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80期(总第349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苍溪县东青初级中学校 伏斌
《教育导报》2020年第80期(总第3497期) 导报三版

审美能力是指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薄弱环节。笔者立足初级中学美术教学课堂,通过合理构建审美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力量;带领学生观摩、鉴赏具体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知识重点分析和阐释,让学生看到了美带来的冲击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审美能力。

一、营造学生审美空间

首先,学校要关注美术这一重要学科,激励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引发师生对美术知识学习的深度思考和研究。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美术学习成长空间和模式,营造能释放学生多项能力的课堂——让美术课堂充满亮丽的色彩,让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这一空间得以提高。最后,在审美空间得以释放的背景下,学生在美术学习和创作中拥有了自我发展的机会,增强自信心的同时,逐渐养成独特艺术气质。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通过长期实践,我对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举措和模式有如下认识:

(一)讲解要点,加强学生审美意识。

美术知识拥有一定抽象性。美术教学之中,对美术知识重点讲解,会让学生的审美核心能力得以提高。课堂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要点,让美术教学内容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带领学生认真分析美术知识内涵,让学生发挥美的想象,关注美的具体概念。让他们获得美术学习的深度认知,为审美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比如,在《明与暗》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对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有所掌握。然后,通过明暗的形式对物体立体感觉进行分析,由此让学生明确物体在光照射在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师要对美术知识的要点进行着重讲解,通过美术兴趣小组学生的素描作品展现,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特点。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白纸在写生灯下的状态,并让学生卷起来观察光照的变化。学生跟随教师每一步讲解,也认识到了光照从明到暗逐渐过渡变化的过程。教师把握美术教学细节,让学生进行审美分析,这是进一步提升美术学习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一步。

(二)结合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中所蕴含的美术知识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课堂停留在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上,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创作和审美活动是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比,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生活化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素养。

“我们做乐器”是一节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找寻生活中的素材,制作乐器。学生将废弃的物品或者是可回收的垃圾制作出乐器,发挥出无限的创造力。“风景写生”教学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美丽的风景。“风景写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课堂和创作机会,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也会更加强烈。以后,当他们看到美丽的花朵、壮观的河山,都会情不自禁地进行绘画创作。

(三)观摩作品,强化学生审美意识。

为了激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作品观摩机会。欣赏名家画作,带领学生走进作者创作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在作品分析中渐渐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

在欣赏画作《美丽的花园》中,作者把花朵整齐排在同一条线上,并突出采摘花的手。通过简单的手笔,加上圆形和直线的结合,让人们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也会领略到其中独特的韵味。所以,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作画内容,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度思考和鉴赏,这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立足具体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美术学习内涵得以升华。教师在释放教学魅力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拥有美术学习的重要机会,生成优质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审美能力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