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04期(总第352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苍溪教育强县建设“风景正好”
■李靳
《教育导报》2020年第104期(总第3521期) 导报二版

2020年8月27日,苍溪职中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全县500余名教育管理者聚集一堂,与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谋苍溪教育特色暨高品质学校建设大计。

自2019年出台《中共苍溪县委苍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意见》以来,苍溪举全县之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以教育强县建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实施大手笔,环境更好了

青山环抱,绿水相依,配套齐全的功能教室全部投入使用,塑胶运动场刷出雪白的起跑线,琅琅书声在九龙山的山坳里久久回荡。生态校园——天观小学,这所距县城50多公里的农村学校,是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五年,苍溪县累计投入资金21.1亿元,先后实施了“乡镇标准中心校、最美乡村学校、学前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提速”四大工程,新改扩建校舍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45.3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及附属设施31万平方米,打造最美乡村学校18所,全县57所中心校各项指标已达到省定标准,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在苍溪中学新校区,周边的27家夜啤摊位统统关停、18个流动摊位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学校旁边寸土寸金的60亩教育用地即将开建、紧邻的三清小学已破土动工……随着《县城学校空间布局规划》的启动,总投资约26亿元的县城6大教育重点工程将陆续实施,预计新增学位1.2万余个,届时,“城区学位不足、大班额”等老大难问题将得以解决。

2017年,苍溪县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如何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优质均衡、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苍溪人首先思考的课题。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率先在全省开展优化布局调整的破冰行动。按照“村级教学点向乡镇集中,初中学校向中心集镇集中,高中学校向县城集中”“扩容县城学校,扩容中心集镇学校”的工作思路,全县先后关停民办幼儿园16所,每个乡镇建好一所公办幼儿园,实现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2.8%;撤并农村初中校点10个,调整到所属乡镇单设初中;停止3所农村高中招生,全部集中到县城;合并调整农村小微学校5所,作为所属乡镇中心小学教学点。

构建大机制,队伍更强了

一直以来,苍溪县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已成为教育人的普遍共识。全县教师在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先后涌现出舍生取义烈士刘小兵、爱生如子的全国优秀教师冯敏、四川省道德模范李博厚等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县的重中之重。”县教科局人事股负责人介绍,全县实施“千名教师招引计划”,近5年累计引进急需紧缺中小学教师1300余名,积极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对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东溪中学任教4年的老师赵莉文在“广元市雷顺华名师工作室”里很快成长起来,并成为业务骨干。苍溪创新教师培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互联网+云平台、强校带弱校”等方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将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深度融合、自主研修与名师引领深度融合,加强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名学生培养。同时,成立九大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实现资源共享、教学共研、教师互派,解决个别学校、个别学科师资不均衡问题。

近年来,全县实施“爱烛工程”让教师热心从教、“铸魂工程”让教师安心从教、“安居工程”让教师舒心从教、“减负工程”让教师静心从教,解决教师引得进、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促进大发展,品牌更亮了

今年6月中旬,四川省美术馆人头攒动,“同心战疫·剪绎大爱”唤马剪纸作品在这里展出,这是唤马小学师生以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四川非遗文化“唤马剪纸”为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画面。专家学者和蓉城市民前往观展,纷纷为作品恢宏的气势和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点赞。

近年来,苍溪县发挥农村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风土人情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唤马小学的剪纸艺术、云峰小学的威风锣鼓、土鲤小学的劳动教育、茶店小学的书法教育等一大批独特的校园文化。

10月30日,四川省第十五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会在南充市举行,苍溪县选送作品以记录者的姿态,讲述了一个个有筋骨、有温度、有内涵的故事,展现了师生奋发向上的生动场面,得到评委会的广泛认可。

全县聚焦教育特色发展暨高品质学校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借智借力,与省教科院深度合作,签订“十四五”教育强县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标准学校、特色学校和高品质学校进阶式发展思路,开启教育强县建设全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