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5期(总第299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9岁男孩纠错“奥赛”标准答案
■本报记者 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6年第95期(总第2992期) 导报二版
当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你会选择相信自己,还是默默地改正?这是发生在成都市高新区西芯小学9岁学生罗弋身上的一个故事,挑战权威的他选择了相信自己,并联系生活实际多次验证,最终推翻了标准答案。在家长求证的过程中发现,这道题是两届“奥赛”的考题,错误答案被出版社沿用5年却无人察觉。为了“找回真理”,家长陈群踏上了求证之旅。

一道大人一做就错的数学题

事情起源于三年级的暑假,由于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罗弋没有任何数学作业,可以专攻自己喜欢的数学题。在数学老师的推荐下,他做起了难度较高的四年级试题练习册。没想到,家长帮他检查错题时,发现有一道题与标准答案不一致:

“150盏亮着的电灯,各有一个拉线开关控制,被顺序编号为1、2、3、4、…150。将编号为3的倍数的灯各拉一下,再将编号为5的倍数的灯各拉一下,拉完后亮着的灯数为几盏?”标准答案为80盏,而罗弋坚持,是90盏。妈妈陈群产生了疑惑。

罗弋的爸爸毕业于同济大学,他发现这是一道考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思维数学题,于是先用公式解了一遍,算出答案是80。他又用罗弋的方法演算了一遍,得出90”的答案。爸爸也困惑了,为什么两种方法的答案会完全不一样?

陈群为了找出正确答案,分别找到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及南京大学的数学学生求证,没想到,这道题成了“大人一做就错的题”,每个学生的算法都和标准答案如出一辙,但当他们运用罗弋的算法时,又觉得没错。

直到某一天,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成人在算这道题时会先入为主,直接套入公式进行计算,却忽视了生活常识问题:拉灯的第二次,灭了的灯会重新亮起来。按照罗弋的方法,3和5的倍数重叠的10盏灯因为拉了两下又亮起来,最后的答案应在80的基础上再加10。

陈群惊讶地发现,这道题在网上的答案都以标准答案为准,它还是2011年与2013年的奥数考题。她迅速致电青少年世奥赛组委会,可惜对方并未重视。她又找到练习册出版社的邮箱,写了封邮件寄给编辑部。一开始,编辑部对此事并未在意,说是思维错误,希望孩子可以在网上搜索解题步骤。

陈群不死心,继续与对方交涉。终于,对方发现,这名9岁男孩发现了出题上的一个思维误解,而他用发散的思维解题,得出了更为严谨且正确的答案。

遇到错误的标准答案,发声还是沉默?

不少人在学习生涯中,都遇到过与标准答案不同的经历。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小顾(化名)小时候解出了一道老师认为无解的难题,他兴致勃勃地去找老师。没想到,老师却不耐烦地说:“不要浪费我的时间,这道题不可能有解。”他又去找家长、同学,大家都说,“老师都说无解了,肯定是你错了!”

“和标准答案不一样?肯定是小孩错了啊!”这是家长的普遍心理。陈群听到了不少家长的建议,有的家长说:“这件事就算了吧,就当那个拉线开关有问题。”但陈群困惑,如果孩子考试的时候遇到这道题,该写正确答案,还是标准答案呢?有家长又建议了:“写标准答案,孩子自己心里知道正确答案就行了。”

可是让孩子违心地写一个错误答案,只为了得分,这样的做法怎么和孩子解释?有家长则建议:“那就让孩子写正确答案,在旁边加上自己的验证过程,说不定老师能给分。”

陈群对这3种做法都抱有担忧,她说:“无论是老师,还是出题者,都会以标准答案为主,数学又是答案唯一的学科。老师真的会仔细推算孩子写的过程吗?”陈群纠结起来,她该如何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还是让孩子默然地接受这个现实?

罗弋的事件引起该校数学老师石丽的反思,她说:“在知识层面,孩子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所以他们会相信权威。其实,数学是一个触类旁通的学科,就像罗弋,他可以用非常简单、生活化的方法来解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现在,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生很少,一是因为许多孩子没有消化基础知识,二是因为孩子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

石丽认为,数学本身是一个完全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学科,但大多数人却认为数学无用,因为很少有人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陈群希望通过此次事件,让更多家长、孩子意识到,知识不能永远禁锢在分数、课本里,只有当知识走出了课本、走出了试卷,它才会展现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