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12期(总第3009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乌蒙山区教育采访纪行·记者日记
库区少年有了足球训练场
■本报记者何文鑫12月7日发自屏山县清平乡
《教育导报》2016年第112期(总第3009期) 导报一版

“你这个动作不规范,射门力度不够,需要多练习。”冬日午后,山坳里的太阳亮出来,山雾尽散,屏山县清平乡民族中心学校的体育老师带着校足球队在崭新的操场上训练。

从成都出发,走高速,近3个小时可到位于乌蒙山区的屏山县城,再沿着向家坝库区行驶,漫天迷雾,一路九曲十八弯,颠簸3.5小时,才抵达清平乡民族中心校。

高峡出平湖,学校的标准化塑胶操场边是向家坝库区的湖面,阳光洒下来,湖光映山色。球场上,山区少年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在教练带领下,运球、传球、射门……

清平乡民族中心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屏山县边缘,山高谷深,湖对岸是云南。为丰富山区少年的课余生活,上学期,学校组建了小学和初中两支足球队,各有20多名队员。

“有了新操场,训练时跑起来更带劲。”八年级的彝族少年阿弄阿哥是初中队队员,除了常规的周二三四训练,他自己还要花时间练习带球技巧。

2015年,投入90余万元的标准化操场建成。这里成为师生开展课外活动、散步、运动的一块宝地。初中组教练王宁康告诉记者,在建新操场的同时,学校购买了200多个足球和篮球及其他体育器材,完全能够保证572名学生的运动需求。“加上公益组织的持续捐赠,未来也不愁了。”

从足球场出来,往教学区走。跨进圆弧形的大门,鲜艳夺目的浮雕人物引人注目,这是由西昌学院教授设计的彝族文化墙,彝族汉子正策马奔前方;一路之隔的幼儿园可容纳155名幼儿,园内一幢别致的小楼里,老师正带着孩子做游戏。

清平乡政府所在地是向家坝库区蓄水后搬迁重建的,条条道路宽又阔,新能源路灯依街而立。但即便是这样,2012年正式启用新校区的清平乡中心校仍然显得格外耀眼。

“我们一个学校就占乡中心的三分之一,校舍比其他房子气派,尤其是新操场,绿茵场上处处可见运动带来的欢乐。”学校校长杨波说,搬迁重建,县上和乡上格外重视,优先给学校划地,各项资金也先划拨来满足教育。

山区地形复杂,库区蓄水加重了建设难度,打地基比建地上的建筑花费多。仅地上校舍,清平乡中心校前后花费就达1000余万元,还不包括教学设施、学生功能室的器具配备。教育的新变化着实为高峡平湖添了碧绿色。

“搬迁以前,学校占地面积只有现在操场大,操场则紧缩成巴掌那么大,而且长期是土坝子,想踢球也没有条件。”一边走着,杨波一边聊着学校的历史与变化。砖瓦房时代,地方小导致班级拥挤,有时候小学一个班超过80人,想分班却苦于没有教室。

师资上,清平乡中心校现在的46名教师大多年龄都在30岁以下,毕业于宜宾学院等专业院校,来自省内各地。

山区学校,离城市远,交通不便,教师流失率高,只得不断招进新的力量。“过去老校条件差多了,甚至有新老师来了,哭一场便卷铺盖走了。”学校副校长朱琴有些心酸地说:“现在流失率仍不小。但至少现在的教学和生活条件比过去不知好了多少倍。”

运动场上,足球少年们正坐在一起休息和聊天。温暖的冬日阳光洒满湖面,少年们迈开步子,奔跑向前。

初中足球队部分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