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34期(总第356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将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企业需求结合,推进协同育人——
念好产教城协同“融”字诀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文/图
《教育导报》2021年第34期(总第3562期) 导报一版

2021年3月18日,汽修专业学生在校内上海通用汽车 ASEP校企合作项目实训中心实训。

“一个月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未曾学到的知识。比如怎么处理客人的突发状况,怎样和同事、领导沟通相处。”吴云香说。她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宜宾职院”)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今年3月,她参加了校企合作的酒店实训,收获颇丰。

在宜宾职院,像吴云香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该校一共有23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学生既有老师,又有师傅,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在企业开展实训实习。此外,学院还与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开设产业学院;实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多个“订单班”“定制班”,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成长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什么宜宾职院校企合作如此活跃、深入?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如何破解产教融合“一头热、一头冷”等问题?近日,记者前往学校进行了采访。

借力“东风”

产教城一体化促多形式产教融合

“与33家企业、2家科研院校、多个市级政府部门签订产教融合合作协议,开展27个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这对一所处于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而言,是很难达到的。但是我们借到了国家职业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和宜宾市经济社会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宜宾职院发展规划与产教融合处处长黄天齐介绍说。2019年9月25日、2020年4月9日和6月29日,学院通过三次大规模、高规格的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物联网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华为、海尔、大族激光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农业、文旅、商贸服务业等不同领域专业群的产教融合也有序开展。

黄天齐所说的“东风”,就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及四川开启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和宜宾市“打造科教强市,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的重大部署。近年来,中兴、康佳等企业厂区纷纷落户宜宾,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轻化工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先后在宜宾开设分校和研究院。除了大学城、科创城,宜宾还规划了9.15平方公里的南溪区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园,宜宾职院也将搬进新校区。不少人打趣,宜宾从“一白(五粮液)一黑(煤炭)”的城市,变成了开放和创新的热土。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上指出:“过去,依托企业兴城、产业兴城比较普遍,现在围绕一所好大学布局产业、完善城市功能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要推动‘产教城’一体规划建设,构建‘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的发展新格局。”2019年8月,四川省教育工委批准宜宾建设学教研产城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当年底,宜宾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宜宾职院乘着宜宾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的‘东风’,更新理念、创新模式,探索‘政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产教融合模式。”黄齐天说,“学院还对接四川省‘5+1’和宜宾市‘8+2’产业体系,构建了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等与地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二级学院及专业群。”

目前,宜宾职院与宜宾市人社局、临港经开区管委会共建了“宜宾职业技能技术实训中心”,学校联合华为、西门子、海尔、科大讯飞等企业的社会化培训项目集中入驻,形成了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成为宜宾市“一园一中心”(泛金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教融合四川公共实训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

自我创新

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助产教纵深融合

3月中旬,宜宾职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师生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共聚一堂,举行“华为ICT学院”建设交流会,总结合作一年多来的经验,分析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彭永杰介绍,宜宾职院与两家企业的合作从2019年12月开始,开展了四川省2020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来自16所高职院校的35位教师参加该项目。2020年,校企之间达成共识,共建“华为 ICT学院”,在教师培训、学生认证、专业建设、1+ X证书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

“合作的时间很短,但取得的成效很显著。”彭永杰感叹。截至今年3月,华为已为校方培训了 HCAI华为认证教师13名,学生通过 HCIA认证华为云计算方向49人、鲲鹏高斯 DB方向330人。此外,学院联合两家企业提供的兼职教师资源和部分课程体系,成功申报2个新专业:软件技术(2020年)、信息安全与管理(2021年)。2020年4—5月,该校还完成职业技能等级1+ x证书“华为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和“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申报工作。

这一共建学院只是宜宾职院校企合作下众多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中的一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从广度到深度的转变?怎样形成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校企精准对接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这是困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瓶颈。

对此,宜宾职院认为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是高职院校深入推进和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学院瞄向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体制创新,提前开展了相关布局。早在2014年,宜宾职院就与五粮液集团共建“五粮液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紧密型产学合作实体。2020年,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支持下,学院联合奇安信集团和宜宾大数据有限公司,共建“四川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和“四川互联网学院”;在省经信厅支持下,联合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四川(宜宾)无人机学院”;与德康集团共建德康学院。

此外,为满足不同企业在利益诉求、优势资源、要素短板上的要求,确保合作共赢。宜宾职院在面向不同的企业时,合作的方式、内容、层次上也各有侧重,形成了“依靠头部企业、联合骨干企业、服务小微企业”良性结构的校企合作生态圈。

除了依靠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或实训基地,提升学院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广泛与本地骨干企业广泛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施“学徒制”“1+ X培训认证”等,将企业资源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中,大胆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同时,发挥学院专业优势,为区域内中小微企业,提供培训、就业、技术及信息咨询等人力资源服务。

合作育人

前沿学习实践促师生飞速成长

“我的目标是专升本。”周彬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他是宜宾职院汽修专业大二学生,因为表现优秀,已经在校内的上海通用汽车 ASEP校企合作项目实训中心学习了一年。这个项目培训班的30名学生都是从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遴选的优秀学生。“老师讲的都是生产一线的案例和知识,有6台教学用车供我们操作训练,虽然这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一定用得上,但是把现在的知识和技能学扎实了,总是有好处的。”他说。

与周彬一样,吴云香对自己的未来也有明确的规划。“我以前常常在中餐厅打工,现在,对西餐厅的业务也熟悉了,但是,以后我还是想从事对我来说更具挑战性的导游工作。”结束酒店的实训学习后,按照专业安排,她接下来会进入当地一些旅行社实训。

“行业一线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指导,安排学生在酒店、旅行社实训、实习,一方面可以提升技能,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作出更加准确、稳定的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主任王玉霞告诉记者。

在酒店的行政人事部总监赵锦玲看来,通过校企合作育人,企业可以提前关注到优秀的学生,而学生在经过实际的行业培训和体验后,最终作出的职业选择更为稳定,这有利于降低企业引进和培养新员工的投入。“校企合作,对学校、学生、企业是三赢的。”她说。

“我们培养的学生可能难以直接进入行业头部企业,但是头部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通过它们的各类认证很有说服力,这些都是他们进入行业的‘敲门砖’。”在彭永杰看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也大有裨益。“以前教师只是纯粹讲书本上的知识,现在老师们可以讲解行业前沿的信息,讲的都是最新的、最符合产业需求的知识,科研上通过与企业专家的合作,课题的层次、类型、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宫涛是宜宾职院上海通用汽车ASEP校企合作项目实训中心老师,2018年,他在上海通用汽车生产一线进行了2个月的培训,与生产一线的员工一起完成项目,现在,他也还在陆续参加各类培训。他说:“只讲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不爱听,现在加上生动的案例和我自身的经历体会,学生乐意听,也更容易理解。”

“近两年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见识宽泛了,成长成熟得更快,思维也更加灵活。”在宜宾职院从事了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杨维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