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29期(总第355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做有效的德育
■贺志辉
《教育导报》2021年第29期(总第3557期) 导报三版

教育的功能是唤醒和发展,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德育是矫正长势、完善人格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应该遵守什么行为规范,如何看待人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全面自由发展。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学校德育工作制定了规范。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如何才能得到保证呢,这是回避不了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身教重于言教。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恪守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一方面加强德育专业能力建设,凝聚工作合力。搞好德育干部、班主任、团队干部、家长学校师资培训,加强德育骨干队伍专业能力建设。适时开展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如情景答辩、主题班会、成长故事叙述、班集体活动设计,提高围绕学生的关切点、兴奋点做工作的水平。

二、在有机结合上下功夫。一是“知”与“行”相结合,重在体验。“知”着重解决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问题,“行”就是“致良知”,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内驱自律。二是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重在互补。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是校园文化创建与社会环境净化相结合,重在同向。厚植校园文化土壤,激发师生成功、成才内生动力。维护校内外和谐,抓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全面净化青少年网络成长环境。四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重在协同。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开展好家访活动,推广好家教案例,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做好学生有限使用手机管理工作,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不理性消费,让学生专心学习,身心健康发展。五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重在坚持。狠抓常规管理,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制定《学生基础礼仪形象和行为习惯常规要求》,对学生的基础礼仪形象和行为习惯、时间安排等每个细节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高度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注重典型宣传,为学生树立生活的榜样,用真实、可感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去掉自私、脆弱、任性、享乐、缺乏责任担当等不良习气。

三、在内外兼修上下功夫。要突出“自主”。依托团委、学生会、少先大队、学生社团,构建以学生干部为核心的学生自主管理协作体。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考察、训练、志愿公益、社会服务、课外创新中去实践,逐步觉悟,实现超越。要强调“内化”。内化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通过解决内部矛盾冲突将外在要求化为自己内在需要,再外显于行。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善于抓住关键节点或特殊日子,开展节会活动,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举行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开蒙仪式、拜师仪式、宣誓仪式、启动仪式、表彰仪式、出征仪式,通过庄严神圣的象征标记,将抽象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变得可见、可听、可触,并且内化积淀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组织认同。要把握好惩戒的度。学校要制定控制流程,让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且无风险的方式惩戒学生。同时,要做好对家长、学生的普法和解释工作,让家长理解政策,让学生指导红线在哪里,踩红线会受到什么形式的惩戒。

四、在凸显德育特色上下功夫。首先,涵养鲜明形象文化,传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校旗,开发和制作系列校园文化用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牢固的爱校荣校意识,彰显自身文化性格。其次,自主创新,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破解难题,探索未知,构建起一套锻造学生人格的育人机制、德育理念和模式体系。再次,将德育工作上升到课程的高度,围绕目标、问题和情境,加强对德育“课程、课题、课堂”的实证性研究和思辨性研究,找出相关性、因果性和操作要领,逐步建立起学段衔接、环环相扣、梯次上升的德育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