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1期(总第3539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应知故乡事
■冯娟
《教育导报》2021年第11期(总第3539期) 导报四版

■冯娟

我最近特别迷黄灯。读完她的《大地上的亲人》后,内心很是震动。她的文字朴素、内敛,带着一种学术的专注和准确,尤为可贵的是,无论是剖析自己还是描述身边亲人,她都抱持着一种少见的坦率和真诚。

她在自序中这样写道:“作为整个家族中唯一获得高学历的人,我的成长,隐喻了一种远离乡村的路径。如果愿意沉湎于概念的推演和学术的幻觉,我的生活确实难以和身后的群体产生太多的交集。无可否认,当我不得不目睹亲人的不堪和不幸,深感无能为力的同时,内心也隐隐升起一种逃离的庆幸。”

真正的改变来自于2002年,彼时黄灯正在中山大学读博士。中秋节傍晚,她在广州塘厦打工的17岁的堂弟,辗转几趟公交车,经过长途跋涉,绕过保安盘问,很突然地提着一盒月饼和一箱牛奶出现在她的宿舍,说是来陪她过节。那一刻,堂弟的行为所给予她的触动,让她在不知不觉、不动声色中塑造的精英感和优越感轰然倒塌,人性温暖的底色开始在内心显现。她也自那时开始回首和审视自己,她远离的故乡,那些四处奔波求生的亲人,那片日渐荒芜贫瘠的故园,就这样又一点点地慢慢走近眼前,重回心底。

《大地上的亲人》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章是《嫁入丰三村》,以记录黄灯丈夫家乡的人事为主;第二章《生在凤形村》,以记录她自己出生地的亲人为主;第三章《长在隘口村》,以外婆家亲人为切入口,叙述变迁中亲人们的生活现状为主。整本书的笔调,在写实之外,又满含深情的悲悯。她记下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的一切,那一个个鲜活的亲人们,他们的生老病死,他们在艰难生存环境中的挣扎,那些心酸和无奈、倔强与坚强,何止仅是她湖北湖南亲人的图景,更像是辽阔中国大地上,无数劳动人民生存的壮丽史诗。

丈夫有4个姐姐一个哥哥,公公在丈夫幼年时便离世,为养活6个孩子,40岁的婆婆又在别人的牵线下改嫁,谁知道,这却是一家人苦难的开始。继父赌博、酗酒、好逸恶劳、脾气暴躁,但在打孩子上面从不手软,这直接导致了三姐年轻生命的陨落,还有一家人几十年来鸡飞狗跳的生活,黄灯甚至推测,丈夫拼命读书,考取博士,远离家乡,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要逃离继父。丈夫的四姐夫早年便外出闯荡,后来承包工程,带着周边亲友们打工,他们一家的生活原本在整个家族中最为优裕幸福。但后来,由于甲方破产无法支付工程款项,四姐夫一家哪怕变卖房产都不能付齐供应商的欠款和工人们的工资,全家老小十几年躲在北京不敢回乡,家道自此中落。丈夫大哥原本跟着四姐夫在外打工,四姐夫失败了,他多年的工资也一样拿不回来。后来大哥大嫂便一起留在乡里,常年守在父母身边。还有在广州塘厦打工的堂弟们、沉迷买六合彩的堂叔、在街角楼梯间支起一台缝纫机便养活一家人的婶婶等,他们的生活与命运,他们一路求生存的轨迹,他们的隐忍与悲伤,他们在时代变迁中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有普遍性,也有典型性。

黄灯的亲人中有常年远离孩子在大城市打工的父母,有在整个幼年与少年时期只与祖母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有窝在大城市底层以打散工讨生活几十年不回乡下的寄居者,也有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乡下慢慢老去的长辈们。他们,是黄灯的亲人,也是许多曾经生活在农村,后通过读书或者个人奋斗留在城市里的一代人的亲人。对于黄灯而言,书写乡村,书写自己的亲人,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自我梳理。

或者,在无形中,她亦通过对他们的记录和叙述,让自己与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间建立起深刻的关联,甚至让远方的读者,与广袤大地上的所有的他们,建立起联系,因为那是每个我们都应知的故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