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08期(总第300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找准学生深度参与的学科核心问题
——成师附小华润分校探索学生深度参与的问题教学策略
■本报记者 何文鑫
《教育导报》2016年第108期(总第3005期) 导报三版
在强调创新能力的今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愈来愈凸显,课堂活跃度也相应提高。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课堂上老师抛出的问题,要么学生茫然,要么离题太远,导致师生互动不畅,教学效果欠佳。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教科室主任张琳玲认为,这是没有根据学情设计好层次清晰的问题所导致的。2014年开始,成师附小华润分校通过开展《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深度参与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抓住学科核心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子问题,以多样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变单一学科视角为学科、学生和学习三维视角,使这一课题探究具有了实践价值。

会提问的学生能力不会差

“孩子在幼儿园时会提很多问题,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感,为什么到了高年级就只会做作业了?”前段时间,好友的这一困惑再次引发了成师附小华润分校信息技术老师邓文婷的反思。

“国外的孩子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很多,他们的创造力很不错。这说明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更重要。”邓文婷认为,学生年级越高,越受环境限制,而低段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具有开放性、课堂设置的情景也更多元。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讲述思考的方法时,也特别提到,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

现在不少老师在课上也注重用提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但是往往效果欠佳。在成师附小华润分校教研组组长、语文教师黄体强看来,教师在课上问的问题太随意,没有紧扣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学生抓不住要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

以《浙江之潮》一文为例,老师在课上提出“浙江潮有着怎样的宏伟景象?”这一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认真读文,却因为缺少解决核心问题的阶梯而始终未能对浙江之潮的宏伟景象有准确而深入的感悟。

成师附小华润分校课题组分析发现,如以核心问题为中心,设计好关键的子问题,那么,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就会大大提高。

核心问题下的子问题有效提高参与度

黄体强认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这就需要问题式教学来实现,要设置好每一课的核心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核心问题又有所不同,且必须通过子问题来层层推进。

成师附小华润分校学科问题群设计的基本模式是“1+X”。即一个核心问题加不同学科子问题,以教材、学生需求和学生活动为切入点,重视学情,从而避免过去单一的学科视角。

通过依据知识的逻辑顺序、依据学生的思维过程、依据目标构成3种策略,形成了两类子问题生成模式。

模式一:分化与递进式。子问题之间根据需要可灵活采用并列呈现或层层推进。黄体强在上《琥珀》一课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琥珀形成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概括能力。因而子问题分为2个: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松脂球变成化石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能抓住要领,展开有效分析,避免了散与乱。

模式二:顺生与倒逼式。顺生即是由浅入深,倒逼即由简单的子问题倒推核心问题。如五年级《唯一的听众》一课,学校语文教师廖丽莎带着学生品语言悟形象、品神态悟形象来分析老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析了人物后子问题2出现:老妇人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子问题解决后,核心问题自然也就出现并得到解决了:为什么称这位老妇人是唯一的听众。

“基于核心问题+子问题的教学策略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成师附小华润分校目标清晰,教师操作起来也容易,只要设计好了方案,其他老师都可以学会。”成师附小华润分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钟英萍说,学校课题开展两年多以来,以教学作为研究的基础,研究又推动教学的深入,教师在课上的随意性发问大大减少。

创设情境与活动,让学生喜欢上课堂

基于学科子问题群的层次性问题教学策略的实施,必须是老师在课前有大量的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否则,核心问题和子问题就不能确定。

成师附小华润分校课题组制定了2个课堂观测量表和2个前端分析框架,帮助老师把握教学标准和设计问题。课堂观测量表侧重于评价教师设计的子问题是否能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张琳玲介绍,在前端分析框架中,老师通过“三读”,即读内容类别、读纵向联系、读核心能力,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核心问题;通过“三知”,即知知识储备点、知思维出发点、知情感触发点,进行学情分析,设计课堂子问题。教学点清晰,方法简单可操作。

“而无论是核心问题+子问题策略,还是可操作的前端分析,在具体的课堂环境中都必须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实现,才能使孩子充分参与。”张琳玲说。

英语作为非母语,小学生学习有不少障碍,应以口语练习和交际为重,在教学中,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英语教师舒勤在课题研究的激发下,大量运用角色扮演、情境创设、话题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回应老师的问题。

“今天,我们的课是关于圣诞节的,我就让孩子们来扮演圣诞老人、唱圣诞歌、装扮圣诞树,让学生去查找关于圣诞节的资料,让他们演与说。”舒勤说,类似的活动,能使学生情感深度参与,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甚至情景剧的创设,把家长都带进来了。“英语课不再是我一个人说或者师生对话不畅了。”

在创设情境上,课题组研究得出,广泛运用电子白板这个辅助工具,不但能方便师生互动和进行教学跟踪,还能进行创意性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邓文婷认为,孩子们之所以愈往后愈不爱提问题,就是学习环境不如幼儿园开放,而技术手段恰好可以弥补环境封闭这一缺陷。

对此,黄体强也深有体会。在上《瑞雪图》一文时,他用电子白板的克隆功能,将一朵雪花复制出纷纷扬扬的场景。“意境无穷,无声胜有声,好一阵我和学生都沉浸在这美不可言的场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