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32期(总第356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扎根中华大地 践行国际理解教育
■德阳五中 何芸
话题《教育导报》2021年第32期(总第3560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后,国际理解教育再次受到关注。《意见》指出,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将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学校如何搞好国际理解教育?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融入?本报特约请城乡学校、高中以及高校从事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师、教授进行讨论。

■德阳五中  何芸

谈起国际理解教育,一些人把国际理解教育仅仅看作是学习国际知识,出国留学,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或者是强调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都是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误解。“国际”要求学生们具备全球的眼界与心胸,“理解”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教育”就是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逐步掌握文化交流技能,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展者。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人类共同和谐生存的美好家园。

我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同时负责学校的外事工作,是一名从事国际理解教育多年的老师。在多年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扎根中华大地,咱们的国际理解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好。

扎根中华大地谈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教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了解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文明和历久弥坚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们的学生继承和发扬本国优秀文化。国际理解教育的前提是青少年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要将国际理解教育植根于本土文化。如果一个人连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文化都不认同,那么这个人就无法真正认同自己,更谈不上理解与尊重别人了。

自2004年起,我校开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通过课程的构建,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校本教材。例如,我们开展了“用英语讲好德阳故事”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用英语讲好德阳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发现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气势宏伟的孔庙、名扬海外的三星堆、雕艺精湛的石刻群、历史悠久的三国文化、英雄烈士黄继光……同学们在发现的过程中,惊叹在家乡这片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沃土上,中华先祖的智慧这么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等待着同学们去挖掘。

每年,我们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同学们在陪同外国学生参观、讲解的过程中,用英语讲述中华文化时,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开展了很多国际交流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国门。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学生感觉到祖国在不断地强大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一位去美国交流的学生回国后写道:“纵然其他国家有千般万般的好,我还是选择爱我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或许有限,但是我想尽我之能,成中国之愿。”这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国际理解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复兴责任感,走向世界才不是一句空话。

“现在,对我来说,中国就是我的家。在这个家里,我住了300天。300天不长,但是也不短,是我人生中十分美好的时光,是很重要的经历,也是最难忘的回忆。在这个家,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中文,还有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文化等等……特别是我的接待家庭,对我像亲生的孩子一样,甚至我觉得比对他们自己亲生的孩子还好,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来自泰国的男孩陈天昊像其他国际学生一样,在我校学习生活了一年。但是这些外国学生在回国一两年,或很多年之后,都纷纷再回到中国,回到德阳,来看看曾经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接待家庭,曾经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的老师,曾经坐过的教室、住过的宿舍、走过的回廊。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怀念这座城市、这所学校?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不仅是他们在这里结交了多少朋友、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在这里深切感受了身为异国学子受到的理解、尊重和关怀,深刻体验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感受到中国人民跨越国界、兼济天下的大爱。

近两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疫情的肆虐,也让我们感到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对抗这场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中国有句古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它阐明了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那就是万物竞相生长,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各有各的规律,相互不冲突,所以由此形成了我们以和而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差异性,尊重多样性,通过兼容并蓄来弥补彼此之间的不同,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寻求共识,以相互尊重的方式来化解冲突。只有抛弃偏见、狭隘与自私,相互理解,团结合作,才能创造一个共荣共享的世界。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国际理解教育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扎根中华大地,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与践行国际理解教育,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蒲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