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11期(总第3008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舞台”搭得高 “戏”才能悠远动听
——西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观察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2016年第111期(总第3008期) 导报二版
2014年以来,创新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个高校内的“孵化器”、“文创园”应运而生。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的业态低端,只是“简单重复”;也有人认为,在校大学生不好好学习,是本末倒置;更有一种声音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透露着浓浓的“浮夸风”,终会“掉一地鸡毛”。

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高校如何抓住创新创业教育的“牛鼻子”,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

民间口弦艺术表演艺人麦吉伍呷(左四)与“光年”团队合影(图片由学校提供)

“少数民族文化就像今天的天空,有点灰,但总会变亮的。”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公益项目“光年”团队负责人赵萌深信,那些尘封已久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代人的保护和挖掘下,终将会闪耀世界。

在学校的“创客茶馆”里,“光年”团队分到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室,赵萌和来自中文、绘画、网络工程、化学等7个专业的学生,正在谋划怎么把收集的民族文化,通过互联网技术,让更多人了解。

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把平台建设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着力点,创造让学生交流碰撞、“脑洞大开”的良好环境的同时,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在一点一滴地发生改变。

拓展视野的第二课堂

2014年10月,西南民大管理学院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赵萌和同学李鹏飞、杨蕊菡、李娜娜等人,在教师白龙的带领与指导下,创立了“光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影像志公益工作室”。他们致力于运用现代影像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手段,建立影像数据库交互平台,保护和传承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诸多民族文化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隐去。这群民族高校的学子,却“随光而行,以年为量”,试图抢在时间的前面,把正在消失的民族故事记录下来,并传播给世界。

第一次见到“光年”的几个年轻人,是在学校“创客茶馆”提供的工作室。他们围在电脑前忙碌着,凌乱的发型、浓重的黑眼圈、桌子上的外卖盒饭表明,他们已经连着熬了几个晚上了,力争第二天把所有素材整理好。

“以前没有工作室,不同学院的同学碰个面都很难。食堂、操场到处‘打游击’。”赵萌说,创新创业教育带给他们最直接的好处,是让他们有了一个共同学习研究的场地。

“成立‘光年’的初衷很简单。”团队成员、西南民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学生李鹏飞说,在参观学校彝族博物馆时,讲解员说的一句“除了这些陈列品,许多彝族文化怕是要濒临消失了”,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他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英雄帖”,召集了一拨有共同兴趣的同学。

可是,要做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谈何容易。要保护什么?怎样来传承?“这时,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给我们更大的帮助。”李鹏飞说,学校整合了专家和教师资源,组成各个门类的“专家顾问团”。“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的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方向的建议,在理论层面也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指导。”

在不同学科老师的指导下,在两年时光里,他们背着沉重的摄影、录音器材,深入没有信号的山村,探寻最原始的民族文化;走进少数民族聚居的大街小巷,向社区居民发放“非遗”知识及保护的调查问卷;依托民族院校的优势,采访知名校友,聆听、记录校友口中的少数民族历史。

“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拓展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白龙说,过去的大学生实践,“务虚”的成分更多,一般是同一个学院的学生“组团”,一个假期必须完成一个主题,学生发发问卷、拍拍照片就结束了。“而在当前的机制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就一个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的思考、探究,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虽然身处民族高校,但以前对少数民族文化却关注不多。伴着‘光年’走了两年,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回想起工作室走过的两年,无数温暖的瞬间让赵萌感动。

稳扎稳打的专业实践

“过去,我们专业的实习机会很少,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跟着老师一起做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邵风燕说,他们专业大四年级有80多个学生,绝大部分同学的实习是在“本子”上完成的,“比如给你一个酒店的设计项目,凭空画画,也不考虑成本、施工问题。”

“建筑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没有实习根本不行,可实习的岗位又有限。”该专业教师雷晓寅感叹。

2014年,在雷晓寅的指导和帮助下,一拨由建筑、设计、财会、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组建了“我心中的家”公益家装团队,免费为贫困家庭、社区、公益组织提供装修和环境改造方案。

“现在,我们的专业实践一改纸上谈兵的困扰。”邵风燕2015年加入“我心中的家”团队,当年7月就参与了成都市城北改造的一个项目。邵风燕说,从项目谈判到设计图纸,再到资金使用,整个流程实实在在、稳扎稳打,她各方面能力都提升很快,“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重视在有限成本下,实现空间最大利用。这是和以往学校实践最大的不同。”

在帮助学生完成专业实践的同时,“我心中的家”的社会效益也越发凸显。雷晓寅说,很多低收入家庭为了节省费用,会省去设计环节,直接请水泥工、电工施工,易导致房屋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存在弊端。

家住成都市高新区某安置房的杨慧莲,是成功申请免费家装设计的住户之一。今年初,由于女儿添了“二孩”,一家6口住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有些拥挤,杨慧莲想让套二变套四,让儿孙都有独立活动空间。

“我心中的家”团队到现场勘查后,很快确定好拆墙方案:“一般可以拆的室内墙多为砖墙或轻钢墙。而阳台的墙、钢筋水泥墙一般厚度都达15cm以上,不能拆。”杨慧莲很庆幸,“如果不咨询设计师,直接几榔头敲下去,说不定房子就毁了。”

这个学生团队成立3年多,已经免费给超过300个家庭做了家装设计。

去年,在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下,“我心中的家”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它由一个校内社团转化为注册公益机构。公益服务中心成立后,将常态化接受市民的“订单”,随时为家庭提供设计服务。

“目前,‘我心中的家’团队近40人,7名家装设计师负责监督指导。”雷晓寅认为,把创新创业和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得到极大提升,“学生毕业后,不管是从事实操工作,还是自己开工作室,都有了能力和经验。”

为学生创业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学应届毕业生、科技公司总经理、共青团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直属团支部书记,这些称呼都属于只有22岁的藏族学生珠扎。

4年前,来自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的珠扎考入西南民族大学,就读于藏学院藏汉双语行政管理专业,同时辅修法学专业。对很多初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自由快乐,没有太大的压力。但这位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男生,不想过于安乐。“很多学生毕业后的打算是回家考公务员。我不想走这条路。”珠扎说。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浪潮方兴未艾,珠扎心中的创业之火熊熊燃起。

“目前,国产手机没有自带的藏文输入功能,很多藏族同胞不得不购买昂贵的苹果手机。”珠扎想要研发一款容易下载、便于安装、词库覆盖率较大、可绑定登录账号的多功能跨平台的手机藏文输入法,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2014年,在校团委等部门的帮助下,珠扎在学校创新创业基地组建了一支由4名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组成的少数民族数字应用创新团队。在对西藏和4省藏族聚居区数字化、信息化现状进行梳理,了解藏文相关应用软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他们致力于开发一款能承载藏语界面平台的输入应用工具。

去年,珠扎作问卷调查发现,在深圳,很多人倾向选择藏医、藏药治病。结合这几年在学校“被委托”买藏药的经历,颇有商业头脑的珠扎将目光转向“互联网+”,计划结合研发的藏文输入工具,开发一款找藏医、藏药的APP。

“藏医好大夫” APP就这样应运而生。打开“藏医好大夫” APP主界面,依次分布着“藏药”“藏医院”“诊所”“小偏方”“饮食健康”和“小贴士”6个主要模块。在藏区,藏医不懂汉语,药品翻译不准确,为解决这个问题,“藏医好大夫” APP专门开发了藏语版本。藏医通过手机操作,就可以将药方直接录入到药房的电脑。“我们正在和医疗部门进行对接,将所有医保范围内的藏药录到后台数据库。”珠扎说。

从做简单的软件,到“互联网+医疗”、“科技+文化”的发展模式,珠扎带领少数民族科技创新团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通过我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二是都有一支跨学科的团队。”西南民族大学校团委学生创新创业负责人杜娟说,这给他们很大启示,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能提供线下交流碰撞、能得到专业指导的创新创业平台,“学校的‘舞台’搭得高,学生的‘戏’才能悠远动听,创新创业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杜鹃介绍,目前学校建成了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创培空间、创客茶馆和I创空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创业意识,比如推销家乡的土特产,但缺乏创业意愿,不知道创业从何下手。”杜鹃说,创培空间重在“培养”,学生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可以在这里寻找老师帮助、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创客茶馆则是为已经成形的项目提供进一步专业的指导;待到项目完全成熟,学生就可以申请到I创空间,得到专业的法律和财务支持,为成功创业打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