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62期(总第359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零碎走向融合 用课程串起成长
——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统整”探索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教育导报》2021年第62期(总第3590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要求,各地、各校创新教学理念,着力实践和落实“五育并举”。“如何运用大概念进行整合教学?如何在融创视野下进行课程统整?”就是成都高新新华学校作为一所城市九年一贯制学校思考的问题。

基于校情分析,该校近年来打造融创课堂,开发融创课程。去年,该校“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一体化课程研究”在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立项。课题从学科课程角度,以“大概念”为抓手,使学校课程走向九年一贯一体化序列,力图融通九年一贯学科课程教学,为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寻找到一条有效路径——让课程走向学段融通,让课堂走向学科本源,让学习走向学生思维深处,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土豆课程”带来的喜悦(图片由学校提供)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数字美术的手段设计川剧人物形象

6月10日,新华学校的学术报告厅挤满了教师。一场围绕“学科大概念”的学术研讨会正在进行。

讲台上,初中数学谭芳围绕“化归思想”这一概念展示了9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台下,不少教师窃窃私语:“‘化归思想’是不是专家所说的学科大概念?”“大概念、核心概念、具体概念应该怎样提炼和分类?”“大概念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定义?”……一节公开课激起“千层浪”,真理越辩越明,讨论让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把握——课题研究让全体教师深度“卷入”一场教学改革。

去年11月27~28日,省级课题“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讨活动在新华学校举行。活动以“‘融创课堂’的教学范式构建”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主旨报告、专家评课、专题讲座等不同的形式,多维度展示融创课堂这一教学新境界,十多位专家学者、来自省内40余所课题参研学校教师齐聚新华学校研讨。

“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区域要求,我们的课程都必须从零碎走向融合,课程结构从单一走向综合。”校长朱祥勇一直在思考研究学校课程的整合、融合问题,“融合需要视角,需要抓手,再美的珍珠也需要一条线,才能得到一串项链。如何找到那条线,让珍珠成为项链?”学校对学生、老师、学校管理多角度展开了深度调研,在1~9年级全学段实施“大概念教学”,进行跨学科统整,特别在“川剧课程+”“劳动课程+”等课程统整上办出了特色。

●发挥“一贯”优势:统一规划、一以贯通

“九年一贯制,在某种程度上6+3<9!学校的九年一贯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就为什么进行这场触及教师“舒适区”的科研课题,朱祥勇从教育政策、师生现状、学科整合、学段融通的角度上进行了思考和研判。

从学生纵向来看,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的知识跨度很大,学生的能力很容易出现断层,特别在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一年级之时,不少学生会出现分化。此时,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充分发挥“一贯”的优势,一至九年级,统一规划、一以贯通,确保学生个体成长的连续性。“我们做过调查,百分之四十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和能力要求,导致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绩下降等诸多问题。”朱祥勇说。

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对学段间的联系缺少精准把握。“初中段老师对学生基础不明了,小学老师对学生后续发展要求不明了,有的知识重复讲,教学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整体大于局部累加”的效益,没有实现‘六加三大于九’的九年一贯制办学初衷。”

从学科横向来看,课程整合上缺少有效的抓手,课程板块之间横向联系甚少,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孤立,没有实现教育过程整体优化,难以达到课程合力育人的效果。

基于校情分析,学校最终找到了以大概念为抓手,打造融创课堂,开发融创课程。大概念既有学科概念,也有跨学科概念。学科概念是贯穿整个学科的最重要的事实内容的抽象提炼,指向学科本质思想方法和独特性,反映一种提纲挈领式的学科认识观。跨学科概念是需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内容支撑和支持才能被深入理解的概念。

“除了1~9是一个大概念,我们的核心是跨学科的课程统整。”朱祥勇表示,“目前,我们已经从学科和跨学科探索出以大概念整合课程的两大策略:一是围绕大概念的关联性整合策略;二是‘核心课程+’的统整策略。”

关联性整合策略,首先通过确定学科大概念处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接着分解与之相关联的下位衍生概念,即梳理“子概念”,进一步梳理九年一贯的课程内容和结构,让教材知识更结构化、序列化,体现出九年一贯、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课程结构。如,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可以提炼出“语言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等子概念,低段注重前两者,中高段注重后两者。子概念还可以继续划分出更次一级的概念……概念分解后,就可以围绕各子概念重组教材,由下而上螺旋式落实子概念、大概念、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课程+”的统整策略,围绕一个核心课程,以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勾连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将人文、艺术、科技、生态融为一体,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教学优化。目前,学校已成功开展“智慧农场与STEAM课程深度融合实践与应用”“数字美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应用”“劳动教育+生态圈实践研究”等特色课程。

●发挥课程+优势:学科统整、师生跨界

新华学校校园内有一亩的农场,有果树、应季的蔬菜,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班级的“劳动园地”。依据不同水果和农作物的收获时间,学校开展了“黄豆收获节”“土豆收获节”“花生收获节”“向日葵收获节”“樱桃收获节”等活动。

一颗土豆的生长成为了课程。播种期,孩子们和生物老师一起,调研土质,学习土豆播种、生长知识。回家后,向家长请教播种经验、注意事项等。生长期,同学们记录苗茎的生长情况。然而,有孩子发现地下并没有长出土豆,有的虽有土豆,但却是空心的。他们找来化学和生物老师,研究后发现,土豆长得不好,有的是因为施肥过多,有的是因为施肥不够,有的是被虫吃掉,各班根据不同原因,寻找对应的解决措施。

土豆丰收那天,数学老师给出了“一枚土豆”的数学题:请同学们计算一亩地大约有××斤土豆,一斤土豆有××枚,每人每天节约一枚土豆,全国14亿人每天可节约××斤土豆。“丰收节那天,我们看到同学们一边愉快地采摘土豆,一边忙着计算自己的丰收值,忙得不亦乐乎。”一位数学老师说。

土豆采摘结束了,课程还没结束。孩子们在劳动中真正明白“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的道理,于是,“光盘行动”在全校开展起来,各班进行“勤俭·珍惜”的演讲活动;道德与法治课开展了“土豆教会我成长”的生涯教育启蒙,孩子们说要像土豆一样做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要做有用的人;历史老师带着孩子们做了“土豆前世今生”的探索,原来普通的土豆居然是舶来品,其历史之悠久,直到16世纪才传入中国。……一颗小土豆,结出了大果实!

“川剧+课程”更是学校的课程统整的一大亮点。

川剧是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又有日常性、整体性的特点,正好是“五育融合”中美育的切入点,是课程整合的新尝试。学校成立川剧建设工作小组,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寻找专业指导。选拔30名学生参与每周1次的川剧社团课。师生原创的第一部儿童川剧剧目《新龟兔赛跑》在省市表演中大获好评。一时间,川剧得到学生追捧。

然而,课程建设的步伐刚刚开始。之后,音乐教师尝试把川剧带入音乐课(唱段),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较以往更浓了;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合力,采取中西结合的新颖形式,以法国绘本故事《石头汤》改编,诞生了第二部原创儿童川剧《龟兔赈灾》,获得广泛认同;申报川剧课题,以此为导向建构川剧校本课程;吸纳美术、体育、语文学科的加入,提升川剧在学校发展的普适性;构建课程群,分层个性培养,由学生广泛参与的原创剧本《李冰治水》诞生;以川剧博物馆和川剧长廊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此匹配的校园活动应运而生。

…………

几年间,课题成果斐然。“儿童视角下开展的川剧美育实践研究”(“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美育与人生发展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和“以校本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川剧特色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先后结题,教师的《川剧进入中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报告》斩获国家级一等奖。

“几年的探索,有效提升了教师课题研究力、课程开发力、课堂融合力。”朱祥勇说,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五育融合”的育人思维,发展学生的同时,成就了教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