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04期(总第300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短期支教有硬伤多元公益见实效
——第三届中国大学生乡村支教发展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何元凯
《教育导报》2016年第104期(总第3001期) 导报一版

“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存在硬伤。”面对各地大学生支教组织代表,绿之叶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理事长张杨直截了当地说。日前,由成都绿之叶公益发展促进中心和华桥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大学生乡村支教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本届主题为“规范志愿行为,探索多元公益”。张扬表示,绿之叶将尝试与大学生组织开展合作,探索长期支教与短期支教的结合。

近年,大学生短期支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同时,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也在社会上引起很多争议,甚至不少校方在收到大学生短期支教请求时如惊弓之鸟。

张扬讲了一个案例。绿之叶在贵州有一个服务校点,学校教师绝大部分是绿之叶的支教老师。一个暑假,一批大学生到学校开展了两周的短期支教,开学后,绿之叶的长期支教老师们发现,孩子们和老师产生了距离,上课状态也不如上学期。

经过了解和分析,老师总结两点原因,一是大学生组织携带大量爱心物资向学生发放,而长期支教老师从不轻易向学生发放物品,善意举动显然对原有“生态”造成了冲击;二是大学生虽与当地学生相处愉快,但由于缺乏专业经验和方法,大学生团队在支教过程中一味迎合学生。没有批评,没有责罚,欢乐的两周“师生”相处时间过去了,绿之叶的老师却不那么受学生亲近了。

“当地学生最需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切实的学习机会;不是频繁的物资援助,现在有孩子和家长已养成依赖习惯。”张扬认为缺乏对当地教育生态的深入调研、项目缺乏操作性、没有专业培训,是很多大学生短期支教组织的硬伤。

红日支教队代表介绍,支教队每学期召集一批志愿者,通过志愿者联系家乡校点,在寒暑假期间开展两周短期支教。她坦言支教队在实践中遇到很多困难,实践效果也往往不如预期。她认为,支教队最欠缺的是专业培训。“如果有机会得到专业机构的培训就好了。”像红日支教队这样遇到困难与困惑,希望得到支持的大学生支教组织不在少数。

张扬分析,像红日支教队这样的很多大学生支教组织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总是在不断寻找不同支教地点,支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容易扰乱当地“生态”。事实上,几乎每一片贫困地区都有长期服务的公益组织,这些组织最了解当地真实需求,大学生支教组织开展项目时若能与之配合协调,能够避免许多问题。

绿之叶将在接下来一年与服务校点的主管部门沟通,向大学生支教组织开放一批校点,进行长期支教与短期支教项目结合的探索;在这一年中还将为大学生支教组织提供至少3场支教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