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83期(总第3500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引企入校建厂 彰显职教活力
《教育导报》2020年第83期(总第3500期) 导报二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纵深推进校企合作,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与成都市特恩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特恩”)合作创办“校中厂”,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启“校企双主体”育才之路。

一、校企共同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成都特恩确定共建目标,构建“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协力搭建提升数控专业教师素养的平台,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锻炼,提升专业素养,实现专业成长。

学校不断完善学生技能培养模式,对接成都特恩岗位技能标准,精准化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水准。

二、夯实合作育人模式,引导学生专业化成长

(一)校内建厂,学生员工化成长

成都特恩先后投入价值360万元数控加工中心,在学校机械实训中心建成“校中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指派技术骨干参与生产管理和教学,指导学生从事实习和生产,实习生产学生在“校中厂”参与企业生产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实现由学生、学徒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达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良好效益。

(二)定向培养,学生专业化发展

学校和成都特恩共同规划培养方向,每学期组建定向班,企业技术骨干入校担任部分教学任务,校企共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培养要求。目前,数控专业高二年级中有80人顺利完成现代学徒制育人培养,其中有30名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

(三)校企共建,实施科学化管理

1.开发培训教材。紧贴彭州市航空动力园区产业生产需求,校企共同开发了四类工种实训教材,涵盖制图、测量、加工工艺、刀具、编程等知识,内容精炼、简洁。

2.建立配套题库。学校和企业共同编制了四门理论和操作考试题库,按照培训过程,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实施阶段考核,以此促使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完善培养目标。基于工作需要,将定向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将各小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培养成具备独立调试产品能力的技术骨干,其他学生培养基本操作能力。目前已完成80人次的培训,他们入职后完全能够在岗位上独当一面。

4.共建同管,“双师”指导。在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校从企业中引进多个加工生产项目,学生轮换岗位实训加工生产,实训与生产双融合。

在进行产品试制生产时,每台机床优选技能突出的学生为生产小师傅,带动其他学生轮班生产实训,以实训产品作为实训成绩的考核依据,凸显了“学做一体,产教合一”的现代育人理念。在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已有30位同学顺利完成两个周期的生产性实训,实训产品验收合格。

三、深化产教融合,释放职教活力

(一)岗位实训提升素养。历经“以生产带实训,以实训促教改”的实践,校内工厂实训的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实训生产场景,真切体验了浓郁的企业氛围,增强了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和企业文化意识。

(二)有机对接合作共赢。学校和企业联合实施的校内工厂实训模式,实现了校企的有机对接,解决了实训原材料供应问题和企业的部分生产需求,锻炼了学生的岗位能力。曾祥典等多名学生在经过生产线轮训后顺利进入成都特恩,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岗位,得到企业的认可。

(三)学生专业能力明显增强。校企携手推进的产教融合,使得工艺的编排、加工参数的选择更具实效性,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巫羽童等学生参与“半轴管头加工”项目的生产工艺编制、加工获得企业好评,学校在成都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数控综合项目比赛中获得集体二等奖,在成都市人社局举办的技工学校数控车比赛中名列前茅。

(四)教师技能水平有效提升。以生产带动实训,以实训促进教学改革;专业教师珍惜在校实践技能的优越条件,实践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多篇教学论文荣获省市级奖励或发表,多名教师在成都市中职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将秉承“精粹成器·化石为玉”的办学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和作用,竭力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释放职业教育的无限活力。

(杨志强 陈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