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03期·家教周刊(总第3520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校手拉手 成长心连心
——自贡市塘坎上小学家校共育小记
■记者 胡敏 何文鑫(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教育导报》2020年第103期·家教周刊(总第3520期) 导报二版

从自贡市区“网红打卡地”釜溪河滨河路转两个弯,一路上坡就是自贡市塘坎上小学。到了上学、放学时段,位于市区繁华地段的学校门口站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家长如此重视孩子的教育,如何让家长从门外走进门内,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这是塘坎上小学校长尹萍思考得最多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学校一系列家校共育主题活动逐渐成型,家校共育成为常态。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能像家长一样,更温情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也能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审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四大主题活动,家校共育成常态

最近,塘坎上小学开展“好家风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拍一张全家福。拿着珍贵的全家福照片,六年级学生家长钟睿感慨:“这样的家校活动太好了,全家近十年没有拍过全家福了。”由于孩子爸爸是医生,工作特别忙,每次外出旅行的合照里都没有爸爸的身影。拍完全家福,一家子还坐在一起讨论家风口号,最终“勤俭兴家,奢堕败家”被女儿黄秋荣选中。钟睿发现,现在女儿生活勤俭,“矿泉水都买最便宜的”。

“好家风伴我成长”系列活动是塘坎上小学家校共育四大主题活动之一,包括“传家风,明家训”小手拉大手演讲与朗诵比赛、听家长讲家风故事、拍全家福记录幸福瞬间、《父母教会我》主题征文、征集最美家风口号等活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深入讨论家风家训,将共同价值观凝练成文字。

接过父母胸前的红领巾

另外三大家校共育主题活动是:一年级的入队仪式,给家长发放一张《入队仪式邀请函》,家长到学校见证孩子入队的神圣时刻,和孩子一起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亲手给孩子系上红领巾,回家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入队的故事,重温儿时的成长瞬间;亲子劳动教育,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共同参与劳动,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学校,感受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状态。

从孩子一年级到六年级,钟睿参加了很多次学校开展的家校共育活动,她发现,老师在父亲节、母亲节和重阳节都会让孩子为家人、长辈制作卡片之类的小手工,通过这些细节,增进家校之间的情感连接。“这些活动不仅对孩子成长有促进作用,家庭也更和谐、凝聚力更强了。”钟睿说。

接感恩活动中,学生的摄影作品。

班主任有了“主心骨”,主动关爱学生

“家校共育最重要的是沟通。”塘坎上小学副校长黄睿认为,除了四大家校共育活动之外,日常家校沟通机制,以及对教师在家校沟通中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也非常重要。学校实行年级组长制,家校沟通中一旦遇到难题,教师会在年级组长的主持下相互讨论如何化解家长的困惑,年级组长就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主心骨”。

“班主任有‘主心骨’,也有强大的后盾。”塘坎上小学班主任冯巧说,从班主任培训开始,每个班主任都有年级组同事、政教部门以及后勤等作为后盾。班级学习氛围如何营造、家长会怎么开、家校沟通如何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都有相关的培训和团队作为支持力量。

冯巧的班上有一个智力障碍儿童,刚入学时听不懂老师的要求,午餐时间,冯巧常常满学校找这个孩子,而如今,这个孩子能遵守课堂纪律,性格阳光,这与各科老师的鼓励以及充分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分不开。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冯巧还跟安保人员沟通,对于这个孩子,一定要见到指定门卡才能让家长接走。

学校老师还特别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冯巧在家访中了解到,学生洋洋(化名)的父亲是民警,母亲工作是三班倒,孩子作业辅导成问题。于是,冯巧让洋洋每天到自己这里来背诵和听写。洋洋特别懂事,一次,冯巧忙工作错过了饭点,到办公室一看,洋洋已经把午饭打好放在桌上了。

“‘智慧教育,幸福人生’的愿景需要家校携手并进实现。”尹萍说,今年自贡市首次推行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以塘坎上小学为核心校,自流井区的曾家岩小学、鸿鹤小学并入塘坎上小学,成为其分校,与现有的塘坎上山水名苑小学校一起组建塘小教育集团。面对新的挑战,尹萍认为,集团校要实现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家校共育文化的营造,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塘坎上教育”。

学生给家长宣传创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