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00期·家教周刊(总第351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书传家教浓浓亲子情
——广元市范家小学对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探索
记者 梁童童
《教育导报》2020年第100期·家教周刊(总第3517期) 导报一版

11月25日至26日,四川省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2020学术年会在广元举行。会议认为,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家校共育问题,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作为“小而美”的乡村学校典型,张平原校长代表学校在大会上进行了关爱留守儿童、建设“班家文化”等经验分享。

作为一所“网红”学校,范家小学从未停止过对实现农村地区家校共育的尝试和探索:3年前,一次“家书传家教”活动让家长和孩子通过写信的方式,实现了深刻的情感连接,成为父母和孩子一生难忘的回忆。今天,对这个活动的回顾,或许能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校共育带来新的启发。

记者 梁童童

说不出口的话,写下来就好了

周五下午,杨秀丽像往常一样乘上了回家的班车,不过这一次,她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帮学生寄信。

这些信来自于范家小学各个年级的孩子们。月初,校长张平原策划了一次“家书传家教”的书信活动,由各个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带着孩子们,给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范家小学位于广元市利州区群山环抱的苟村,最近的邮局在离学校近20公里的宝轮镇上。于是,家住镇上的杨秀丽就担起了这个“传书重任”。

那时,范家小学全校不到50人的学生中,有80%左右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张平原想到了用“亲子书信”这种方式来打通家校之间的联系,就这样,“家书传家教”活动在范家小学的六个年级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杨秀丽带的六年级有7个孩子,父母都在外地务工。一开始,孩子们由于第一次写信,也因为害羞,连“亲爱的爸爸妈妈”几个字都不好意思下笔。于是,这第一封信就变成了“写给杨老师的心里话”,当作一个热身的练笔。等到第二次写信,杨秀丽先是跟孩子们讲了讲可以写哪些内容,如最近的学习、生活、心情等,还要记得问候爸爸妈妈;并且给孩子们展示了学校准备好的牛皮纸信封和邮票,告诉他们,这次写的信,会真的到爸爸妈妈手里。

孩子们重视了起来,也许是有了第一次的预热,这一次,他们克服了性格上的羞怯,打开心扉,花了两个晚自习的时间,认真地写下了平时不会通过短信或是电话说出口的心里话。

一个叫钱彬彬(化名)的男孩,最开始很抗拒写信。4岁的时候,他去山上放牛,不幸被断木砸伤了腿,导致现在还有些跛足。之后,他的父母去外地打工,一年之中,只能在春节的时候见上一面。与父母交流的缺失,让他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我才不想他们!我不写!”

杨秀丽告诉他,“你知道每次你妈妈跟我打电话,她都很难受,提起你就流眼泪吗?”她耐心地跟钱彬彬讲,即使父母只在春节的时候回来,但是每次都带回来新衣服和玩具,这就是爱他的体现。“爸爸妈妈在鞋厂上班,特别累,身体也会受影响,你要学会体谅他们呀。”于是,钱彬彬听了老师的话,认真地写了信。

还有一个女孩,请杨秀丽帮忙改了改信中的错别字。她说,“第一次给爸爸写信,不能让他看到我的错字这么多。”

高年级孩子写的信,格式和内容都比较正式,低年级的孩子写的就比较简单。除了孩子的信,学校还有一封写给家长的公开信,嘱咐家长“务必回复”,讲一讲自身的情况和家里的事,激发孩子对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另有一个贴好了邮票的空信封,给家长们回信用,随公开信一同寄出。

完成一封信,也是让思绪和情感沉下来的方式

“相对于电话和短信,书信这种形式更加深刻,更能够存留下来。”作为策划者,张平原特别说明了选择写信这种相对有些“慢”的方式来帮助留守家庭联络情感。生活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享受着高度发达的通讯带来的便捷,电话、微信等方式让信息能够高效传递,但另一方面,这类方式却不易传递深沉的情感。完成一封信,从构思到下笔,再到完成,需要一个思绪和情感沉下来的过程。

有老师带着,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况认真地梳理,再写到信纸上,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够唤醒孩子自立自强的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积极生活的动力。再加上孩子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父母“倾诉”的态度,一些平时打电话、微信视频或是羞于表达、或是难以启齿的话,就能够平静、自然地写在信纸上,传达给父母。

“你在哪儿?还睡得着觉吗?夏天到了,成都比广元热吧,你要注意防暑。”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么多年的恩情,岂是一封信能表达的。”

“祝你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我爱你们。”

“注:盼望收到爸妈的回信。”

…………

承载着孩子们爱和祝福的一封封信,从宝轮镇的邮局出发,飞向了成都、北京、云南、内蒙,到了远离家乡的各位父母亲手中。

大概一周之后,父母的回信陆续从全国各地送回了广元。有的寄回了家里,有的送到了村上,有的被邻居转交给了孩子,更多的是直接寄到了学校。

当时,五年级李海洋的妈妈在温州务工,买了玩具和信一起寄到了学校。杨秀丽在转交的时候,想着李海洋一年才能见妈妈一次,又“擅自”给李海洋加了一个“深深的亲吻”。李海洋摸着新玩具,读着信,哭得稀里哗啦。

巧的是,家长们的回信送到的那几天,正好赶上了六一儿童节。学校利用实时视频软件开了一个晚会直播间,在外地的家长随时可以进来观看孩子的表演。晚会的一个环节,就是老师们在镜头前转交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们一个个上台,抱着礼物、对着镜头,跟爸爸妈妈说话。

“娃娃喊一声‘爸爸妈妈’,他们就在那边答一声‘哎——’,喊一声答一声,他们声音都是哽咽的,多感人。”杨秀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满是感慨。

当年,杨秀丽班上的一个女生李文婧,如今也到镇上上高中了。她的妈妈王型润说,收到女儿的信,真的是无法描述的高兴、激动、感动。“平时根本不会说关心的话,在信里面会问我身体不舒服的地方好了没有,我都不晓得我女子还可以写得这么深刻,这么情真意切。”

王型润是第一批回信的家长。在那之后,她又坚持给女儿写了三四封信,但是,由于工作的忙累,通信被暂时中断了。与记者聊过之后,王型润发来一条短信:“感谢你们的提醒,我突然觉得又该给孩子写信了。”

“班家文化”,让学校成为另一个“家”

范家小学所在的苟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儿童本身不是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真正的‘老大难’问题。”在张平原看来,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难关,在于他们受了委屈、受了伤害、感觉到孤独的时候,特别强烈的思亲情绪得不到排解,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影响。

“留守”的现实难以改变,身为校长,张平原只能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尽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友好温馨的人际环境,“长期保持一个积极快乐的成长状态,受到思亲情绪负面影响的机会就少了。”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在其《教养的迷思》中提出,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决定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来自社群。基于范家小学学生的现实状况,张平原采纳了这个观点,让学校更多地分担了原本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为孩子们建立起一个平等、和谐、宽容的“社群”,也就是张平原在农村教育分会2020学术年会上提到的“班家文化”。

范家小学有条件住宿,学生大多也都是住宿生,从外在环境上就模糊了家与学校的界限。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上,范家小学采取了多次考试,以分数最高的那一次作为“成绩”的形式,减弱了竞争感。除了学科教学之外,学校还开设了生活常识教育、劳动习惯养成、生活过程涵养、乡土课程等丰富的校本课程。

“当你看到别人手中有你特别喜欢或者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这个物品的主人不是你。你可以跟物品的主人请求借用,当然你必须得到主人的同意才可以去触碰这件物品。……同样的,你对自己的物品也有绝对支配的权利,有权决定是否将它借给或者送给他人。”这是《范家小学生活教育手册》中的第23条。类似的,还有入厕时的注意事项以及背后的道理、遇到路上有石头应该把它捡到路边去等条目,都是在教孩子们要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把学校、村子、大山、田野当作自己的家去爱护。创造温馨的环境,让孩子真正“生活”在其中,这是范家小学“班家文化”的立足点。

除了环境,张平原还提到一个“重要人”的概念。这个人可以是爸爸妈妈,可以是爷爷奶奶,可以是老师,甚至可以是食堂打饭的阿姨,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能够为孩子带来安全感,在孩子感到不安、委屈的时候能够成为他的支柱。这就要求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那个“重要人”。

温馨友好的社群,在关键时刻能够成为依靠的“重要人”,只要具备了这两点,即便父母在外,孩子也能够阳光、自信地成长,这是张平原所相信的。但即便如此,他也认同家庭教育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张平原表示,类似“家书传家教”“网红‘家长会’”这样的家校共育活动,范家小学今后也会不断地开发、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