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45期(总第357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边远牧区走上璀璨舞台
70个藏族小伙梦圆大艺展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2021年第45期(总第3573期) 导报二版

5月6日,西南民族大学参演学生正在彩排。(何文鑫 摄)

“这个动作的来源就是雄鹰,脑海中要想象,自己在万里高空翱翔……”朗杰压低了身子,双臂外展,目光炯炯。他的身后,是70个从未经过专业舞蹈训练的藏族大学生。

他们正在做最后“冲刺”,几个小时后,他们就将走向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5月6日,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成都举办,西南民族大学选送的《藏族踢踏舞》将作为场外表演的“压轴”舞蹈节目,拉开全国大艺展的序幕。

朗杰是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专业舞蹈教师,也是这支非专业舞蹈队的艺术指导。对这些藏族小伙儿来说,尽管歌唱和舞蹈从小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要让舞蹈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又传递出青年学生的精气神,难度不小。

踢踏舞是藏族传统舞蹈之一,舞者通过规律而富于变化的踢踏舞步、甩动手臂,营造出潇洒、奔放的气氛。在朗杰看来,好的舞蹈还要流露情感,这需要舞者对动作的由来、演变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是他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

“队员们有的是大一新生,有的即将毕业,大家都来自高原牧区。”大三学生刀杰仁欠是舞蹈队的组织者,“大家听说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都特别踊跃,特别期待。”

刀杰仁欠说,由于同学们都是“零基础”,一个多月来,大家要从舞蹈的基本动作、力度、呼吸开始规范,有时一个动作甚至要练上几十遍,但大家依然聚精会神、全情投入。

“好在同学们都有‘底子’,进步很快。”刀杰仁欠告诉记者,学校会聚了56个民族的学生,艺术氛围浓厚。“如果翻开我们学校的校历,上面醒目的标注着每一个民族的节日:藏历新年,彝族的火把节,羌族新年,壮族、侗族、苗族等民族的‘三月三歌圩’……”

刀杰仁欠说,每到这些节日,师生们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大家手拉手跳起藏族的锅庄、彝族的“跳月”、羌族的“萨朗”,把学校变成了各民族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刀杰仁欠的老家在甘肃省南部的边远牧区,从小性格腼腆的他,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收获了自信。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兴全说,以艺术为“纽带”,西南民族大学的师生们学会了用欣赏、包容、敬重、学习的态度和胸怀来对待多元的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尊、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刘兴全说,为了进一步发挥美育在立德树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去年,学校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成立了“美育中心”,通过优质美育通识课、主题活动,非遗传承项目等渠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美育中收获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和着欢快的音乐,刀杰仁欠和队友们有节奏地屈膝、踏脚、挥臂,动作既粗犷豪放又轻盈柔美。5月6日傍晚,成都城市音乐厅外的广场上热闹非凡,这群藏族小伙终于登上璀璨舞台,全国各地的观众和成都市民纷纷举起相机、手机,记录下他们的青春活力。

音乐的鼓点越来越快,他们在快速地踢踏后,跳跃、旋转、腾空,现场掌声雷动、气氛达到高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那一刻,感觉所有的美好与光荣都属于我们。”刀杰仁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