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8期(总第3546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吕秀兰:她的名字和“丰收”联系在一起
文/李劲雨 本报记者鲁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2021年第18期(总第3546期) 导报四版

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水果种植专家吕秀兰带领团队,先后帮助四川深度贫困地区发展起李子、葡萄、甜樱桃等特色产业,每年200多天“奋战”在四川水果产业,130天以上“扎根”深度贫困地区服务,每年直接带动五千余人依靠水果种植奔向小康。

年过五旬的吕秀兰,足迹遍布大小凉山、高原藏族聚居区、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她带领团队星夜兼程,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同时探索出了“建立一个基地,浓缩成一个样板,成为一个看点和亮点,带动一方产业,辐射整个行业”的扶贫模式。被人称为“水果教授”的她,把实验搬进深山,把成果留在田地,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用真心服务困难群众。

每年2到8月,是水果生产的关键季节,吕秀兰每个月有20多天“扎”在乡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012年,广安市前锋区茶花村引进葡萄产业,动员贫困户种植葡萄,几经摸索,耐贮藏、耐运输、市场价格更高的“夏黑”葡萄成为全村主要种植品种。但就在葡萄即将挂果的关键期,缺乏技术的种植户们照搬“巨峰”葡萄修剪方式,让把“夏黑”树枝上用来开花结果的花芽全部剪光,造成丰产期不开花、不结果实,果农面临绝收的惨况。

实地察看后,吕秀兰发现造成绝收的主要原因在于村民技术的欠缺,特别是对新品种习性、养护办法知之甚少。为了避免村民因错误操作造成经济损失,吕秀兰索性在村里“驻扎”下来。在苗木栽植、保花保果、摘心抹芽、转色期、冬季修剪等关键时间节点,吕秀兰带领团队手把手指导果农,再让“大户”带“小户”,实现了技术推广全覆盖。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吕秀兰还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发展酿酒葡萄和晚熟葡萄,为贫困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在吕秀兰及其团队的帮助下,茂县曲谷乡二不寨村5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一位贫困户年收入达18万元。她和团队研究的葡萄双膜覆盖避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辐射到凉山,助力西昌成为了全国优质晚熟葡萄基地。

屏山县位于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茵红李是农业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为了引导果农对果园实施标准化管理,吕秀兰在屏山建立了茵红李核心示范区及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她的“试验田”,屏山12万亩果园中产出的不仅是水果,还有实现西南高湿丘陵地区水果增产的经验。优质品种选育、土壤改良修复、精准肥水、保花保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与试验示范……吕秀兰长年在“试验田”中埋头苦干,为的是探索出系统、科学、可供推广的技术规范,让更多人能从水果种植中走出“致富路”。7年前,吕秀兰带领水果团队在阿坝州茂县的“试验田”中,自主选育出新品种“羌脆李”。如今,这个优良品种在选育地种植面积达到了7.3万亩,并辐射到全省30个贫困县,推广率达63%,羌脆李成了困难群众增收的“金果果”。

这种“攻克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的模式,将实验搬进深山、论文写在大地、成果留在田地,让吕秀兰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

汉源等地在引进甜樱桃品种后,出现了树势高大,但八九年不开花或者开花不结果的情况。吕秀兰随队帮助村民查找原因,分析对策,发现汉源白樱桃可以作为甜樱桃的授粉树,让甜樱桃成功结上了果。汉源甜樱桃管理缺乏科学技术,裂果非常严重,极大影响种植户的收入。吕秀兰等人通过多年努力,进行了甜樱桃安全丰产优质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这套技术于2009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把裂果率从25%-30%下降到5%以下,把每个品种的成熟期相对集中到3至5天采收,对于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更强。2010年,冬春交替时天气大旱、后期又遭遇低温,甜樱桃成熟期又天天下雨,采用原方式种植的甜樱桃减产,每亩产量只有200-300斤,而采用新技术种植的甜樱桃产量却翻了3番,达到了每亩1500斤。

在汉源县清溪镇、汶川县绵虒镇、茂县凤仪镇等地贫困群众口中,“吕樱桃”“吕葡萄”……各种水果成了吕秀兰的“代名词”,她的名字和“丰收”联系在了一起。

作为“水果教授”,吕秀兰有一个梦想,通过研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让巴山蜀水飘果香、困难群众奔小康,“这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获奖之后,她说——

当总书记庄严宣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作为百万脱贫攻坚战线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这是我们国家优越制度的体现,是在总书记亲自谋略,制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条心、团结拼搏、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下完成的。

在脱贫攻坚中有牺牲、有奋斗,换来了世界减贫史上规模最大、受众人口最大、脱贫攻坚时间最短的脱贫攻坚成果,对世界脱贫贡献率达到70%以上,这些都让我们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感到万分自豪。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真正敢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那才是真本事。我受到深深的感动和激励。

今后,我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发扬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脱贫攻坚精神,更加针对“卡脖子”种业种质品种瓶颈问题,以及农艺与农机装备融合、智慧农业、高质量绿色生产精准配套等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探索更多的成果落地开花结果新模式、新机制,为培养农业农村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创新人才、乡村工匠、农业农技推广人才、农业生产和经营人才发挥智力和技术支撑作用,特别是在如何快速提高农业农村人员思想、观念、素质和增强内生动力方面做进一步工作,力争到2025年使乡村振兴人才规模壮大、素质提高、结构优良,初步能够满足产业兴旺的需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