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8期(总第2995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粒粒“火种”点亮三桷垭
《教育导报》2016年第98期(总第2995期) 导报二版

(上接1版)

香巴拉并不遥远

今年,校长杨永春了却了一桩心事。这个热爱书法、擅长养花种草的蒙古族汉子,在学校发起成立了文学社团,“出版”了首部学校师生的文学作品集。

谁都知道,这本书的出版有多么不容易。从去年6月开始筹备以来,三桷垭学校的老师们从收集整理学生历年的优秀作文,到反复修改编排,再用U盘装着,跋山涉水带到县城请人校对排版,最后带着样稿到西昌印刷。如此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今年9月最后付梓。

杨永春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我们的学生对身边的人或物,充满好奇、充满幻想,编书的目的就是要托起他们文学创作的梦想。”

翻开这本沉甸甸的书,虽然文字青涩稚嫩,但确实如杨永春所说,三桷垭的孩子对人、对物有着细腻的体察,叙述透露着青草的芬芳。

例如五年级1班学生杨顺勇的《蛛网与蜜蜂》:

“我在地里割草,割着割着,听到嗡嗡动弹的声音。我随着声音到了田边墙脚下,一只蜜蜂在一扇蛛网上挣扎着。我慢慢地坐下来,看这个小东西在网上动来动去,觉得多么有趣!我轻轻把手放在胸膛,心脏沉稳而有规律地跳动,和蛛网上蜜蜂的震动,多么相像!原来这就是我的生命呀。蜜蜂的生命是属于蜜蜂的,我的生命单单是属于我的。”

再如八年级2班杨大双对《勤劳的四婶儿》的描写:

“天不亮,首先听到四婶儿拉开鸡笼的咔嚓声,接着大联欢就开始了。雄鸡高亢的啼鸣声,母鸡觅食的咯咯声,大花猪唤猪食急不可耐的噜噜声,还有四婶儿拉开嗓门唱起的唤鸡曲:咯得咯得,咯得得得……这时,村里其他妇女也不甘示弱地拉开嗓门唱起来。小小的山村磅礴了。”

“我到学校后开始教一年级语文,班上有苗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布依族、汉族多个民族的学生,说话互相听不懂。最小的学生6岁,最大的15岁。当时心里就发怵了,这个书怎么教?”

杨顺勇是甘友慧到学校后带的第一届学生,她回忆,一年级的上半学期,课本就只上了两个单元,“一切从零开始,一个拼音字母要上两个星期,主要是给孩子们打基础。”

在学生过了语言关之后,甘友慧思考怎么把语文教出特色。可三桷垭什么教辅设备也没有,教书就靠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

“每次学生回到学校,都听他们在唱本民族的山歌,讲各种神话故事。我为什么不让他们练习写作呢?就写家乡的山水、人物,写爷爷说的历史、奶奶讲的故事!”

没想到,这样的想法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也激起了他们写作的热情。甘友慧高兴地看到,学生的语文水平,在书写家乡的过程中慢慢提高了。

“为什么这里这么辛苦,却有这么多年轻的教师愿意留下来呢?”甘友慧说,这里的孩子像一张张白纸,从他们的成长中,老师能看到自己青春的理想,获得极大的满足。

“孩子们那种纯朴深深感染着我们。”甘友慧讲了一个她和学生的故事。

因为家太远,很多学生长时间不回家。甘友慧的寝室总是放着两个暖水瓶,是给学生吃药准备的。一次,一个学生病得很厉害,也不愿意去她那儿吃药,这个学生这样说:“上一次生病,甘老师给我买了药,她不要钱。这一次,我无论如何不要她再花钱了。”

据杨永春统计,现在三桷垭学校的47名教师,平均年龄27岁,有一半是“90后”。2012年,他争取建设了教师食堂,现在他又在积极争取建设教师周转房,“希望能给他们一个相对好的生活条件。”

“噢……咯……,香巴拉并不遥远……”现在,每个星期放假之前,三桷垭的师生们都会点燃篝火,跳起锅庄。杨永春最喜欢在舞会上唱起那首《香巴拉并不遥远》。在他眼里,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园丁辛勤耕耘,三桷垭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