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02期(总第299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意识到行动,垃圾分类行之惟艰
■本报记者 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6年第102期(总第2999期) 导报二版
16年,这是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所经历的时间。经过16年的推广,提到垃圾分类的概念,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是“功绩”;然而,问起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查看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仍不免让人心寒。

垃圾分类是小学的常识课,也是学校环保教育的必修课。但家长、老师都发现,要想让孩子真正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仅是环保教育的难题,更是社会的难题。社区设备不完善、家长没有意识、孩子难以坚持等都成为推动垃圾分类的障碍。在环保教育举步维艰的环境下,垃圾分类教育该如何开展?垃圾分类又如何从“环保活动”变为自觉行动?

有心家长难为“无米之炊”

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该怎么教育孩子

暑假,家长刘乐带着孩子去了一趟日本。走在日本的街道上,一排排垃圾桶让母女俩犯了难。他们原本也是知道垃圾分类常识的,但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特别细,哪个垃圾应该扔进哪个桶里,两个人都晕晕乎乎的。为了不丢人,母女俩做了好一番研究,导致回成都后也特别注意相关问题。

这两天,学校刚好布置了垃圾分类的作业,刘乐信心大增,想要趁此机会好好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但看着小区里的垃圾桶,她又犯了难:“我该如何教孩子分类呢?”

其实,刘乐居住的小区并不是从来没有进行过“垃圾分类”。为了鼓励居民进行分类,小区特意更换了3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但是一周过去,“厨余垃圾”总是空的,“其他垃圾”却经常满得“冒”出来。“大家懒得分类,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分类,干脆直接扔到‘其他垃圾’的桶里。”刘乐说,在居民“一个垃圾桶不够用”的不满声中,小区里的垃圾分类体验只好就此中断。

设有分类垃圾桶的小区情况也并不乐观。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慧源校区德育处主任刘小燕居住的小区曾联合一家公益组织“绿色地球”推行垃圾分类,摆放了两个垃圾桶,一个“可回收”,一个“什么都能扔”。可回收的垃圾桶成为了该公益组织的“可利用资源”回收站,定期被收走,另一个垃圾桶依然“海纳百川”。

“在我们国家,垃圾分类无非是把可以利用的资源捡出来回收,但是家里的旧电池、废弃电子产品依然无处可丢。”刘小燕认为,对比日本、德国细化的垃圾分类制度,我国进行的分类太局限在表面。

据了解,中国是较早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16年前,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其后几年,各地也相继进行垃圾分类的普及。但16年过去,垃圾分类仍像“纸上谈兵”,学生、成人都只停留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实际效果甚微。这也让垃圾分类成为不少学校进行环保教育的难题。

意识未成 习惯难养

难以成为垃圾分类的“榜样”

作为学校环保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接受过垃圾分类的教育。成师附小慧源校区在二年级就开设了“垃圾分类”主题课,课程实施期间,学生表现良好,上交的垃圾分类统计表也非常完善。

遗憾的是,虽然活动开展得不错,但垃圾分类的现实情况却不乐观。刘小燕发现,垃圾分类实行一个月,效果非常好。但学校、老师总有方方面面的工作,不能无时无刻监督着学生,导致一个月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此外,学校只有大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活动鼎力支持,还有少部分学生对此“无所谓”,而这部分学生也容易影响其他学生的习惯养成。

家长的做法也容易干扰孩子的习惯,“如果家长有意识,孩子也会自觉。但不排除一些家长对此并不重视。”刘小燕首先检讨了自己,“我也做得不好,家里习惯只放一个垃圾桶,很难坚持垃圾分类。”

家长刘乐一直想从小树立孩子的环保意识,但社区没有相应的条件,最令她困惑的是垃圾车处理垃圾的方式。“即使我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垃圾车还是会一车全部拉走,那垃圾分类会不会只是噱头?”她对此不解。

以小见大,“垃圾分类”不能持久的困境,正是环保教育困境的典型。成都市龙江路小学负责环保教育的老师周林说:“环保教育最难的就是让意识成为本能。节约用水、回收牛奶盒,这些活动只开展一天,效果总是很好。但长久的活动就难以维持效果,尤其当大家发现自己的环保行为可能只是无用功,或者看不到意义的时候,很难坚持。所以,环保意识如何转变为行为,是当下环保教育需要思索的问题。”

让学生看到垃圾去哪儿了

凸显垃圾分类的实际意义

虽然垃圾分类的教育困境重重,但学校能做的还有很多。龙江路小学曾开展“回收牛奶盒”活动,鼓励学生回收可利用资源,这一活动持续了多年。

每周一早上,龙江路小学学生陈修竹都会整理好家里喝完的牛奶盒带到学校。学生定期将牛奶盒带到学校指定的回收地点,校外一家厂商定期回收,将牛奶盒变废为宝。

一开始,陈修竹对此活动一半理解,一半困惑,“我不知道牛奶盒都拿去做什么了,也不知道重复使用是怎么个使用法。”

没想到,第二学期,她就收到了由牛奶盒回收加工而成的本子和笔,看着手中与牛奶盒完全不沾边的两个物件,陈修竹惊讶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区区几个牛奶盒可以再变成生活用品,太震撼了。”

“在环保教育上,让学生看到废物的去向非常重要。只有当他们看到了这些物品的用途,才会更加重视环保。”周林说。

虽然该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但周林在推进环保教育上还是遇到新的难题,“学校进行垃圾分类教育是尝试,但没有课本、教材可以系统地规范、引导环保教育。按理说,低段学生与高段学生学习的环保知识应该有所区分。但这方面的教材、读本很欠缺,老师没有可以参考的蓝本。”但周林也不建议由国家统一制定环保教育教材,毕竟每个地区的环保问题不一样,“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教材为佳。”他说。

深圳市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2015年9月,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市城市管理局联合修编出版了《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读本》。作为垃圾分类和减量专题教育教材,该读本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修编,未来还将有幼儿园版、小学版和中学版3个不同的版本进入校园。

环环相扣 细分到底

需要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和系统

刘小燕和公益组织“绿色地球”接触时发现,在做垃圾分类时,他们会给参与者发印有条形码的标签,可以贴在装垃圾的袋子上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奖品。刘小燕认同这种方式,在前期,“鼓励”不失为一种推行垃圾分类教育的好方法。

此外,“绿色地球”每周都会通过订阅号,通知居民周末回收的时间、地点以及类别,虽然回收的物品还是局限在可利用的资源上,但刘小燕觉得这种方法仍值得借鉴。

“居民也是家长,只有当家长要进行垃圾分类,而社区又有分类的条件时,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垃圾分类的意识。”周林认为,学校可以结合社区等第三方机构,将垃圾分类深入普及。

但是要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仅靠社区、家庭、学校还远远不够。垃圾分类相当专业、复杂,背后应当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给予支撑。刘乐了解到,日本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和系统,“从这个系统中,我们可以得知垃圾该怎么分类、将会怎么处理、由谁来处理。”

记者了解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的措施之一,其理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同时各地也有地方性法规规章补充说明。

但无论是国家法律或地方条例,都缺乏对如何分类、如何收集和处置等实施细则的规定,分类责任主体不清,并且地方法规也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强制性不强,总体可操作性较差。

“要想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关键还是要建立一整套分类垃圾处理系统,这个系统必须一直分下去,分到整个垃圾处理完成,垃圾分类才不会停滞不前,才能真正突破困境。”周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