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77期(总第349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为了乡村教育更好的明天
——写在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成立两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刘磊
《教育导报》2020年第77期(总第3494期) 导报二版

9月28日上午10点,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杨东登上了成都开往内江的动车,他脚步轻快,因为很快就要与一群“老朋友”见面;

与此同时,刚处理完手头工作的宜宾市高县来复镇中心小学校长何宇,也启动了汽车,对200公里外的目的地,她有一种“回娘家”的期待;

而在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心学校校长刘燕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当天,她将代表学校正式加入一个“联盟”,并在会上发言;

下午2点,他们三人相聚在了甜城内江的同一个会场——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汇报交流会;一同与会的,还有来自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的知名专家,四川省、成都市知名校长、特级教师,以及全省21个市(州)的乡村学校代表近100人。

“今天意义非凡,既是先师孔子的诞辰纪念日,也是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成立两周年的日子。我们的点滴行动将汇成汪洋大海,我们的梦想将成为苍穹中闪烁的星星!”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裕权在致辞中豪情满怀地展望。

发端

刘裕权寄予厚望的“行动”和“梦想”,正是成立于2018年9月27日的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

那一天,距成都50公里外的广汉市瞿上园里,雏菊簇锦、丹桂飘香。一场酝酿了半年之久的会议在这里启幕。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赵振铣到了,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裕权,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杨东,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汤勇,成都市高新区总督学唐方剑,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刘明建,四川省特级教师、原泸州市梓潼路学校校长刘川等也出现在了会场……

与会代表中,还有四川教育报刊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媒体、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身影……

更为瞩目的,是16位来自广元、攀枝花、宜宾、遂宁、乐山、德阳、绵阳、成都、雅安、资阳、巴中、眉山、阿坝、泸州、南充、广安等地的乡村学校校长,他们对会议的内容充满期待,眼里有光……

政协领导、教育专家、媒体从业者、企业代表、基层校长,这些日常很难同时出现在某个场合的人,却因为一个主题聚齐了——当“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正式成立”15个鲜艳的大字从屏幕上跳出来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为什么要组建这样一个联盟?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将实现怎样的愿景?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把时针拨回到8年前。

彼时,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以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为己任的四川教育报刊社和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便联合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于2013年启动了“村小圆梦”活动,深入全省所有村小、教学点,宣传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基层师生圆梦;2017年,“村小圆梦”活动升级为“乡村教育圆梦活动”,覆盖面扩大到全省所有乡村中小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乡村教育圆梦活动”已累计帮助四川各地学校、老师、学生圆了6000多个梦想,提供各类支持项目近1900多个,直接受益师生约20万人次,间接受益100多万人次,累计捐赠设备、实物和现金近2200万元,开展乡村学生夏令营活动6次、各类形式的送教下乡活动50余场、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8次。“乡村教育圆梦活动”已经成为支持四川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极具影响力的公益品牌。

2018年,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乡村教育圆梦活动”内容,主办方决定组建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通过高端引领、示范带动、校际联通、资源共享,力争在全省打造一批乡村学校振兴发展的样板和范本,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是一个以乡村学校为主体,并集合相关教育专家和社会资源共同服务乡村学校、促进乡村学校振兴的公益协同平台。采用项目型导师负责制,聘请教育专家担任联盟学校指导老师。首批联盟学校16所,由7位教育专家领衔指导。

“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人气;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人才;乡村要振兴,关键靠文化。而人气要靠学校来凝聚,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文化要靠教育来传承。”赵振铣在讲话中对联盟的组建高度评价。

把脉

振兴乡村教育的号角已然吹响,这不到30人的核心团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干出一番怎样的成绩呢?

7名专家与16所学校在成立大会当天就结成了帮扶对子,每位专家“认领”2-3所学校。在随后100多天里,专家马不停蹄地对所指导的学校进行密集地调研、诊断。

十几所学校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现实与困境——

地处乡村腹地、缺乏整体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绝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教师短缺或职业倦怠明显……

但每所学校又有各自的特点和诉求——

崇州市东关小学配备有不少平板电脑,学校正在做《借助平板电脑提高农村小学生自主预习策略研究》课题,希望联盟专家给予指导;

高县潆溪乡中心校校长何宇刚上任,摆在她面前的是一群老龄化的教师团队、一个等着翻新激活的陈旧校园;

合江县白沙镇中心校虽然已在诗词教学方面有特色,但距离优质、一流的乡村学校还有很大差距;

中江县石垭子小学留守儿童众多,学校面对监护人过高的期望力不从心,面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也不明晰;

宝兴县永富乡中岗小学面临的困境是其他成员校不可比拟的,全校三个年级只有12个孩子,其中一年级只有1个学生,因为距离中心校偏远,还不能随便裁撤;

地处民族地区的理县下孟小学,要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家长的心凝聚起来,所面临的环境与困难是内地乡村学校无法比拟的;

…………

每位专家都针对各自学校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联盟秘书处也适时督促每所学校制定振兴项目计划书,与相应专家共同商量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路径。

专家们在与校长的频繁沟通与交流中,也逐渐达成了两点共识:

其一,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是一个以文化扶持、学术援助为主的公益协同平台,所有帮扶都集中在“精神”层面,各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校舍改善、设备更新、添补师资等诉求还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牵头解决;

其二,乡村学校的振兴主体是各联盟成员校、是校长,而不是专家。各联盟校经过两到三年的帮扶,能否焕然一新、脱胎换骨,关键在学校自身内部的努力,关键在校长是否想改变、想“做事”。专家的作用是引领、提升和建言,也可以帮助嫁接各种资源和平台,但绝不是“下水”来替校长们办学校。

趟路

在这两点共识的指引下,部分联盟成员校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渐渐趟出一条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来——

高县来复镇潆溪小学:

一位新任校长的执著

2018年初,何宇被委派到高县潆溪乡中心小学担任校长,接手的是一个平均年龄49岁的老龄化教师团队。怎样带领这个团队继续向前走?何宇最初也在脑子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她最终选择“相信”。

“每个人都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才是串起来的那条线。”为了把这群教师凝聚起来,何宇决定重建学校的文化。上任一个月,何宇干了一件事,她带着所有中老年老师还有食堂阿姨到县城去做头发、允许他们染一点颜色,“改变老师,首先要改变他们的形象,由外及里去提振一个人的精气神。”

课堂效率低下是制约潆溪小学发展的另一大“拦路虎”,学校的变革必须从课堂开始。但农村学校没有充裕的经费,不可能把所有老师送到外面去观摩、跟岗培训,怎么办?何宇想到了“轮流上示范课”的办法。语文老师出身的她率先站上讲台做示范。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科、每位老师都进行了一次示范课展示与交流,课堂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何宇到潆溪小学的两年,正好也是加入联盟共生共长的日子。她在学校推行的每项改革,尤其是书香校园的建设、教师阅读习惯的养成,背后都离不开联盟专家、特别是导师刘川的指导与鼓励。

五通桥区牛华镇二码头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辐射示范

2019年2月26日,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也是全省第一个依托中美教育合作开发的“TSP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绿橄榄’”项目落户乐山市牛华镇二码头小学。

一个月后,该项目负责人、联盟特聘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祥荣来到了乐山市五通桥区,用了两天时间对10所中小学校的36名心理健康课教师进行项目培训。

培训期间,张祥荣很少灌输理论,而是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游戏,让老师们学会心理健康辅导的技巧。

参加培训的老师中,超过一半来自二码头小学,这跟该校多年前就开始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无关系,而副校长李君妹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现在农村的师资是等不起的,农村学生暴露出的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等着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老师去辅导。”李君妹说,“绿橄榄”项目容易操作、且已经有了课程,可以在短时间里,为学校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一开始是完成任务的心态,但最后,发现受益的首先是我自己。”学校一位老师的肺腑之言,再次印证了“绿橄榄”项目的魅力,也佐证了联盟帮助建设心理健康特色校决定的正确。

理县下孟小学:

阅读成为家校共育的桥梁

2019年12月1日,“四川省校园阅读研讨会”在电子科大附小举行。理县下孟小学校长陈蓉仙作为唯一来自民族地区学校代表发言,她谈到了该校如何创办乡村学校家长读书班,让阅读成为家校共育的桥梁。

而这一切,有赖于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的帮助。

“学生学习课本知识非常吃力,成都学生只需要一节课就能掌握的知识,我们的学生可能需要一天甚至一周。”陈蓉仙无奈地说。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力,2018年9月,下孟小学加入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在专家陆枋的指导下开始打造“书香校园”。

时逢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以“说好普通话,我为你读诗”为主题的活动,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和语文教师利用升旗仪式、课间操的时间,为全校师生诵读诗歌。

营造了阅读氛围,下孟小学立即开始建立长期、固定的阅读活动,建立课前微吟诵、课间齐诵读、晨起大声读、国学室开放阅读等常态阅读制度。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如今,下孟小学已经形成了“常态阅读+主题活动+动态评选”的校园阅读体系。

在陈蓉仙看来,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2018年秋季学期末,下孟小学为家长布置了一道独特的“家庭作业”——在寒假里为孩子建立“家庭书架”,并分班级对家长进行指导。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言行举止已经发生了改变。陈蓉仙说:“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会继续坚持!”

…………

以上三所学校的变化,是十多所联盟成员校一年多来改革发展的缩影。其他学校也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交出了相应的答卷:

中江县石垭子小学、绵阳市游仙区伟清小学在专家唐方剑的指导和帮助下,搭建起了SIP互动教学模式,通过现代远程技术,乡村的孩子们也能实时观摩到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等城市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

遂宁市船山区桂花学校在专家刘川的指导下,确定了“让阅读改变乡村教师的思想、改变乡村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家长的态度与行为”的乡村学校振兴思路,制定了“书香校园”建设目标。如今,“书香校园”已成为其“校园足球”之外的又一大特色。

崇州市东关小学在专家陆枋的指导下,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农耕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来引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合江县白沙镇中心校在专家刘明建、唐方剑等指导下,陆续对办学理念、特色打造、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修订调整,并加入了SIP远程教学互动项目;

丹棱县双桥小学在专家杨东的指导下,进一步梳理了学校文化、完善了文化体系,并逐渐打造出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书香校园;

…………

自联盟成立600多天里,16所联盟成员校在几位专家的帮助指导下,逐渐发展壮大为三类:其一是以广元市范家小学、攀枝花平地中心校为代表的示范校;其二是以高县潆溪小学、乐山二码头小学、理县下孟小学为代表的特色学校;其三则是以石垭子小学、伟清小学、白沙镇中心校等为代表的改善型学校。

未来

时间来到2019年下半段,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的队伍开始壮大。联盟专家组成员由原来的7位增加到10位,相继加盟的有大成国学负责人石峻、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校长向尧、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校长邹泽君;内江、自贡、达州、广元又有四所新学校向联盟提出了加盟的申请。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也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乡村学校振兴联盟许多线下工作不得不中止或延迟,但专家和校长们的线上沟通却并没有停下来,反而变得更加紧密和频繁。

疫情也检验了联盟对学校的帮扶成果。李君妹介绍,受疫情影响,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乐山市五通桥区不少学校慕名而来,邀请二码头小学的教师通过网课给师生作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辅导;复课后,该校又相继前往马边彝族自治县等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辐射到了更多边远贫困地区。

联盟不仅让乡村学校得以振兴发展,也把越来越多乡村与城市学校的心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2020年9月28日,在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两周年成果交流汇报会上,内江东兴区椑木镇中心学校校长刘燕、自贡市荣县铁厂镇学校校长龚显荣、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沟镇小学校长陆元林、达州开江永兴中学校长黄德祥接过牌匾,正式成为联盟新成员。至此,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扩大到了20所。

“振兴乡村教育说难也难,说不难真不难。难在面临诸多问题,不难是只要校长有信心和决心,学校发展变化会很快。”在与校长们的多次交流中,联盟专家组组长杨东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面向未来,他对联盟成员校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有责任心、信心和决心,重行动。不管条件多艰苦,尽可能把学生教好。同时,有做出高水平工作的信心,面对工作推进的困难要有决心。

二是不贪全,重特色。不要什么都想抓,乡村学校要用有限的精力专注学校特色发展。

三是不依赖,多依靠。学校在制订计划和目标时依靠专家的智慧,但具体的工作一定是学校自己来推进的,不要产生依赖。

四是多活动,改课堂。农村学校要依靠自身的条件,让学校生动起来,让学校充满活力。

“守望教育,守望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不是简单的等待,而是创造。”专家刘川经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正是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组建的初衷,更是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