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70期(总第359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继续深化国际理解教育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谭文丽 高瑜
《教育导报》2021年第70期(总第3598期) 导报三版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基础教育领域要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可以看出,国际理解教育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将会继续深化。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仅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并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坐标,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重新思考且实践。

一是将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融入国际理解教育。文化自信理论,不仅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要求,而且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作为扬弃和处理各种文化的依据。应当说,这为新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中国声音”“中国精神”等主体性精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互鉴”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和合”理念,把“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等理念融入其中,为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的方法论指引和路径。国际理解教育应坚持“以文化人”和“人文化成”的思想,重视“扎根”“凝心”“铸魂”,在“交流互动”“沟通对话”“协同合作”“具身体察”“影子教育”等方法中通过潜移默化,获得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辩证思维方法。

二是以课程建设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载体。学校是一个制度化的实体,一切的构想、设计、运作在学校场域中变为现实。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育人可以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统合起来,形成一体化、融合性的载体。国际理解教育的落地实践需要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生根,做好顶层规划、总体协调、任务下沉、实践探索、上下联动,形成落实机制和务实举措。如果把学校课程理解为“学生在学校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一般来说,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三大类。在学科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可以嵌入式、渗透式、关联式、拓展式、作业式等方式进入,通过学科渗透找到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联的结合点、连接点和生长点;在活动课程中则可以主题式、项目式、概念式、研学旅行、场馆学习等方式开展;而隐性课程可用空间环境设计、氛围营造、制度规范、对象化等方式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不必拘泥于某一门课程,某一类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要找准课程的切入点进行重构。

三是以学科渗透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路径。目前,学科渗透、专门课程、主题活动课程、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形式。要立足于国家课程和课堂,把学科渗透作为国际理解教育切实落地的有效路径,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常态持久有效。注意在学科渗透时重视这四点:首先,需要保证学科教学目标的完成,否则将失去学科教学的特色和意义;其次,要以学科教学作为载体,找到学科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交集;第三,需要借助恰当的情景和视角提升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第四,适当拓展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刻性并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总之,国际理解教育实施需要兼顾国家要求、地方及学校实际,理顺学科教学和国际理解教育间的关系,以整合、系统、有效、校本、建构的原则开展,通过开发不同维度的主题单元内容,确定任务、组织实施、开展评价。具体的课堂上,可以从情景创设——呈现本土文化和国际元素——比较与分析——体验与感知——交流与分享——异己共生等一系列可操作构建教学策略。

当前,世界发生急速的变化,我们应坚定贯彻新时代“开放”理念,以国际视野环望、了解不同文化,通过理解“他者”加深“自我”认同,包容多元文化,积极构建更好的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育人目标,帮助师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呼应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