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6期(总第354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广安区:开展编程教育试点 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郑万珍
《教育导报》2021年第16期(总第3544期) 导报二版

为打造区域内最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能力,加快全区教育现代化进程,广安市广安区把开展编程教育作为提升全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先导,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针,向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先进地区看齐,积极夯实基础,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与企业合作,率先在全市提出走“编程和创客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加快推进全区智慧教育、智慧研修、智慧课堂的建设步伐。

顶层驱动,架好编程教育“护航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细化职责分工。成立由区教科体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负责试点学校编程教育组织策划。督促指导区电教馆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定期深入各试点学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要求各相关学校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细化职责分工,严格对照执行。二是把握战略规划,积极开展教育试点。召开“开展编程教育,拥抱人工智能”专题会议,特邀四川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冯伟森作专题讲座,深度解读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大势、方向,提高学校开展编程教育的积极性。目前,已在东方小学、希望小学等12所城区中小学进行编程教育试点,并为其授牌。三是努力营造氛围,推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普及编程教育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及家长认识在中小学开展编程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增强开展中小学编程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师生广泛深入开展编程教育,推动编程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补齐短板,打开编程教育“突破口”。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投入资金60余万元,采购叮当码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无人小车、机器人和3D打印机,加强与企业合作,借助辅助教学平台,开设学校账号,优化编程教学,解决好开设编程课教学内容匮乏及教学模式单一的困扰,加快新技术学习方式的融合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二是借力先进经验,寻找发展捷径。组织编程教育工作专班人员到成都、浙江南浔等发达地区了解编程教育开设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编程教育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最佳建设方案。邀请川师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周雄俊、川大计算机学院教授王建等知名专家做广安区编程教育顾问,并赴该区专题指导,开展现场课例,进一步丰富教师教学手段。三是建强人才队伍,保障教育所需。实施“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分阶段开展具备人工智能素养与编程教学能力的师资培训,组织全区各中小学72名编程教育教师参加第一阶段编程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能力认证(中小学阶段)”考试,取得教学能力认证资格34人。

靶向施策,按下编程教育“快进键”。一是狠抓教师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每月开展1次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总结经验,调整教学策略。每学年末,邀请专家指导学年度教研活动,助力教师课程教学水平提升。组织开展编程展评活动,每年举行两次区级编程比赛及一次编程教师说课比赛,引导师生广泛参与,进一步调动教师从事编程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编程教育的创造性。二是完善教研体系,开发编程教材。组织教师开发适合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利用叮当码教学平台中的课程体系,借助无人小车、机器人和3D打印机等创客教育,再立足本校教学实际,通过游戏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形式,设计教学内容及课件,形成教案后上传资源库,区电教馆定期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可行性等评估,并将优秀教案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可推广的地方教材。三是建立奖励机制,推动扩大成果。制定编程教育激励办法,对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奖励激励,根据学校编程教育综合开展情况进行打分排名;明确教师连续开展1年编程教育工作认定班主任经验1年;严格执行《关于印发广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表扬奖励办法》,鼓励全区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比赛,提高科学素质,努力培养后备科技创新人才。

据悉,广安区实施“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不断向乡村学校扩展,通过中小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编程,把脑海中的虚拟世界变成现实中的物理世界,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其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全区创新教育提供一个新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