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49期(总第357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学会“舍得”之道 走出“鸡娃”焦虑
■记者 向颖
《教育导报》2021年第49期(总第3577期) 导报三版

最近,聚焦教育话题的现实题材剧《小舍得》引发热议,真实地再现了萦绕在每个家长心中的“鸡娃”焦虑。

虽然招生政策已改变,“小升初”都公民同招,超额摇号了,但剧中呈现的教育焦虑并没有因此有所缓解,仍以不同的方式在扩散。比如,人均辅导班、超前教学、越拔越高的起跑线……老师问,谁在校外上辅导班,差不多整个班都站了起来。

这部剧反映的教育问题,确实戳到了我们的痛处,由焦虑和不安全感所致的“集体拔苗助长”,正是许多家长正在经历的困境。本期,我们借这部剧,一起来探讨一些教育中“舍”与“得”的难题。

现状

教育内卷引发“鸡娃”焦虑

在这个万物皆可 KPI的时代,万物皆可“卷”,每个人都被迫“不甘人后”,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教育问题正是当今社会样貌的映射。

都说“赢在起跑线”,如今,“起跑线”越卷越往前。

《小舍得》中,为了中英文同时起步,有家长给8个月大的孩子请1对1外教,家长自己平时也用英语和孩子交流,培养孩子语感;现实生活中,在治理培训班前,为6岁孩子开设的“幼升小八天集训班”,也随处可见;前阵子,北京小学生毕业旅行去北极的故事,轰动一时;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香港妈妈“赢在受孕前”的答案更是刷新了三观,算好月份怀孕、生子,才不会耽误孩子上幼儿园……

《小舍得》原著作者鲁引弓说,书中90%以上的素材都是真实发生的。比如,带着帐篷去补习班。因为周末两天排满了补习班,为了中午能抓紧时间吃点东西休息一下,有些家长就把帐篷支到了教室门外。

孩子没有童年,家长没有自由。剧里的田雨岚这一角色,展示的便是“鸡娃”妈妈的日常操作。

“鸡娃”,指的是“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让孩子去学习。“鸡娃”之后,还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代名词。比如,“鸡娃”里还分“素鸡”和“荤鸡”。“素鸡”指的是“素质教育鸡血”,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才能。钢琴、跳舞、画画只是基本操作,篮球、滑冰、围棋也不能落下,马术、击剑、冰球才够有排面。“荤鸡”指的是“应试教育鸡血”,这一领域还有“青蛙”“牛蛙”之分。“青蛙”指的是普通的孩子,即普娃;“牛蛙”则是特别优秀、厉害的孩子。

曾有培训班的广告语是:“您来,我们辅导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辅导您孩子的竞争对手。”对于这样魔幻的教育现状,很多家长都打心眼里不认可,但无计可施,只能随着人潮往前赶路。主动要求孩子拔尖,成为精英的,现实中少之又少,更多家长即使一开始不想卷,看到其他家长的比拼较量,被别人家孩子搞得一头焦虑,也只好转变策略。

诚如《小舍得》里讲的:所有人都站起来了,就没人敢坐下。

大家都被“剧场效应”裹挟,费了更大的力气,视野却大不如前,这就是内卷的本质——“封闭环境内,边际效益递减”,谁都是输家。要想停下这样的恶性循环,要么明文规定,这个剧场谁都不准站起来,要么从前排开始坐下,逐渐改善。

如今,导向和大环境逐渐在改善,前阵子教育部出台文件禁止超前教育、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已经明确了这个“剧场”的观影指南,但要全都坐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真正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阻断教育的“野蛮生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困境

矛盾、纠结,反复横跳的当代家长

当焦虑成为这个时代的通病,教育的选择自然更加曲折。因为在这场大规模的“鸡娃”竞赛里,谁都不能做到独善其身。

剧中,南俪家原本是“鸡娃”大军中的一股清流,反对“唯分数论”,从不给孩子报辅导班,只报了声乐、小主持人这类的兴趣班。可当孩子成绩下降,她尝试着给孩子的学习“加餐”时,对一向不待见的“鸡血妈妈”田雨岚甚至生出了几分敬意,原先的教育理念也跟着一点点瓦解。

这是很多家长的写照,矛盾,纠结,不知道该逼孩子一把,还是放孩子一马。

明知道为了高考搏一搏,督促孩子打两针鸡血实属无奈,但这样的事情不该也不能发生在“幼升小”,这不符合成长规律,只会后患无穷。又担忧,是不是应该抢占先机,帮孩子进入一所好的高中,给孩子创造更优秀的学习环境?

明知道“鸡娃们”看似在成长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其实在人生刚开始就几乎耗尽了一生的能量。又惶恐,和别的家长一对比,是不是自己对孩子太不负责了,孩子长大了怎么生存?

明知道跟付出的代价相比,得到的回报不确定性太大,大多数孩子终将过上普通的生活。又焦虑,拼尽全力才得以平凡,如果放任自由,会不会连平凡都够不上?

…………

内卷实际上是当代社会阶层边界淡化的结果,而教育又是突破这一模糊边界最简单有效的道路,人人都能窥探到更上一层的生活,有了理想,就有了焦虑,破除焦虑,就只能卷起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心怀“希望”,便步步为营,每个家长都在舍与得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无论舍去自由,得到成绩;还是舍去成绩,获得欢乐的童年,家长都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孩子的未来。

启示

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守护孩子的未来

父母之爱应该如何正确地给予?父母的焦虑如何得以缓解?有几点思考和各位家长分享。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应始终秉持没有标准答案的大前提,结合自家孩子的个性、经历、需求,得出自己的答案。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为自己划下“底线”

去父母成长类培训,常常会问到场家长,为什么而来,答案往往是为了更科学地教育孩子,一次,一位爸爸的答案让我惊喜。

他说,为了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我将其理解为,施教者的自我约束。在开展一切教育行为之前,先为自己划下“底线”,给家庭教育定下最低的要求、最基本的标准。

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因为通常情况下,家长想给孩子的,期望孩子拥有的会更多,比如,想帮助孩子掌握某项技能,想让孩子拥有某项品质,而不会有意识地思考,起码不能给孩子什么。

《小舍得》中,男孩子悠在培训班被钟老师区别对待、精神羞辱,子悠妈妈却为了孩子能继续学习,步步退让。这正是没有“底线”导致的。

孩子的身心不能被人刻意伤害,这是家长最基本的“底线”。

教育孩子之前,家长要先为自己划下“底线”。当然,这条底线,不是随便想想,今天这样,明天又那样。它应该是夫妻双方基于孩子的成长规律,深思熟虑,达成共识,在进行某一件事之前,郑重其事形成约定的。不必告诉孩子,但家长要督促自己做到,并愿意为了不违背这条底线,承担一定代价。这样,家长不仅会在面对孩子时更有“谱”,自己的内心也会更平静和包容。

比如,即使孩子一开始是真心喜欢某项才艺,也会在长期的枯燥练习中倦怠偷懒,需要家长督促,甚至逼一逼。但这一过程,不能让孩子害怕它、恨它,甚至一辈子都不愿意再碰这项才艺。

再比如,你对幼儿园老师的划线是,不虐待孩子,不往孩子身上扎针眼,那对孩子在园内发生其他意外的包容度就会变高,情绪也更容易自洽。

父母是孩子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带”

教育内卷,实际上是家长向孩子传递社会焦虑的结果。

社会越是复杂高压,家长越应起到“缓冲带”的作用。而不是雪上加霜,将内卷的压力转嫁给孩子,让孩子逃不脱学习的牢笼。

未来是不可控的,社会是急速变化的,家长能够把握和相信的,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孩子个人意志的成长。因此,家长一定不要陷入为孩子忙前忙后、累死累活就是尽职尽力的自我感动之中。而应反思,自身是否有成为孩子“安全基地”的力量。

首先,当孩子面对同辈压力,产生自我怀疑时,家长的及时疏导很重要。家长应有意识地承接一部分孩子的压力,使孩子激烈的情绪得到缓冲。

其次,比起拖拽着孩子往前走,家长更应站在孩子往前跑时,回头就能看到的地方,为他护航。有家长兜底的孩子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和勇气,更容易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当然,这也对父母的智慧、格局、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鸡娃”不如“鸡”自己。对孩子了如指掌,对孩子想做的事举重若轻,他飞,便由他飞;他飞不动时,家长也有为孩子的人生兜底的能力。

听更少的声音,看更大的世界

除了内卷,家长的焦虑来源还有:信息社会外部干扰过多;没有坚定的、可持续的教育内核;见过的“可能性”不够多……

“小升初”还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朋友手机里有23个相关的微信群,探讨政策、讨论学校、研究方案、分享做法,消息铺天盖地,还有别有用心故意带节奏的生意人混入其中。

那是她极度焦虑的半年,以至于只要看到未读消息的红点显示,立马抓起手机查看,生怕自己晚人一步。鼓起勇气删除所有群时,她说自己脱了一层皮,终于清静了。

其实,适度“闭目塞听”并不会耽误什么,不如花时间精力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上。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不被信息裹挟,很考验家长的定力。很多人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从孩子自身出发的清晰规划,容易人云亦云,用别人的眼光来证明自己孩子的幸福和成功。

每个孩子都是孤品,适用的教育方式独一无二,因此,家长对他人、专家的教育观点,一定要多咀嚼,再试用,不合适就换一种方法。

成长的方式千千万万种,从记者到纪录片导演的周轶君带着对教育的无数困惑,拍摄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去过很多国家,见过很多种教育方式,看到不同的成长的可能性后,她发现,视野打开了,人自然就平静下来了。开始欣赏不同的方式,理解不同的方式背后是什么原因。不要害怕“不同”,欣赏和包容不同的事物会让自己更强大。

内卷的缓解之法,或许是不局限于“内”,尽可能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开阔我们的心胸,多观察、多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在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自己。

不妨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

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呢?每个人都应该明白,选择普通并不是浑浑噩噩,软烂成一摊泥,丧进尘埃里;也不是把内卷当作挡箭牌,去逃避现实困难。

近年来,“丧”文化在当代青年中兴起,一方面是内卷之下的自我保护与温柔救赎;另一方面,也是强压之下的自我逃避和自我矮化。

内卷、“鸡娃”和“丧”,本质上都是在消耗孩子内心的热爱,使我们所做的事情逐渐失去价值,导致孩子内心深处的价值感、幸福感一降再降。

关于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最近,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的一番话值得每一位家长细细品味:“你如果只是以出人头地为目的,其实,你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偏狭的道路。我们毕生的任务是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这个优秀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万物、热爱众生,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寻找到一个自己内心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情。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做好一两件事就很好了,在这个过程里面,去证明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也能通过自己做的事情,证明这个世界也是可以改变的。”

生命鲜活、灵魂丰沛,让孩子对这趟珍贵的人生旅程充满激情和热望,去热爱世界,热爱万物,热爱众生,找到自己内心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家长要点燃自己,但不要让孩子从小当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