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94期·家教周刊(总第351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说了“对不起”之后……
■陈勇钊
《教育导报》2020年第94期·家教周刊(总第3511期) 导报二版

前几天,朋友带着他儿子到附近公园玩沙。这是他的儿子第一次玩沙,舀沙的动作虽不熟练,但脸上表情却充满兴奋与喜悦。不过,后来沙池来了一位年约3岁的小男孩,这个男孩会习惯性地将沙子往后撒,他才进来沙池没多久,就有一个小朋友被他撒得全身是沙。朋友看这个男孩的父母都不在身边,便主动提醒他:“小朋友,不可以将沙子往后撒,这样沙子会撒到别人,很危险。”男孩没等朋友把话说完就急着跑到另一边去玩了,朋友一脸错愕,无奈地摇着头。

突然,一堆沙从天而降,朋友的儿子脸上和眼睛里全是沙子,他痛得又哭又叫,原来,又是刚刚那个男孩撒的沙子。朋友立即找来水帮儿子清理眼睛里的细沙,就在这忙乱的时刻,那位惹祸的男孩站在朋友身边说了一句“对不起”,可朋友的儿子却越哭越大声,全身不停地扭动,这句“对不起”在这时听来显得有些刺耳。

朋友把儿子脸上的细沙清理完毕后,男孩的父亲又过来跟朋友说对不起。朋友告诉男孩的父亲,男孩并不是第一次乱撒沙子了,刚刚有另一个小朋友也被他撒得全身是沙。那位父亲听了只是尴尬地笑,并没有承诺任何积极的做法。才一回头,刚刚那位惹祸的男孩又继续在沙池里玩起沙来。朋友气恼地说:“如果没有任何积极的改正做法,那么刚刚那句‘对不起’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孩子犯错时,大人常教导孩子要说“对不起”,但在这句话背后,其实有更重要的教育含义,孩子在说完“对不起”之后,不是立刻和刚刚犯错的事做切割,而是要了解为何说“对不起”,错误的行为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以及如何从这个错误中寻求更积极的改善作为。

如果父母没有引导孩子去做这些省思,没有引导孩子去思考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只是单纯要求孩子说出“对不起”,那对于事件的受害者并没有太大的补偿意义,而对孩子来说,更失去了在错误中学习的好机会。

幼年的生活经验是孩子未来人格特质的基础,如果孩子在错误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当他长大后到社会上工作时,也会以此模式与别人互动。这样的模式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人际关系,还会直接影响工作品质及绩效表现。所以,当孩子在幼年时期不小心犯错时,除了提醒孩子要有认错的勇气之外,更要提醒他们从中去反思及调整错误的行为,这对孩子的教育才有正面积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