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25期(总第355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带着爱, 读懂孩子的心
■实习生 胡静
《教育导报》2021年第25期(总第3553期) 导报三版

在家长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如何去解决这些矛盾,成为家长的一大难题。“其实,有些时候家长过于急切地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会忘了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和孩子缺少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桥梁。”国家心理咨询师、心理电台《晓声聆听》创办人曾晓说。

近日,曾晓作客成都市高新区乐迟学堂,与大家分享了一场以“孩子,我该如何来爱你”为主题的公益讲座,让爱在亲子关系中流动,并能滋养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爱孩子从爱自己开始

很多妈妈通常会过于将自己的注意点集中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生活的一切。这种想法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妈妈都是不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妈妈也渐渐丧失了自己。

“其实,妈妈也可能只是长得像‘大人’的‘孩子’。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终究要从爱自己开始。”曾晓说。

每一个妈妈都不是一开始就会做妈妈,都是从孩子出生以后才慢慢去探索如何做一个妈妈,这时的妈妈也是个孩子,她也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去经历,去实践,去探索如何成为一个好妈妈,这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妈妈们有时会进入一个误区,将孩子作为她生活的重心,天天围绕着孩子转,一些妈妈认为,这是她爱孩子的表现,但是她却忘了爱自己。“妈妈们不要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不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附属品,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曾晓说。

“你认为自己很重要”,这种自我认同感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妈妈来说是不能缺少的。曾晓认为,“爱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你才是快乐的。一个快乐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一个开朗的孩子。”

过度关注孩子,不仅会使家长焦虑,还会将焦虑转移给孩子。有些家长常常会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我为了你这么辛苦。”……这些话其实会对孩子产生压迫感,将负担给了孩子,家庭也会失去平衡,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曾晓建议,妈妈们应该从紧紧围绕孩子的怪圈里走出来,从爱自己开始,实现自己的价值,调整与孩子的关系,做一个好榜样。

“我有问题,但是我不是问题”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我与我的儿子关系并不亲近,他反而和他父亲关系好。我先生是学理科的,可以和儿子一起玩乐高机器人和用望远镜看星星,而我只能帮他们搬搬电脑。我的儿子不准我动他的眼镜盒,在我帮他戴眼镜时,他会很烦躁,还对我发火。每当这个时候我也会很生气地吼儿子,我们的关系越来越恶劣,儿子与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我对此有点羞愧和难过,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问题。”讲座现场,家长张平哽咽地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们常常会把自己挡在问题的前面,认为自己是一个问题,而不能将问题放到自己旁边,与自己的问题和平相处。我们要清楚,我们自己不是问题,只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而已。”曾晓说,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很多家长常常会将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本身有问题,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家长们要知道,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是正常的。

曾晓分析,从家长张平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她很爱儿子,不然不会在讲述时止不住地哽咽。她的内心一定深深地自责,认为自己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陪伴很少,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使孩子渐渐和自己疏离了。曾晓给张平支招:“你不要把自己看成问题,不要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要注意细节,在你给孩子戴眼镜的时候如果孩子心情不好,发脾气,你不要吼他,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反抗。在孩子发脾气时,你应该与他沟通,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重视孩子的感受。爱孩子,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很重要。”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我们常常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将负担全部压在孩子的身上,会将孩子压垮。”曾晓说,一些家长认为的爱,是事事为孩子安排,替孩子挡下所有风雨,让孩子顺顺利利地成长。家长总想要为孩子做得更多,想要孩子少走弯路,但是有些时候要舍得让孩子去受苦,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了,他以后才能面对这些困难,避免一些错误。

讲座现场,曾晓找了六位家长来做布条游戏,五个人扮演家长,一个人扮演孩子,五位“家长”分别拉着布条围在“孩子”四周。“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紧紧围绕着他,生怕孩子出现问题。但孩子渐渐长大了,家长还站在原地,没有学会放松。这时孩子就会感受到压抑,拥挤,感觉自己没有空间。孩子就会反抗、愤怒,想要逃脱束缚。”曾晓一边指导家长们做游戏,一遍讲解。游戏中,“孩子”在不停地向前闯,想要挣脱布条,而“父母”不停地向后拉,造成两方都很愤怒。

家长要渐渐地学会放手,学会在一定的距离里默默地关注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在控制中长大的孩子会习惯被控制,会没有自己的判断力,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曾晓指出,“一个成长得很好的孩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父母要从生命深处去理解自己和孩子,有时候放手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她告诉家长们,爱与被爱、安全感、价值观、独立自主和连接是“生命的五朵金花”,“父母不要剥夺孩子爱你的权利,当孩子想要关心你的时候,你不要用‘作业完成了吗’等话语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多与孩子进行互动。”

“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家长可以放心让孩子去过自己的生活。”曾晓说,家长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让他们可以自己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倾听孩子的想法也很重要。曾晓指出,当孩子犯错或跟家长有不同意见时,一些家长总是喜欢跟孩子说“我想跟你谈一谈”。这部分家长是想要通过“谈一谈”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告诉孩子对错。其实,有些时候家长应该倾听孩子想要讲什么,先放下对错,放下自己的想法,用心与孩子交流。“一个好的家庭系统是容得下不同意见的,家长要让孩子大胆表达他们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对错,要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想法、期待和渴望,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曾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