庭都是偶尔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当他筹备时,才发现运营公众号并不简单。首先,需要申请一个公众号;其次,设计公众号需要有个性化色彩。“我们在公众号页面编辑个性签名和标记社团徽章。在编辑时,从封面、标题、内容到落款,每一步都精益求精。”黎翰庭说,前期,爸爸在技术上给了他很大帮助,并且每期公众号文章发表前,社团的其他小伙伴要复查内容有没有不恰当或疏漏之处,再请老师复核内容有没有需要改进之处。

第一期公众号推出时,老师们都觉得非常“惊艳”,排版清新、雅致,还有自己的团徽。实小校长李蓓忍不住在朋友圈为节气社打广告:“小黎花了不到10天的时间组织云会议,和课题研发的教师团队不断碰撞,确定了社团招募、推广方案,设计制作了团徽,成立了公众号。今天,是这个公众号推出的第一篇文章,虽然还很稚嫩,但我特别想为我的孩子们打个广告。”

4月底,成都五六年级学生集体返校复课时,雅园节气社公众号已经连续发表两篇文章了。现在,节气社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11个人,文创部、食创部、艺创部也有了相对固定的同学坚持创作,而小黎始终是那个“第一候补”,只要哪个部分有需要,他马上补位。

“线上线下都能工作的模式,让这个学生社团‘活’了下来。”五(4)班班主任江源是“共创共享”式节气课题组成员,她见证了节气社从无到有的过程。她发现,在今年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许多学生社团因为不能聚集,没办法组织活动,而这个具备线上、线下双重模式的学生社团,却保持了活力。

从“学生参与”到“学生主导”,收获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时间回到2019年3月,在区级课题《师生‘共创共享’式节气课程实践研究》答辩会上,专家突然向黎翰庭发问:“学生参加课题研究能做什么?”黎翰庭毫无准备,突然灵机一动,说:“我们主要是在老师江郎才尽时,给他们提供灵感,让他们研究的东西有新意。”一句话让严肃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下来,专家点头表示肯定。

从这以后,师生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课题组曾在学校做过大型游园活动,师生一起“摆摊”,邀请同学们体验节气相关的习俗,课题组的同学们还当起了节气小使者,在展览区域给学生讲解节气知识。也曾研发一些节气课程,请共研的学生提意见。传统的共研模式中,学生能参与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内容。节气社的成立,让学生彻底成了主角。

“课题组没有一个老师做过公众号。”江源坦言,或许正因为这样,学生具备了完全的自主性。节气社的群里有3位老师常驻,语文老师在文字上把关,美术老师在设计和拍摄上提建议,社团或者公众号运营遇到瓶颈时,老师们及时反馈,一起想办法解决。

孩子们的成长看得见。江源发现,小黎一开始事事亲力亲为,逐渐带动同学们一起参与,到现在同学们投稿积极性越来越高,质量也越来越好。早期,每期文章提前两三天准备,常常措手不及,现在至少提前一周,准备更为充分。

对于方泓超来说,加入节气社让他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变化。方泓超妈妈郭芬介绍,孩子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以前,爱写外太空历险记这种想象类题材,现在的文章多了很多写实的内容,细节描写也更加逼真、形象,常常勾起她的童年记忆。

黎翰庭最大的感触是,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做团长、做公众号的经历让他思考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而他的初心始终是让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不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是被更多人接受和传承。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感受到二十四节气带来的变化。”黎翰庭说,关注二十四节气给他带来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收获,以前,放暑假就是看书、做作业,现在会关注身边动植物以及天气的变化。

这几天,节气社的同学们又在为处暑节气准备素材。黎翰庭最大的心愿是新学期社团能吸引一些低年级同学加入,共同把节气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疫情后学生社团有了新气象

2020年注定与众不同。疫情严防严控成为常态,如何在“不松劲”防疫抗疫的同时,有序恢复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成长不缺席?各学校纷纷把重要活动搬到了线上:线上开学典礼、校长视频讲话、录制成长大片、线上教研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形态,逐渐成为校园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令人欣喜的是,成都市实验小学节气社的孩子们将学生社团也搬到云端。线上线下都能沟通,作品在公众号文章中呈现,解决了学校不能聚集人群的难题。做集体活动的减法,做互联网的加法,让节气社在学生社团活动普遍偃旗息鼓的环境下,找到一条新路子。

居家学习的经历,彻底打破了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技术壁垒。从想要做一个公众号到第一篇文章成形,节气社的孩子们只花了10天。“文创+食创+艺创”,立足原创的做法,展现了儿童视角对于节气的鲜活感知。24个节气就是24个小目标,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有价值的事,在其中不断创造、迭代,就是成长中最美的风景。

记者也曾担心,当学生社团遇上“互联网+”,会不会影响视力?黎翰庭说,其实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电脑或父母的手机,偶尔的集中讨论不超过半小时,大家还会发语音,放在一旁听就行,平时大部分消息由父母代为转达,主要工作是在线下完成作品。

“实验小学雅园节气社”日常线下活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