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32期(总第3560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老百姓幸福倍增
——访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桂胜
■本报记者 倪秀
《教育导报》2021年第32期(总第3560期) 导报二版

3月8日,成都市新都区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2021年项目清单,新都区将通过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动城市能级、经济质效、发展动能、宜居品质、民生福祉、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到2025年,力争新都区成为全市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板。

记者发现,在十大工程之一的《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中特别提出:要促进教育资源优质普惠。那么,面对城市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都区教育如何布局?如何让教育助力城市发展,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日前,记者就此专访了新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桂胜。

《教育导报》:新都区《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对教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面对这些要求,新都区教育又将如何布局?

陈桂胜:就《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而言,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主要目标是让全域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设更多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建成与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相匹配的教育强区。

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新都区虽然压力倍增,但也充满底气。近年来,新都区实施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攻坚行动,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达64.1亿元。新都区以全市排名第9的经济总量支撑了排名第1的基础教育体量。

而未来,新都区教育将用5年的时间,以4大行动来建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在《成都市新都区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中明确了4大行动,即实施学位供给增加行动、实施优质学校培育行动、实施素质教育提升行动、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教育导报》:新都区的基础教育体量在成都市排名第一,为了满足这大体量的教育需求,具体有些什么举措?

陈桂胜:近年来,新都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重点镇、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建设快速推进,人口集聚,民生服务、功能配套的多元需求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城乡群众学有优教的期盼更加强烈、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常态对创新教育管理和加快学校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

2017年,我们启动了教育“三年攻坚”项目39个,现已建成17个,全面建成后将新增各阶段学位3.96万个。2016年以来,在区内6所学校进行现代学校制度改革试点;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级乡村学前教育学科课题项目、“建立新型家校关系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改革试点”省级体制机制改革等项目,为建立科研引领、家校协同、和谐共育的良好教育生态助力。

而在学位供给增加行动和优质学校培育行动中,我们积极顺应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未来5年,将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23所,新增学位27000个。同时,加大优质学校的培育,到2025年,我们的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中小学优质学校覆盖率达到70%。

《教育导报》:你刚刚谈到,城市的发展需要高品质的教育支撑,城乡群众对学有良教的期盼也很强烈,新都区如何练好“内功”,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呢?

陈桂胜: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人们评判教育优劣的“硬指标”。然而,提高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今年1月12日,区委印发《关于制定新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建设教育强区,发出了新时代推动新都改革发展的强音。

在我看来,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攻坚。一要向课改教改要质量。我们鼓励各学校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紧凑高效,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二要向教师队伍要质量。我们倡导教育专家办学,依托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鼓励教师和校长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规律,创新教育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教育教学专家。三要向管理要质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学校应该深挖自身发展优势,找准项目和突破口,坚持“锻造品牌,做强一批;依托优势,提升一批;抓住机遇,发展一批”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化新都教育男排、足球进校园、国球护眼球、升庵文化传承等特色品牌项目。同时,大力倡导学校个性化办学,学前教育着力构建生态启蒙教育模式,打造“幼儿园绿色教育研究共同体”,培育绿色教育基地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核心,着力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学在新都”品牌;高中教育着力突破单一办学格局,推进多元化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学术型科研人才早期培养上彰显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