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47期(总第357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内江市新时代思政论坛暨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现场观摩活动举行——
探索从“小思政”走向“大思政”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梁童童 实习生 胡静
《教育导报》2021年第47期(总第3575期) 导报三版

内江市桐梓坝小学校《新时代好少年》思政展示课堂(梁童童摄)

5月13日,“内江市新时代思政论坛暨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在内江六中举行。来自川南泸州、宜宾、自贡3市和渝西合川、荣昌、江津、大足、璧山、铜梁、潼南7区以及内江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校长、教师聚焦“思政一体化”进行交流、碰撞和研讨,共商如何从“小思政”走向“大思政”策略、方式和路径。

来自内江的高校、中学、小学、幼儿园、教研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就如何构建“具有内江特色的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实践和想法;现场观摩活动中,来自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六中、内江二中、内江市桐梓坝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代表各学段进行了5堂现场授课展示。内江市教育局公布了思政课建设省级立项课题,发布了思政课建设市级科研课题指南。

大学

发挥好一体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对大中小幼思政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进行研究思考,扎实推进大中小幼思政理论课一体联动、一体建设。”在主旨报告中,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扬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及其诸多好经验、好做法,可以为大中小幼思政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提供示范引领作用。大学云集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专业化率高。这支队伍有责任,也有能力参与做好区域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

但是,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教学衔接尚缺乏整体布局,亟待解决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以消除“各自为政”“各自为教”“各自为学”的现象。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缺乏一体化的系统思维,亟待解决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教材研读备课等问题,以提高中小幼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率和教学质量。三是缺乏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亟待解决各学段思政课客观存在的主副科、考试评价机制、工作量与绩效认定等涉及思政课被弱化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关键点在于衔接贯通。”张红扬就此提出解决途径:

一要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管理等应开展序列化设计,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使大学、中学、小学、幼教实现纵向密切衔接、横向相互贯通、多维共同作用。二要开展校地、校校协同合作,搭建一体化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三要注重大中小幼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联结,处理好教育内容分段化与整体性的关系,形成思政理论课教育共同体和一体化的教育内容。四要建立大中小幼思政理论课一体化的教学研究体系,探索贯通不同学段课程目标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专题性课堂教学系列。

地方和学校

确立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

威远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倪萍分享了该县落实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的做法。

威远县落实了县委主要领导每年1次听取思政课建设情况和学校党建汇报,并以“1个目标,2项重点,3个带头,3个纳入”确立了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即:围绕“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目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健全工作体系、长效机制、工作途径、落实责任。狠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两个重点。局班子成员带头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课教师、带头走进课堂。坚持将德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目标考核内容,并逐步提高德育考核权重;思政课建设纳入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思政课堂“六认真”情况纳入班级、年级、个人年度考核。

内江六中党委书记、校长唐昭强从构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思政课程、夯实抓牢课程思政、实施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4方面介绍了学校的思政教育探索。

“谱好三部曲、唱好三支歌、讲好三个故事。”隆昌市大南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霞作了“启蒙道德情感根植红色基因”的报告。李霞说,“要谱好阵地建设前奏曲、课程建设主题曲、队伍建设进行曲;唱好三支歌:国歌、队歌、校歌;讲好三个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校园故事。学校的‘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就是要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之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进而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

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

现场观摩环节,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的吴雨晴、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王洁、内江六中的刘然、内江二中的祝梅琳、内江市桐梓坝小学的刘瑛代表各学段进行了5堂现场授课展示。“精心的课堂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同一主题,根据不同学段对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和借鉴。”省教科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卢志对5堂思政课一一点评。

卢志说,当前,思政一体化已经成为新时代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今天,我们思政课改革、建设,重点就是‘一体化’三个字。”卢志提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统筹大中小幼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既要体现各学段思政教育的差异性、针对性,也要体现其层次性、关联性,实现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卢志分享了对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个思考。

首先,推行一体化建设,要发挥好思政课程主渠道、思政教师主力军、思政教学主战场、思政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学段、学段年级之间,形成衔接递进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重点突破大中小幼不同学段各负各责的分割独立的状态。

其次,在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目标——整体目标和分段目标的规划。“目标就是方向,就是旗帜,决定了思政课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卢志表示。

整体地看,大中小幼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地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而针对不同学段,其思政课的建设目标也需要具体精准的定位。在大学研究生阶段重点开展探究性学习,本科、专科阶段重点开展理论性学习,重在强化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阶段开展常识性学习,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中阶段重点开展体验性学习,重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引导学生把爱党、爱国、爱人民装在心里,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点开展启蒙性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

尽管各学段的思政课目标不同,各自有其阶段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但是环环相扣,循序递进,螺旋上升地不断贴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目标。

最后,卢志提到了在思政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小家同大国,应该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卢志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家庭这个下一代成长的沃土,在正家风、齐家风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时代追求和理想抱负,培养公而忘私的大格局,这就是家风传承的时代要求。

内江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展示了社会领域集中教育活动“了不起的中国人”(夏应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