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06期(总第300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谢翠容
《教育导报》2016年第106期(总第3003期) 导报三版

游戏,在儿童成长阶段不可或缺。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说过:游戏是人在儿童阶段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高尔基也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在游戏中,更容易激发儿童的智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能力。

一、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晚间,侄女和她3岁的女儿萌萌正在玩用跳绳来围图形的游戏。侄女两手拉着绳子的中段,萌萌握着绳子的两头,顺利地先后围成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仅此重温式的游戏未能让萌萌得到满足,她突发奇想,用稚嫩的声音说道:“我还想围圆形。”我想,她们俩要把两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圆形可不容易,得请我们几个成人协助,我已做好被邀请的准备,于是说:“萌萌,这圆形怎么围呢?”出人意料,萌萌眨了眨眼睛,从妈妈手中扯下绳子,顺势放在地上。我诧异:原来她是要将绳子放在地上来围圆形,思路可与我的大相径庭。

我看到摆在地上的绳子曲曲弯弯还不到180度的弧线,心想,这下可够你好好整理的。萌萌看了看地上的绳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道:“一个圆形!”她胖乎乎的小手指着绳子中间扭成的一个似苹果大小的圆形,骄傲地看着我们,我们惊叹地鼓掌称赞:“萌萌真聪明!”听到我们的赞许,萌萌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个圆形虽小,可也是用这条绳子围成的,我怎么就视而不见呢?是我的思维定势在了用整条绳围圆上了。我感叹,原来小孩的思维、视角没有成人的所谓经验的束缚,是如此独特。我庆幸在萌萌操作之前,没有按照我的思路对她指手画脚地进行指导。若是这样,将抹杀掉她这一幕精彩的发现和成功的快乐。

游戏还应趁兴做下去,进一步发挥她的潜能。我问:“萌萌,你还能再围出圆形吗?”她又是别具一格,不是拿起绳子的一头绕圈,而是靠近小圆一端将绳子反向一扭,一个圆形又出现了。她并不满足,兴致勃勃地先挨近小圆形一端依次一个一个地绕到绳头,再绕另一端,一共绕了七个圆。每绕一个,她都乐此不疲地从头到尾指着一个个地数。随着围的个数增多,她的兴致愈发高涨,成功感越趋强烈。还找出了最大的和最小的圆形,以及把这串圆想象成一串珠子、糖葫芦等等。在我们的鼓励和赞许中,游戏不知不觉进行了十多分钟,她还意犹未尽,一家人也乐在其中。

二、游戏能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认为,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新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形成和扩大知识与技能。儿童在最初表现出来的探索性和好奇心的差异,很有可能造成以后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差异。作为老师和家长,怎样巧妙地设计灵动鲜活的游戏,激发孩子深度参与游戏呢?

第一,要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征,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选择、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3岁前以练习性游戏为主,游戏主要表现为自我模仿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3岁以后象征性游戏开始,不再是单个动作的零散的模仿,游戏有了情节。

第二,老师和家长应回归童心。童心会让成人从幼儿的视觉出发理解幼儿的内心活动,接纳幼儿特有的感受方式、表现方式,与孩子一起感受游戏的快乐。

第三,游戏要丰富多彩。可让孩子看图、拼图、画画、穿珠、着色、塑泥、折纸等;也可引导孩子做一些小实验,让他亲自去发现;还可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模仿大人进行操作。新颖、多变的游戏,不仅让孩子通过看、听、说、做、尝、想等方式,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在游戏中孩子的性格会更活泼、开朗。

第四,老师和家长在游戏中要注意角色定位。游戏是幼儿自主控制的活动,具有自主性。老师和家长更多地是引领者、参与者、配合者、激励者。要使儿童在游戏中自由地探索,自发地练习,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把事件、客体和情境的反映同化到已有的思维方式中去,并从中得到满足,培养自信。

第五,要做孩子的玩伴,在玩中启发帮助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强健身体、增进知识。同时,注意选择适宜的伙伴,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社会生活,学习和别人沟通。

第六,不能只限于玩玩具,还要让孩子玩水玩沙玩“自然”。小草的柔软、石子的坚硬、花儿的芬芳、泉水的淙淙等,大自然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感官体验,可帮助他们了解时空,让他们习得如何与周围环境互动,在玩耍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养成思考的习惯,丰富自然知识。

生活中,老师和家长都要做有心人,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游戏,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