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04期(总第352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市金牛区探索全学段贯通、全学科融合,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联动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构建融合共生教育生态——
探寻“全劳动教育”金牛模式
■本报记者 钟兴茂 倪秀
《教育导报》2020年第104期(总第3521期) 导报一版

五丁小学学生在创意木工坊展示自己的木工作品(金牛区教育局提供)

“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怎么做呢?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讲一讲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是怎样教学生泡泡菜的。”听到这句话,会场里的教育界人士都坐直了身子,把目光投向台上来自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展示。

日前,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小学实践教育论坛举行,来自成都市金牛区的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都市全兴小学受邀分享各自的劳动教育实践。与此同时,金牛区教育局也应邀作了题为《实施全劳动教育构建融合共生教育生态》的区域劳动教育经验分享,“全劳动教育”的概念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

何为“全劳动教育”?作为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金牛区在区域劳动教育发展上有哪些创新性的探索?近日,本报记者走进金牛区,探寻“全劳动教育”的秘密。

覆盖全区幼儿园,实现全学段贯通

走进金牛区机关第二幼儿园大班的午休室,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床上的被子叠得花样百出,一点儿也不整齐。而在许多幼儿园,孩子们的被子可是整整齐齐的。

“被子都是孩子们自己叠的,所以有的叠得好,有的叠得差。”园长黄洁告诉记者,幼儿园把劳动教育与园内生活融合起来,让孩子在自己叠被子、穿衣袜、整理书包的过程中感知什么是劳动。该园同时还开设了“最美种植园”“香甜生活室”“多彩节日”等劳动体验过程,在浇水、摘菜、包汤圆中,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最初,保育老师总不习惯看着孩子们歪歪扭扭叠被子,会动手重新帮孩子叠整齐。而在黄洁看来,幼儿园阶段的劳动教育以感知为目的,可以不用过多在意劳动结果,主要是让孩子体验劳动过程。

将劳动教育向全区幼儿园覆盖,构建起中小幼全学段贯通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是金牛区实施劳动教育的一个创新举措。金牛区各学校在劳动教育上的探索由来已久,成都市第二十中学从1996年就坚持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秋冬的成都街头总能看到穿绿背心的学生清扫街边落叶;2009年新创办的全兴小学更是在建校之初就开展田园劳动教育,建起菜园、果园供学生实践。

“劳动教育终究是关乎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和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劳动教育需要更加长远、清晰的规划,否则可能沦为一时的‘热潮’。”金牛区教育局局长文贤代说。2015年,金牛区教育局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历史的积淀加上改革的动力,金牛区制订了《金牛区学校“全劳动”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了劳动教育幼儿园阶段以游戏活动、感知劳动为主;小学阶段以习惯养成、劳动体验为主;中学阶段以理解劳动、掌握劳动技能为主的劳动教育学段递进目标体系。

今年10月,金牛区发布《成都市金牛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清单(试行)》,明确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目标、劳动项目、实施场景和评价建议。此外,金牛区还成立劳动教育联盟,各类型学校相互交流,实现了劳动教育资源、场地的共享。

打破“各自为政”,实现全学科融合

“张校长,请问今年的泡菜品鉴大会什么时候举行呢?”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副校长张有财时常会被学生这样问到。泡菜品鉴大会是该校一年一度的劳动活动,由初二年级学生制作泡菜,邀请学校各年级师生、家长代表品尝,并评选最佳泡菜、人气泡菜。

张有财告诉记者,学生制作泡菜的传统来自生物课堂,生物老师教学生制作泡菜,学习细菌发酵知识。而四川一直有做泡菜的习俗,学校就将这个课程深度开发成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涉及的学科都加入进来。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泡菜品鉴大会迟迟没有开展,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七中万达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多学科融合构建七彩劳动课程,并开发出果园、花园、菜园、曦园(鱼塘)供学生学习并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以初中农业种植课程为例,学生在生物课上通过解剖认识种子,在历史课上了解四川农耕文明,在地理课上探讨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而后才会真正下到田间地头,动手种植。而高中则更为强调科学探究,比如在“曦园”鱼塘养殖项目中,学生分小组、分课题研究水质、水草、养殖方式等对鱼生长情况的影响,并举办课题论证会,用更加翔实的研究方案说服老师、专家为本方案立项。

“劳动教育不只是‘德育工作’,而应该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所以要走向深入,需通过学科渗透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金牛区教育局德体卫艺与学生发展科科长许家玲介绍,金牛区2016年启动了“T+N星光教师计划”,即要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同时全面培养教师与教育教学的相关联的N项技能,而劳动教育素养和教学基本功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拒绝“一把尺子”,实现全过程评价

12月4日是五丁小学“交子银行”开放的日子,五年级1班的学生侯贝贝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交子劳动存折”找到老师,说道:“老师我要用30文交换一个心愿——下周一中午第一个到食堂吃饭。”

五丁小学距离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的地方仅有不足500米的距离,学校巧妙地把“交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和劳动教育评价中。在五丁小学,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交子劳动存折”,学生们可以通过完成木工课、缝纫课等必修劳动课程,或者参加清洁卫生、纪律管理等劳动服务,累计交子积分。学校每两周开放一次“交子银行”,学生可以凭借劳动积分兑换心愿。

“免去一次家庭作业”“自选同桌一天”“参观博物馆”……交子银行的30多个心愿都是从学生中征集而来。在五丁小学校长唐建看来,劳动教育评价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用分数去衡量,而“达成心愿”既是对学生已有劳动的肯定,又能让学生明白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从而爱上劳动、继续劳动。

从2015年9月开始,金牛区的每位学生都会拥有“劳动护照”,在金牛区就读12年的学生将会集齐5本“劳动护照”。这本护照用来记录学生参与的每一堂劳动教育课程、每一场劳动实践活动,以及完成的劳动家庭作业、劳动志愿服务。记者翻开侯贝贝的“劳动护照”,发现上面细致地记录着她从一年级至今的所有劳动教育情况和考评结果、意见。

去年12月,金牛区依托德育APP“金牛部落”将传统劳动护照升级为云端劳动护照。“云端护照集过程登记、积分评价、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班级、学校、教育局通过APP都能进行考评,学生还能随手转发,晒一晒自己的劳动成果。”

“总体来说,我们的评价体系是‘护照+考评+勋章’。”文贤代介绍,除“劳动护照”外,金牛区还建立完善区级、校级、班级三级考评机制,授予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具有科学探究精神且成效显著的学生“劳动新星”“劳动小能手”称号。此外,每学年按15‰的比例由区教育局组织德育专家、一线教师、家长代表评选意识突出、品质优秀、技能精湛、创新有成的“阳光少年”,并授予区级劳动勋章。“评价也只是一种手段,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