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74期·家教周刊(总第349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童心爱祖国, 劳动我最美
记者 胡敏
《教育导报》2020年第74期·家教周刊(总第3491期) 导报一版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国庆节即将到来,在谈到劳动教育、未来理想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他人做出努力。对此,记者走进校园,围绕学校劳动教育开展得怎样、有什么创新的做法、家校社如何形成合力等问题进行了走访。

■记者 胡敏(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现象:校园建起了“生态农庄”

“尝尝学生刚采摘的花生。”刚到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龙潭校区,副校长何亚新就从办公桌上抓起几颗花生递过来。学校还有地方种花生?见记者疑惑,何亚新带记者来到操场。从绿化带旁走过,到达塑胶跑道的另一面,就是一番新天地。近一人高的玉米秆,已经长出小小的玉米棒;刚刚收割的水稻,稻茬上冒出了鲜绿的小苗;池塘里,金鱼和锦鲤在嬉戏……这些是学校因地制宜,用绿化带改造的生态农庄。一块又一块不规则的土地,加起来能种不少农作物。

近日,电子科大附小4个校区的学生收获了自己亲手种的水稻。利用教学楼、操场周边的花台,种植的水稻收成不错。对于这种劳动方式,家长非常认可,有家长戏称孩子在学校经历了一部“稻米春秋”。六年级学生赵刚是收割水稻的主力,他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割水稻的方法,他说:“刚开始拿着镰刀砍水稻费时费力,跟农民伯伯学了‘拉一刀’的方法后,省力多了。”

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则是在搬入该校区时,就专门在教学楼背后规划了一块农耕用地。这块农耕生产劳动实践基地叫做“三趣园”,校方希望这个园子成为“自然美趣的田园,农耕童趣的乐园,学习智趣的学园”。“三趣园”每年开园两次,同学们在春分日体验春种,秋分日体验秋播,并在一学期里体验浇灌、养护、采摘、分享的农耕生产全过程。

9月21日,秋分前一天,伴随“三趣园”园长老师万琴诗的口令,“三趣园”的栅栏缓缓开启,同学们欢呼着奔跑到各自班级的自留地,开始了忙碌的秋播。同学们有的拿着小铲子、小锄头翻土,有的捧着种子小心翼翼地播种,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创新:为劳动增添趣味性和科技感

电子科大附小的学生不仅收获了水稻、花生,还有发豆芽、养蚕等经历。“我们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特别强。”该校科学老师蔡小英介绍,学校的科学课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三年级开始,学生陆续种凤仙花、养蚕、种绿豆,做生态瓶,做船模,到了六年级,还会开展校园植物大调查。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体验整个劳动过程,不仅可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沟通合作、分享表达的能力。”蔡小英说,有学生一开始指着稻谷说是小麦,还有的同学剥开大米,问为什么大米是黄的,而超市的米是白的,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才发现有些认知是错的。

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的“三趣园”中,有8块土地中间立着一根浇灌喷头,这是学校引入的现代物联网技术中的一部分。同学们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的客户端,就可以实时查看土壤的温度、湿度,大气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等农作物成长条件,手指点一点就可以给植物浇水,还可以调节水量,使植物种植环境达到农作物最优的生长曲线。

在“三趣园”这个生态村里,学校党支部书记程智是村长,大队辅导员万诗琴是园长,每个班级还有一个学生社长,负责组织同学们参与班级菜园的日常维护。四年级学生曾志瑞是班级菜园的社长,现在他在校园,多了一个牵挂,时常要到园子里看一看菜长得怎样,记录下问题,等每周一、四,农技师到学校时,向他请教。

愿景:家校社联合,挖掘劳动教育的广阔内涵

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电子科大附小副校长童欣介绍,学校每周有一节劳动课,由几所联盟学校共同编制劳动教材,逐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现在,劳动教育还从校内走向家庭。新学期,家长会收到一份家庭劳动清单,帮助孩子在家中养成做力所能及家务的好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加入校内外的志愿者队伍,参与公共服务活动。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农村感受自然万物的变化,参加劳动体验。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首先要教会他们用劳动创造价值。”童欣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停留在认知层面,必须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动手实践,创造属于每个人,同时对社会有益的价值。

劳动教育教什么?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依据《意见》,《指导纲要》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做了细化和具体化:一是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具体包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方面;二是明确三类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定位;三是明确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三类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

教育部明确,保证三类劳动教育的前提下,各地各校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劳动教育清单。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总结多年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推出包含校园日常劳动、家庭生活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农耕生产劳动、学习创造劳动五个模块的劳动教育课程群。校长晁宁认为,将五类劳动落实好的关键,在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支持系统。

除校内的“三趣园”外,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还在校外建学生实践基地。每年学校组织毕业生到校外基地收割稻谷;和社区合作开展“小河长来巡河”体验活动;到医院、餐饮店等地参加职业角色体验。“城市各类公园、博物馆等资源都是我们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校长晁宁说,劳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最佳载体,同学们通过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项目式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小组合作中增强沟通协作能力,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