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6期(总第354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育部:春季学期正常、安全、错峰开学
《教育导报》2021年第16期(总第3544期) 导报二版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目前,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各地和高校已陆续发布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方案。全国总体上按时开学、按时开课,部分地区部分高校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如期开课。

针对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安排,教育部要求,新学年起,将进一步严控学生作业总量,并严禁学校向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要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手机管理措施。

确保各地和高校正常开学

教育部部署、指导各地和高校认真落实“春季学期正常、安全、错峰开学”总体要求,提早谋划春季开学,科学制订开学返校方案。各地和高校开学的安排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1.分区分级安排错峰返校。这个分区分级和错峰的依据,就是根据不同年级、生源和地域,以及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本地本校防疫的承受情况来做出分级分区和错峰返校的安排。

2.科学规划返校流程。各地各校确定返校时间之后,很多高校都对学生返程作了详细的日程安排,包括在线申请、按时返校,旅途过程中的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以及到校之后如何报到、如何回到自己住宿的地方等等。

3.加强学生返校安全教育。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已经清零,但是在乘坐交通工具返校的过程中,各地各校还是要求师生要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工作,这方面非常重要。

4.严格校园日常管理。这里面既包括学校对环境的检测和消杀工作,也包括进一步加强校园进出等方面的日常管理。

5.强化疫情应急演练。虽然现在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已经清零,疫情防控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还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各地各校在这段时间要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做好有效处置。

6.科学制定教学预案。出现突发疫情之后,不仅要做应急处置,还要启动在线教学的应急方案,这也是各地各校在开学前做的准备。

7.督导检查补齐短板。各地负责同志带队到学校检查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补齐短板,查缺补漏,这也是开学前各地非常重要的工作。

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新学期开学在即,不少家长又开始为学校布置的作业问题头痛,教育部要求,要着力强化学生作业管理。

1.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2.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注重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答疑辅导。

3.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早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要求,新学期开学之后,各地要落实好《通知》,要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把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每个家庭、每名学生,争取理解与支持。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据了解,有的地方已经专门下发了通知,对学校统一管理的装置也做了安排。比如,北京市已经专门做了具体的工作部署。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广大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与下班时间衔接

学校开学后,接孩子放学的问题也成了不少家长的“老大难”。23日的发布会上,对于家长的这一“痛点”,教育部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此外,要尽量指导学生的作业在学校内完成,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加大治理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等问题

新学期,教育部还将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据了解,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加重了家长的负担,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

教育部要求,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家长合法权益。同时,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孩子成才观念,不给孩子过度施加压力,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让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本报记者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