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3期(总第354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电话里的故乡
■刘敬
《教育导报》2021年第13期(总第3541期) 导报四版

■刘敬

春节即至,新冠疫情却汹嚣如潮,“淹没”了条条返乡路。“就地过年”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望“疫”兴叹的我,犹豫再三,终是怅怅然地再一次拨通了老家的电话——

我的老家——怀远,名字很诗意,然而,这份想念却很苦涩。故乡,只存在电话里吧。母亲的声音响起——她的第一句话,总是要问一问她的孙女。然后,母亲说:“疫情闹得凶呢,电视里都说了,你们回家不仅要检测,可能还要隔离,唉!今年……就不回来了吧!”可我知道,母亲话里裹着的失落有多重。紧接着,母亲问起妻子,最后,是我——工作、学习、吃喝拉撒,事无巨细,千叮咛万嘱咐:带好孩子,过好日子……其时,我仿佛插不上嘴,而这一回,在挂上电话之前,母亲又补充道,村西的小俊爸得了病,竟然没救活!家后的四婶呢,也才被埋进土里没几天……我一愣怔,瞬间心若针刺:他们俩,皆与我的母亲年龄相仿!母亲的话里,有难掩的慨叹,人生无常呢!

母亲和父亲在老家,种了十多亩地,也带着孙子。大妹远嫁省城,小妹因为打工的机缘干脆嫁到了邻省,而同样是打工人的弟弟和弟媳,则似随风之萍,漂泊不停,从故乡到他乡,从此城到彼城,只把一个刚会走路的儿子丢在了家里。我这个“老大”呢,早已在千里之外的小城有了自己的小家。一大家人就这样天南地北地讨着生活,暗叹着流转的四季。我们都是些离家的燕子吧。常常,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相聚,而相聚亦总是短短的屈指可数的几天。家门上的对联依然鲜红,玻璃上的窗花依然耀目,等不及渐至的元宵,我们这些孩子,就又要离开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偶尔念想,偶尔有愧疚盈心,不能言说。

几乎每一次,我都是通过电话,从母亲或父亲的口中,了解到一点儿家乡的变化。尤其是,和父母大致同龄的叔伯婶娘辈的亲朋乡邻故去,每一次都让我感叹不已——记忆中,他们和蔼可亲的面容,他们憨厚纯朴的举止,他们热情友善的日常,那一刻便清晰如昨地在眼前一一浮现,然后,飞旋着消逝于无形。我的心,亦慢慢地堕进那份无限的怅惘里。……

然而,除了我和弟妹们打电话回家,母亲和父亲却很少打电话给我们。虽然我们的手机、电话等号码,他们都烂熟于心。母亲常笑着说:“我和你爸能吃能喝,身体好着呢!再说了,打电话哪不要钱。”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只有苦笑着摇头——这都什么年代了呀,电话费能要几个钱?可是……最后,只能把这一份难言的酸涩,悄悄地掩藏于心的角落。

犹记得去年年初,有一晚和大妹微信聊天,她忽然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妈妈的病没什么。我只觉脑袋“嗡”的一声,立马就急了:啊!母亲“有病”?我这个做儿子的竟然不知道!我赶紧拨电话回家。这才得知,就在前不久,由一些所谓“老专家”、“老教授”组成的什么“义诊团”到乡下“免费看病”,母亲也被诊出“高血脂”等,并要求买他们推荐的十分昂贵的大包药品。好在父亲又带着她去市里的大医院复查了一次,结果竟是虚惊一场。再后来,他们才从电视上知晓,原来那些人根本就是一伙骗子!我惴惴不安的一颗心这才轻轻地稳稳地放了下来。

前两天读到一篇小文章,作者在文末含泪而问:“你这一生还能和健在的父母见多少次呢?”没错,是“多少次”!我霎时恍恍然,心乱如麻,复如芒在背——想想自己,一年顶多也就回家一次吧。一次而已!父母皆已年近古稀,如此算来,还能见几次?!

愿只愿,这新冠疫情早点儿被新年的风给吹散,快快逃遁,速速消逝,能让我等归心似箭的游子迫不及待而又激动万分地抓起电话大喊:“妈,爸,明天我们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