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07期(总第3524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冬至的仪式感
■王南海
文化《教育导报》2020年第107期(总第3524期) 导报四版

冬至到了,你会遵守某种仪式感吗?

所谓仪式感,也许就是《小王子》中,狐狸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所以,冬至乃至任何一个节气,也许需要一点仪式感的。我生在北方,记得小时候,每每快到冬至的时候,爸爸都会念叨着相同一句话:“冬至啊,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你要好好地睡个觉啊。”而妈妈每每快到冬至时,就开始筹划着在拮据的生活中,攒下一些肉票,包一顿饺子吃。每每冬至这一天,家里一定飘着饺子的香味。那一盘盘摆放整齐的饺子,似乎是专门为迎接冬至而来的。每次饺子出锅,全家围坐之时,妈妈会一边吃,一边说:“冬至了,多多吃饺子,才不会冻耳朵呢!摸摸,你的耳朵冻掉了吗?”我赶紧摸摸我的耳朵,还好好的呢!妈妈就笑了,说:“多吃几个饺子,一年都不会冻耳朵!”

所以,时常想:“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冻耳朵,怕是与妈妈的饺子有关吧?”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父母还在坚持着那些老规矩、老习惯,而我们笑着他们,说:“那一天吃什么不好啊,非吃饺子做什么?”而当我们山珍海味吃遍了,突然开始想念冬至那天的饺子。

那天,和几个好友坐在一起,闲聊冬至吃食。一个川妹子用四川话说:“数九寒天吃羊肠,不穿衣裳噻。”那一碗辣乎乎、香喷喷的肉汤,是属于她的冬至美食。而一位北京帅哥则操着京腔京调说:“老话儿讲,冬至馄饨,夏至面。”一位苏州美女则用软软的家乡话说:“冬至如大年,冬至夜饮冬酿酒,米酒醇,桂花香。”在苏州,这个时节,一定要喝酒吃肉才好。而一位远在云南的朋友,则用慢悠悠的云南话说:“云南人冬至要吃汤圆,和为贵。如果打打杀杀,没得意思。”这话语,像极了他温润的性格。

原来,冬至这一天,全国各地有不同的饮食习俗,非饺子可以涵盖。我想,在他们心灵深处,一定保存着和我一样的冬至记忆。那份记忆里,一定有妈妈招呼他们来吃羊肉、吃汤圆的柔和的嗓音,那其中一定有一份浓浓的乡愁与牵挂。

老辈人过节讲究仪式感。正是那种貌似古板的遵循,才赋予了节日与众不同的含义。不论我们曾是如何度过冬至的,现在的你,是否可以还回想起家乡地道美食的味道,以及味道中饱含的亲情?冬至那天,给父母打个电话或者回家看看,告诉他们:“我想你们,想家乡的水饺(汤圆、羊肉汤)。”

不如,让我们也传承这种仪式感吧,讲究饮食,遵循习俗。节日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我们赋予了它丰富的情感,才具有无穷的魅力。无论这一天你在哪里,祝福你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