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4期(总第354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经验的流转:教师即课程
■成都市树德中学徐洪林
《教育导报》2021年第14期(总第3542期) 导报三版

“教师即课程”是“亲其师,信其道”的现代式表达。伴随AI智能教师的兴起和线上教学的广泛应用,基于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等背景的学校教育,教师的经验更可能有被淡化。要避免此的发生,我们必须回归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体中,重新审视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即使你承认教师即课程,但教师本体所承载的包括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等信息,并不应然地成为一种课程,而是需要生成与课程化。

知识的传授过程一定是带着教师人格、教师情境体验和教师个人情感的;学生知识的生成也一定是事前人文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不少学者将视角投射于“教师人格”、“教师信念”、“教师师德修养”等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而少有从课程的视角深究教师本体的课程问题,即很少从课程的视角去审视课程构建和课程实施中教师本体成为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更少地对教师本体是如何成为课程的视角进行讨论,因为教师本体所承载的包括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等信息,并不应然地成为一种课程,而是需要生成与悟化。

一、课程即经验

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孔颖达的《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作者这里所说的课程为“秩序”。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课程”则指功课及其进程的“学程”。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是从西方引入的“Curriculum”(课程),内含“跑道”之意。源远流长的“课程”,内涵丰富,要想准确地表述其含义,难度很大,说法不一。有广义的课程,也有狭义的课程。有人将现有课程观归为六类:“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这里的课程是包括各种体验性经验在内的关于主客观世界知识的总和,表现形态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缄默的,但“课程即经验”则是其共性。

二、教师即课程

课程即经验,那么课程就只是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人工制品”而非一种“物质存在”,呈现出课程的独特性,教师本体(包含有教师的具身性知识与经验)就当然地成为这种“人工制品”的承载体,教师本体所带有的包括经验在内的全部信息,就无一不成为课程。

教师是课程活动的灵魂:教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学知能与知识生成的情境等教师的本体信息都将会定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中,刻上教师本体信息的烙印。就中学而言,研究表明,高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极其巨大。“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研究结果揭示,教师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等林林总总的全部信息都会通过课堂教学的场域影响到学生知识的生成,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学生从教师身上具有的“活知识”、“鲜活生动的教师行为中所隐含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特质”得到感染,而习得这些或显或隐的带有丰富体验的知识,产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模仿效应”。

三、课堂是实现教师即课程的场域

课堂教学场域是通过课程的实施,让知识流和情感流在一定时空内、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域。课堂既是教师教的空间,也是学生学的空间,教学空间在课堂这一时空条件下,得以高度重合与融合,让知识流和情感流,在统一的时空下相遇,产生交互作用,从而相互激发,共同生成。在课堂所构成的这一成长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是这一时空中的双主体,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成为主体和主导:教师主导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统整着全体学生的学程;学生则主导着学习方式和学程。只有当教程与学程高度契合,才能在课堂这一场域所共构的教学时空中产生共振,教与学的时空得以快速转换,让知识流衰减更少,达到课堂教与学效益的最大化。

课堂是通过课程实施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课程实施是教师将课程的‘筑梦’愿景与学生将学程的‘逐梦’行动互动结合,将教师的“本体信息”变成学生“人格化、本体化知识”的“踏实”实践过程。这警示我们,学生不是课程的“消费者”,而是自身本体知识的构建者,同时也警示教师,必须关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实践阻抗”造成的“体验误读”。从课程实施的“现实”空间维度来看,课堂由物理空间——教室和智慧空间构成,智慧空间又由教的空间和学的空间构成;从课程实施的“历史”空间维度来看,课堂由其“历史与文化”和教师的知识背景文化、学生的知识背景文化构成。两个维度中的构成要件都会影响课堂教学这一场域里知识流转效率。教师本体所带有独特的“知识背景文化”和“对书本知识的二度创作”是影响学生学习时空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想让学生有效益地学习、有体验地学习和润物无声地学习,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本体的课程价值,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学校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在讲授时往往会显得很干瘪,不生动,不具有感染性。如果我们从“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出发,那她会提示师训者,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必须让受训者在体验中、在知识生成的场域中去获得知识;提示教师,必须将哪些干瘪的书本知识回炉,通过体验,重新生成带有体验性的知识,在知识传授中,将知识融于自己的过有体验中,用鲜活的情境去传递显性知识;提示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一定要带着知识生成的体验去学习:将显性知识融于情境体验之中,充分吸收知识生成情境中的缄默性知识。一旦显性知识融解于体验中,通过体验性知识架起的桥梁,学生就会生动而有血有肉、高效、深刻地习得显性知识。

禹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