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81期(总第360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6516名住校生“教科书式”安全撤离,泸县二中是怎样做到的?
“平时的功夫果然没有白费”
■本报记者 葛仁鑫 倪秀
《教育导报》2021年第81期(总第3609期) 导报二版

泸县第二中学举行疏散演练。(图片由泸县二中提供)

9月16日4时33分,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泸县第二中学有序疏散师生的相关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获得不少点赞和好评。

该校有学生7456名,其中住校学生6516名,是县城规模最大的学校,学校如何能在紧急关头高效安全地疏散众多学生?9月17日,本报记者走进泸县二中的校园,实地采访背后的故事。

环环相扣,上演“教科书式”应急撤离

刘扬,是泸县二中副校长,也是地震发生当天该校的值班行政人员。对于当晚的情形,他记忆犹新。“我们第一时间赶到广播室并打开球场照明灯。”刘扬说,因为家离学校很近,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就赶到学校,到校后,发现安保处主任段空成也已经到校。当晚,他们工作的第一环节就是通过广播及时通知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等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

“到操场后不要惊慌,检查寝室的同学是否全部到位。”当晚,刘扬的声音传遍校园,不仅将学生有序组织起来,还起到了安抚情绪的作用。

广播响起、灯光亮起,学生陆陆续续在球场上会集,这背后也有48名宿舍管理员的功劳。

“地震来了当然还是很怕,但因为平时演练过很多次,所以并不慌乱。”刘玉兰是男生宿舍的宿管员,地震后,她迅速起身,叫开学生房门,指挥学生按照指定的楼道疏散,在逐一检查每间寝室确认没人之后,她才撤离下楼。

当晚,大约4点43分左右,泸县二中校内所有住校生和近700名教职工全部安全撤离到学校足球场。每个班级的班主任或学生干部已经开始清点人数,检查是否有学生受伤。与此同时,当天值班校医陈俊锈也已经就位,做好相关工作准备。

每月演练,小细节保障师生“大安全”

9月17日,记者见到泸县二中副校长赵柱华的时候,他正披着雨衣穿梭在泸县二中集中安置点的帐篷间,电话一个接一个,沟通处理安置点的各类事务。赵柱华是学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回忆起地震当晚的疏散过程,他不禁感慨:“平时的功夫果然没有白费!”

在赵柱华看来,学校之所以能够高效疏散学生,一方面得益于日常的演练,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应急疏散机制的完善。在泸县二中,几乎每个月都有两次疏散演练,分别在教室和寝室进行,而不同位置的疏散路线图,都明确张贴在每一层楼的显眼处。“常态化的演练,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安全意识,知道自己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

对于安全疏散流程,泸县二中有专门的应对方案,从行政值日人员到安保处人员,再到后勤处、任课教师以及学生等,都有明确且具体的对应内容。“比如我们值班行政人员,又分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等,如果前者不在,后者就及时补上;在班级上也是,班长如果不在就由其他班干部负责组织同学清点人数等。”赵柱华介绍。

“在整个疏散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高一学生没有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撤离效率高。”刘扬说,由于高一学生进校才两周,对于学校的疏散流程并不是十分熟悉,“之后,我们一定会及时补上这些漏洞,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保障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

记者翻开一份泸县二中2019年发布的《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关于自然灾害安全疏散流程的通知》发现,这份文件里有自然灾害疏散演练的具体流程,43条内容详尽地明确了从校级行政值日领导、各处室、各年级负责人、班主任,科任教师、安保人员到寝室管理员的工作职责、流程和标准。

“我们坚持的是探索大安全、小细节,实施安全管理流程化。”赵柱华说,做到日常安全管理的细节化和流程化一直是泸县二中的工作重点。面对这么大体量的住校学生,把握好每个管理环节的细节,才能守护所有师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