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86期(总第350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天全县各学校在校内辟地种植,结合课堂推行劳动大教育——
不止“下地干活”,重塑品格更可贵
■本报记者 何文鑫
《教育导报》2020年第86期(总第3503期) 导报二版

“今天早上,大一班的芋头大丰收!”一大早,天全县第一幼儿园园长李建蓉就在微信上分享师生收获劳动成果的欢喜。

芋头是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们种下的。老师日常会带幼儿到学校“开心农庄”参观,有幼儿说芋头叶子像荷叶,老师就趁此给学生上一堂区别芋头叶和荷叶的小课。

近一年多来,天全县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积极探索“五育并举”天全经验。特别是今年,天全县定为“劳动教育年”,要求学校开设劳动课,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并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学生在劳动中得到全面成长。

每班一块责任田,学生在劳动中重塑品格

雨水中,天全县乐英中学劳动实践基地里的豌豆发芽长起来,豌豆尖肥嫩。利用这块两三亩的空地,学校建起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一块,自定主题,有的种花卉;有的种蔬菜和瓜果。“学校探索好几年了,去年,才真正在全校动起来。”校长高成伟说。

天全县要求每所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每周开设劳动课,制定劳动主题,开展种植、主题班会、用视频+文字形式记录劳动过程、评选“劳动之星”等多样化活动,在活动中育人。

乐英中学初三(1)班班主任杨雅莉班上,上学期种的是豆子、白菜和青油菜。刚开始,她也不会种地,在班上几位女学生带领下,师生开荒种菜,每周要去地里管理两次。有学生吐槽说太累,但看着班主任也跟着干,便毫无怨言。

经过一学期劳作,杨雅莉班上的学生再也不怕脏、不怕累,收获蔬菜时,学生都抢着摘。这学期开学,学生就自己跑去先锄地。

家长给杨雅莉反馈说,家里孩子居然帮着收割稻谷,个人卫生习惯也变好了。“通过劳动,重塑了学生的品格,他们做事确实认真多了。”杨雅莉说,她自己也对农事有了更深的体会。

高成伟认为,劳动的作用很大,不仅仅是学生知道如何种地,“学生在劳动中也更加珍惜成果,明显的感受就是食堂的饭菜浪费情况少多了。”

开展劳动大教育,融入课堂和日常生活

去年秋季学期,杨雅莉结合思政课给班上学生上了一堂有关中国梦的主题班会。其中有一点是“劳动创造生活”,她结合学生在责任地的劳作,让他们观察各行各业,明白靠劳动与合作可以成就梦想。

天全县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就是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贯穿到学生校内外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简单的下地干活。今年5月是全县学校的“劳动教育月”,教育局要求每个学校要上一节劳动主题班会、开展一次校园劳动竞赛、录制家庭劳动视频等等。

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劳动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天全县第一幼儿园结合幼儿年龄小的特点,采用老师种植、学生绘画的方式,让孩子们图文并茂画植物,并看一看、摸一摸辨识各类蔬菜和花卉。蔬菜成熟了,幼儿园又组织孩子们给蔬菜打包,摆摊售卖。

今年因疫情学生未返校期间,老师就直播种植过程,让孩子们“云”参与。“家长还带着孩子在家里搞盆栽,录制视频,与学校老师进行栽种比赛,看谁的植物长得快。”李建蓉说。

全县第一幼儿园还将劳动教育延伸到游戏活动中。平时球类运动结束后,老师会引导幼儿将不同种类的球收纳进操场靠墙的收纳铁架,动手的同时学会分类。

乐英中学利用课后延时服务,让老师带着学生在学校厨房做菜,时不时还举行厨艺大赛。县城一小每周五都要开展劳动大课堂,并将劳动教育与传统节日融合,开展包粽子等活动。

“做家务的作文再也不用瞎编”

上学期,乐英小学六(2)班种植的是番茄、玉米和辣椒,还有西瓜。种子都是学生从自家带的,杨心仪带的是辣椒种子。

杨心仪在家也帮父母干过农活,但在学校体验的是从下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她说,前不久,写作文《一件难忘的事》,她写的就是班上种菜的全过程,“经历过,写起来很顺利。”

现在,她回家会帮妈妈做更多事情,比如做饭和拔野草。“农民种地真的很辛苦,所以要珍惜粮食,更要好好念书。”杨心仪说,老师布置作文,写做家务的事,再也不是瞎编了,因为基本上每天回家都要干。

乐英小学老师也发现,在劳作中学生有了切身体会,写作文普遍有了素材,不再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