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1期(总第3539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干货满满”的论文写作指南
■唐玖江
文化《教育导报》2021年第11期(总第3539期) 导报四版

《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ISBN:9787559830043

 

■唐玖江

葛剑雄在《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一书代序中说,他本人在求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学术写作的专门训练。与他相比,当代大学生接受的训练并未好到哪里去,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论文写作头疼甚至铤而走险以致学术不端了。既然如此,当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写作训练?这无疑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刘军强的这本《写作是门手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本书从论文的特征、语言风格、如何提问、如何阅读、如何读文献、如何论证、论文的结构、如何写得流畅、如何讲故事、如何为读者考虑10个方面论述了论文写作的方方面面,还设计了辩论话题、短篇写作、主题写作等练习,推介了相关电影和延伸阅读图书,绘制了25幅漫画。作者刘军强既有丰富的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经验,又有近十年研究和写作方法课的授课经验。本书基本上做到了“外行不觉得深,内行不觉得浅”,是我至今读到的中文讲论文写作的书中最精彩的一本。

“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能写有根有据、有问题有论证、结构完整的论文。”但当今大学生普遍不能胜任这项任务。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未学过正式的论文写作,反而乐此不疲地训练写应试作文,因此上大学见到论文才会觉得如此陌生。与我国相比,美国中小学对论文写作极为重视,俗称美国高考的SAT写作考试就要求:“阅读和分析一篇文章,解释作者如何通过论证说服读者。”

更为致命的是,高中毕业生精通的高考满分作文与大学要求写的论文大相径庭,二者甚至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注重文采和抒情,但弱于说理和论证。现代的科学写作风格,则要求一切以证据为基础,讲求语言的清晰而非绚丽,讲求逻辑的周延而非随便发挥,追求说服力而不是充沛的情感。”作者不由感叹,“撼山易,要改变学生十几年形成的思维习惯,谈何容易?”但我认为,为何不能让中小学生就形成论文写作要求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为何要到大学再强力改变?这恐怕才是使大学生不再苦于写论文的治本之策。

其实,所有类型的写作都是可以学习的,论文写作并不难。正如作者所言:“论文是一种看起来门槛很高,但实际上难度没那么高的文体。”因为论文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文体。“全世界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尽管学科之间有所差异,基本结构却极为相似。这种结构化的写作并非偶然。”

如此一来,我们只要按这个结构填入具体的内容即可。结构化的论文写作对作者、读者、知识传播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清晰、整齐的结构可以降低信息接收和消化的成本,读者不需要自己费力地整理信息,所以读起来不累。”“论文的刻板结构反而有利于信息传播和知识积累。”牢记本书的提醒至关重要,“写作的目的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写作者个人的风格并不重要,而文字传递的要旨才重要。”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莫过于选题。“问题是文章的引擎。没有问题做导引,写作就变成了无趣又无用的无病呻吟。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然而中小学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不会提问,甚至形成了“不提问文化”。刘军强不无风趣地写道,“如果课堂秩序不好,喊‘大家安静一下’可能没用,直接喊‘有问题吗’反而有奇效。”中山大学的学生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层次的学生了。作者提出的“三步提问法”颇有创见,可以让大学生学会提问和选题。

当然,“选题重要,但是不能因此执迷于选题而忽略了真正的研究。”毕竟对很多学科来说,写学术论文并不完全等于做学术研究,很多时候,学术论文只是学术研究成果的最终文字呈现而已。

此外,在我看来,大学生的学术写作训练还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识到写归写、改归改,强化对初稿的反复修改完善;二是尽量追求某方面的亮点、特色、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重复劳动。“研究以增进知识积累为目标。”“我们更关注的是‘片面而深刻’而不是‘全面而肤浅’。”三是树立通过写作来学习的理念,养成无一日不写的习惯。

当然,论文写作的策略、方法、技巧再好,若不动手去写,论文就始终写不好,毕竟“写作只是一门手艺而已”。只要有了足够的学术写作训练,相信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就不是难事。我也曾对论文写作无比畏惧,但近年读了很多论文、写了不少论文、发表一些论文后,就反倒驾轻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