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74期·家教周刊(总第349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我和我的家乡……
——这个国庆,跟随作家“游”故乡
■记者 胡敏
《教育导报》2020年第74期·家教周刊(总第3491期) 导报二版

编者按

著名诗人艾青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最坚定的信仰。

今年,国庆节遇上中秋节,难得的8天假期。往年这个时候,大家早就做好了出游计划,而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家长都没有出省的计划。这个时候,跟随爸爸妈妈回故乡去看看就成了很多孩子的最佳选择。

故乡,承载了我们很多的童年记忆,也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养分。带孩子回故乡看看,不仅是乡愁的疏解,更是文化的传承。见证故乡的发展和变迁,也能培养孩子对家乡、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何让故乡之旅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养分?我们可以从作家笔下的故乡中找到答案。很多优秀作家笔下都写到过一个著名的故乡,比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莫言笔下的东北高密乡、贾平凹笔下的商州、阿来笔下的嘉绒藏区……打开书,众多鲜活的人物一一登场,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牵动着读者的心,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跟人物一起悲喜,拓展着我们的生活和情感经验。

在我们的家乡四川,也有一批这样的作家,他们把文学作品的“舞台”搭建在故乡,呈现给我们一个精彩的世界。这个国庆,我们跟随两位川籍作家去“游一游”他们的故乡,从地理上的故乡到文学的故乡,经历了怎样的艺术创造?又能给孩子们的写作带来怎样的启示?从两位作家的讲述中,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邱易东:诗在大巴山自由穿行

“唉,我妈和你妈吵嘴啦/我妈对我说——不许再同你说话……记得,每次放牛/我们把夕阳牵回家/打猪草/我们把星星背回家/一片银杏叶/引出我们关于明天的秘密。”翻开邱易东的《鱼的翅膀鸟的翅膀》这本诗集,小诗《一枝杏花》让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这竟然是近40年前创作的诗歌。虽然现在很少有孩子放牛、打猪草,但是把夕阳牵回家,把星星背回家的画面,仍然能勾起我们许多关于乡村、关于友情的美好记忆。

2018年,儿童文学家金波主编儿童启蒙读物《给小时候的诗》系列丛书,收录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经典诗作。邱易东的诗集《鱼的翅膀鸟的翅膀》是丛书之一,收录其中的这首《一枝杏花》穿越近40年的时空,仍然感动着当今的小读者。“这就是文学的生命力。”近日,在成都市中心的一处僻静茶室,已是头发灰白的邱易东提起这首诗,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家乡——大巴山的小山村,两个母亲吵架那天的田间小路、竹林、青瓦木板房,四五个手拉手、肩并肩往学校走的孩子,他至今不忘。

邱易东早年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大多围绕故乡人、故乡事展开,此后,他到城市工作,在写作陷入困顿之时,想想故乡的山水,就能让人物和情感自由地穿行了。故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力量,“故乡是一个人的根,它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思维方式,甚至是味觉。作家不会丢掉故乡的沃土和宝库。”

作品还原故乡

庆幸最初的情感成年之后没有失去

邱易东被称作“大巴山的诗人”,家乡万源的景色在他的作品中变得无比美好。散文《最初的忧伤》写的是父母不在家,五六岁的孩子独自面对空旷的学校,心中升起的忧伤:“对面田野边的农家小院,也以浓浓的火光和炊烟增加着这种感觉的浓度,叮当的牛铃清脆地响动,狗吠、羊咩,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和干稻草的扑鼻香味,多么亲切而又叫人心里眼里发酸。”成年后,多年不曾有过的忧伤,再次遍布全身,结尾笔锋一转,“给我的麻木一下子注入了童年鲜活的向往和倾憬。我庆幸,这种感觉还活跃在我的身体里。”

作家庆幸的是,童年那份最真的感情在成年之后依然没有失去,“这是故乡的情感。”邱易东说,无论走到哪里,和炊烟、山崖、回声这些故乡物象,和感情、文字的联系,都不会丢失。

即便是远离故乡、到城市工作,作家感知世界的方式依然和故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作家小作文》中收录了邱易东的一篇散文《我在楼顶看日食》。“我”爬上大楼的顶部看日食的场景,与山顶看日出的视角惊人地相似,两种时空交融在一起,产生一种奇妙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当年初到成都时,骑着自行车在城市的高楼间骑行,常常给人一种在山谷行走的感觉。”邱易东说,满大街自行车叮零零的声音,让人想起故乡的鸟鸣。

作品高于生活

在苦难中发现美是作家应有的情怀

大巴山在很多人眼中是经济落后的“穷乡僻壤”,对于作家来说却是世外桃源一般,树叶、瓦房、天空、薄雾……诗意而美好。其实,邱易东的童年并不是一帆风顺,上世纪50年代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衣食无忧,有充足的玩具和娱乐设施。

邱易东的父亲和母亲分别在一个小山村教书,相距30里路。唯有周末在小镇开会时,才能见上一面。正值粮食缺乏的年代,饥饿、孤独伴随着邱易东和弟弟。这些独特的体验,被邱易东写进文章里,《歇凉树·饿鸟儿》将饥饿的感觉和饿鸟儿这个神秘的传说联系起来,让饥饿变得神圣起来,“它是否告诉人们:在绝望的时候,在极度艰难的时候,只有往前走,往前走……”

“记录生活不是文学,只有它承载了作家最真诚的情感,给人以力量的时候,才是文学。”邱易东用一篇篇诗歌和散文构筑了一个文学的时空,在这里,故乡的一切苦难都能生发出美的力量。

文学来源于生活。邱易东的《树桥》就是以父亲为原型,写一位乡村教师,用微薄的工资给孩子们修桥,后来造反派批斗教师,把桥也砸断了。老师晚上接受批斗,白天一大早接孩子过河。一次,为了救一个滑倒的孩子,老师跳进水里,当时已是深秋,六十多岁的老师一病不起,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天气,一棵树轰然倒下,刚好横在小溪上,成了一座桥,老师含笑闭上了眼睛。故事里的老师有父亲的影子,但又显然不是父亲,生活经过艺术的提炼,不是控诉苦难,而是表达一个普通教师对学生近乎本能的爱。“文学的真实不是回避社会矛盾,但是如何看待它们,需要情怀和境界。”邱易东说。

如何将生活的原型,变成文学的表达?邱易东回想起《一枝杏花》的创作过程,当时在现场被一种强烈的情绪抓住,急迫地想要记录下来,但是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始终不满意。直到离开故乡,回头再看,眼前不仅是两个妇女吵架这一个画面,而是很多个画面相互交织,把这些画面经过文学的提炼和加工,这首诗终于有了感染人的力量。

去年8月,邱易东再次回到故乡,参加他的学生的小学毕业30年同学会。这些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邱老师当年要求的天天写日记、大量阅读,对他们现在的人生依然有帮助。如今,年近古稀的邱易东依然活跃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一线。刚刚过去的暑假,他给8个小学生讲了16天的诗歌写作课,刚上二年级,提笔就发抖的学生也会自信地写诗了。而他的诀窍就是教孩子“先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就像他当年面对故乡时那样。

作家名片

邱易东

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特级教师。已出版《地球的孩子,早上好》、《空巢十二月》、《不久以前,不久以后》、《鱼的翅膀鸟的翅膀》、《雪孩子的种子》、《小孩子的诗歌课堂》、《大作家,小作文》等多部著作。先后获四川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大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妈妈,不要送伞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天空》、《不久以前,不久以后》、《音乐教师》等多篇作品入选多种语文教材。

 

万亿:故乡就是有家人的地方

电话接通后,熟悉的四川话传过来。晚上七点半,在北京二环的万亿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大学刚毕业就进入了央视国际频道《行走中国》栏目组,与他这些年小说和微电影创作的积淀分不开。万亿在成都双流区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期间都在成都学习、生活,他的成长与故乡有什么联系?记者进行了访谈。

记者:你的哪些作品中,有故乡的影子?

万亿:创作初期写了很多校园小说,其中很多故乡的影子。家门口的公园,地方特色文化、美食,都会成为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我在成都等你》这本书,就是以成都为背景,创作出来的。成都是最适合生活的城市,生活舒适,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比较友善,比起北上广,学习、工作上的节奏相对较慢。

现在,写作的兴趣转向更具社会性的题材。最近在写的一部小说《木里风云》,讲述一位会彝、藏、汉三种语言的老将军,在解放彝区的过程中,为民族大团结做出的努力,也通过亲历者的视角,还原民族走向团结的历史。今年4月,我多次到西昌,与已经96岁的老将军聊天,收获了很多历史背后令人振奋的细节。

记者:大学毕业前,你一直生活在成都,这片土地与你成为一个作家有没有关系?

万亿:从小喜欢看书、写作,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提议,既然文章写得好,可以尝试写一本书。没想到第一本书出来,得到很多的鼓励。在初中班主任的影响下,我的文字从稚嫩走向精炼,并在文学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高中到了棠湖中学后,本来高中学业压力较大,时间紧,很难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幸而刘凯校长的理念是注重多元发展,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学校还将拍学校宣传片的任务交给我,这是我第一次当编导。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推出了很多微电影作品。

记者:在你看来,什么是故乡?故乡对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万亿:故乡就是有家人的地方。家人不仅包含自己的亲人,还包括朋友、帮助过自己的长辈。故乡是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故乡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决定人生走向,无论在外面怎样孤独,遇到什么困难,回到故乡,内心是温暖和安心的。

记者:在央视《行走中国》栏目组,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地域,有什么独特的体验?

万亿:每一期节目都会刷新自己的观念。我和同事们深入到一个城市,或者某个地方,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当地居民聊天。因为是做后期文字编辑,可以和栏目组去拍摄现场,或者看到大量的原始素材,这与自己到景点去走一圈的收获完全不一样。《行走中国》在国际频道播放,讲述外国人在中国定居或旅游的故事,尤其需要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节目组的同事,每做一期节目,都会对每个地方进行深入了解。而秘诀就是,多和当地居民交流,对每一种风俗习惯都保持尊重、接纳的态度。

记者: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你是如何保持创作的热情?

万亿:我们上班、下班时间不固定,在工作的间隙,依然有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目前,《木里风云》即将完成,另外还有一部写木里扶贫教师的小说正在筹备中。今后,会更多地关注更具社会性的题材,目前的写作计划都是围绕四川的人文历史。

作家名片

万亿

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编导的微电影《呼唤》获第六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奖,现任 CCTV4中文国际频道编导,编剧的《爱上中国》获2019年国家金像册奖。12岁出版长篇小说《暖雪》,至今已出版《十三岁花季》、《夏桃子的紫色年华》、《我在成都等你》,短篇小说集《最怕想起你》等多部小说作品,编导《你的眼睛是深蓝的海》等多部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