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76期·家教周刊(总第349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亲子共读,到底该怎么读?
■朱华贤
《教育导报》2020年第76期·家教周刊(总第3493期) 导报二版

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妈妈问我:“孩子课外书读得不少,每个星期至少二三本。这些书,大多数都是我与他共读的,可他的语文成绩就是提不上去,特别是阅读理解和作文都很一般,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她:“你们是怎么共读的?”她说:“一般是我先读,然后再把书推荐给孩子读。孩子读后,我再让他说说书中写了什么。”

亲子共读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家庭教育方式,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既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能提升家长自身的素养,当然,更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然而从现实来看,有些亲子共读的效果并不理想。

怎样提高亲子共读的效率呢?

亲子共读,选择什么样的读物,也就是读什么非常重要。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选择读物。孩子年龄不同,识字量、兴趣和理解能力都不一样,选择的读物应该有差异。家长如果对这方面了解不是很清楚,可以问问老师,也可以上网查询,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随便给孩子推荐读物。

家长还需要思考怎么共读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读什么要难得多。家长先读,再推荐给孩子读,可以;孩子先读,家长跟着读,也可以。关键是读后干什么?家长要明白,一般成人的阅读与中小学生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的成人阅读,只要求明白书中写了什么就行,而学生阅读,还应该明白这样几点:这篇文章在内容上好在哪里?在写法上好在哪里?在语言上好在哪里?概括地说,这篇文章的个性和特色是什么?只有知晓好在哪里,才能学有所得。文章的个性和特色,正是孩子要学习的地方。如果读过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说不出它的“好”来,这差不多等于白读。有些亲子共读效果不佳,原因往往就在这里。所以,家长自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与亲子共读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试想:假如家长自己对阅读材料也是一知半解,怎么能发挥引导的作用?

亲子共读中,还有一点家长要特别注意,即要引导孩子思考所读的文章或者书籍有没有破绽的问题,就是要尽量读出疑问来。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完美无缺,许多文章和书籍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共同阅读时,家长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敢于疑问。质疑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凡是会质疑的人,其阅读能力一定不会差。比如,杭州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马思齐就曾在作文中指出,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有个“知识漏洞”,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还都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是师徒四人每顿必点的菜品。从大唐到西域,遥隔万里,菜品怎么能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随意驰骋呢?对此,马思齐甚是不解,提出“我真想穿越到明朝,去劝说吴承恩,让他多请教有这类专业知识的人”。同样是阅读《西游记》,为什么马思齐能抓住“漏洞”,发现问题?因为他在独立判断,敢于“无疑处有疑”。马思齐爱读书又不唯书的精神,着实值得我们喝彩。

另外,家长还要想想精读与粗读的比例。亲子共读,不能只顾数量和速度,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有的书可以粗读,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阅读即可,有的书则需要精读,需要一遍遍地反复琢磨推敲。有媒体曾报道过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只花了20分钟,现场写出一首《江城子·忆哆唻咪》作为班级毕业纪念册的题词:“有缘同聚六年窗,不思量,自难忘。郁郁校园,写意一世长。未能抛得回忆处,红瓦房,绿茵场。/流年素笺惜过往,书声朗,笑靥望。盈盈欢语,韶光谱华章。日久愿有再会时,且相离,莫相忘。”老师和同学赞叹不已。作者说,从三年级开始,自己读了十遍《红楼梦》。看来,这书中的营养被吸收进去了许多。这样的阅读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也提醒家长们,亲子共读,既要有海的量,也要有钻井似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