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76期(总第360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汲取传统教育思想精髓 启迪当代教师教育发展
■李树勇 张天明
教研《教育导报》2021年第76期(总第3604期) 导报三版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演进,我国的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直处于“破”“立”相间中,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浪潮冲击下不断变化。在纷繁芜杂的现象之下,我们回望过去、面对现实、迎向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回归、传承和复兴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精髓部分,以传统教学思想为根基,适当吸纳西方思想——将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多次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还形象地将教师比喻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为此,他对教师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殷切期盼:全国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习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殷殷嘱托,也是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受到西方教育理论思想的影响较大,教师教育改革与研究基本上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所支配。如在德育教育上,学界对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德育模式、罗杰斯等的人本主义德育模式、拉斯的价值澄清模式、弗雷德·纽暑的社会行动德育模式推崇备至;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学者们十分崇尚美国学者福勒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凯兹的教师发展阶段论、伯顿的教师生涯发展论、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休伯曼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在教学理论上,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基础等等。这些西方理论的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食洋不化”问题也应运而生。这尤其体现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在提倡自主学习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在开展探究学习时,所探究的对象没有进行选择,文理同样开展;在提倡快乐教学中,放弃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过度提倡朋友式师生关系,而忽略了必要的师道尊严,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教育“食洋不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引入西方教育理论时忽略了我们自己的历史根本。我们在教学上的民族心理自卑遮蔽了我们自我明亮的双眼,以致看不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智慧光芒,于是自然而然地将西方教育理论奉若真理而单纯移植运用。殊不知,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博大精深。从远古至元明清,历代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在思辨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非常系统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这些思想蕴含于《论语》《礼记》《大学》《中庸》《庄子》等典籍和儒家、道家、墨家、禅宗等不同派别以及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二程”、朱熹、吴澄、陆九渊、王阳明、王夫之等不同人物的言论中,体现在书院、私塾等机构的教育教学里。这些思想对教育教学实质的探讨,对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价值的追寻,对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条件、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的探索等,较为全面而深入。另外,很多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也不亚于西方,如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要比美国加德纳等人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早两千多年;我国《学记》中就将把握教学时机当成一条教学原则,远远早于西方提出教学时机的时间。无论从其丰富厚实,还是诸多思想的世界领先地位,都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以上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教师素质也基本上能从这些传统教育思想中找到渊源。

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思想是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文化根本和思想基础。我们只有以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为根基,适当吸收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结合中国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才能构建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而只有这样的科学理论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实践。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和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高师院校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不可取代的文化根基作用,认识到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去除崇洋媚外心理,树立高度的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其次,在党建工作、办学理念确定、校风学风建设、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上充分融入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再次,高师院校教师应该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不言之教、锲而不舍、专心有恒、适时而教、教学相长、长善就失、质疑问难等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转换。第四,高师院校师生应该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如何融入基础教育展开深入研究,以研究促进改革。另外,高师院校可在师生中开展中国国传统教学思想知识普及教育;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的交流中,多渗入传统教育教学思想;鼓励教师和学生尽量运用中国古代经典的教育教学术语来表达教育生活中的问题。总之,高师院校应该将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作为教师教育发展不可忽缺的根基性元素,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教师、学生的血液之中。如此,我们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国灵魂的“大先生”和“筑梦人”。

(李树勇系绵阳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张天明系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一般课题“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现代转换研究”( BHA140085)、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创生研究团队”(18 TD0083)理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