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82期(总第361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双减”之后,抢购教辅为哪般?
记者 梁童童
聚焦“双减”系列报道《教育导报》2021年第82期(总第3610期) 导报一版

“双减”政策落地,多项配套措施并行,力度空前。有的家长跟着政策走,有的则转移“战场”,校外培训从线下转线上,或者干脆自己辅导。……9月,全国中小学开学之际,某电商平台上一个“不要鸡娃”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被疯狂转发,许多网友表示过于“魔性”,已经被“不要鸡娃”洗脑了。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有所作为。但“鸡娃”,需要以尊重孩子个性为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计划。盲目跟风、揠苗助长式的“鸡娃”,不但可能起反作用,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身心伤害。

■ 记者 梁童童

“双减”落地,“鸡娃”需求不减反增

“不要鸡娃,不要鸡娃,少在淘宝买作业。不要鸡娃,不要鸡娃,多给我们放放假。……我爱爸妈么么哒。”6名小学生穿着校服在操场一角跳舞,嘴中唱着“不要鸡娃”之歌,面无表情,动作机械。这首歌一半是请求、一半是要求,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想要少作业、多休息的愿望,最后还用一句“我爱爸妈么么哒”来软化家长的内心,减少“对立”意味。

这个视频出自某电商平台。开学那几天,许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添置学习用品、教辅资料;有的家长怕买不够,也不知道能买啥,于是就搜“开学买什么”,看看别人是怎么买的。一搜,就跳出来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视频。

这两天,再搜索“开学买什么”已经看不到这个视频了。但搜索列表中,习题、教辅等商品还是不见踪影,一定要加入精确的关键字才现身。

暑假里,“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从年初起,一系列强有力预热、配套性的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重塑教育生态的决心:作业、睡眠、手机等几项管理、打击学区房、整顿校外培训……

反观现实,部分家长的心理负担并没有随着政策一并减轻,反而越来越重。随着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重点班、禁止培训机构使用超前超标教材、上海小学不再组织英语考试等政策的发布,谣言也传出不少。比如,“书店下架英语教辅书”“网盘上所有的教辅资料都将被删除”等,不少家长慌了,对教辅资料的需求激增。

成都市一个早已将群名“鸡娃”二字变为“躺平”的家长群中,家长们仍然在分享自己购买教辅的“攻略”,包括购买的种类、途径,有的家长半夜十二点还在分享教辅拼团链接;有的化身“游击队员”,在家和工作地点附近的书店“踩点”考察教辅上架情况。

上周末,一书店内人头攒动,许多家长与孩子一同来挑选教辅资料。施女士的手上已经拿了两本语文的教辅,一本教材解析,一本阅读拓展,正在挑选英语资料。施女士的女儿在小学读五年级,以前报的校外培训停了线下课,这学期开始在周内晚上上网课。问及“双减”政策,施女士一脸坚毅:“我们是不可能‘躺下’的。”

据网易新网报道,上海书城店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开学近三天教辅销量比去年同期明显增长,同比增长13%。然而,买是买了,但据另外一些家长的经验,这些买回家的教辅有多少能够做完,就另当别论了。

肖杨有两个孩子,老大上初中,老二刚上二年级。前两年老大刚从小学毕业,整理出了一大摞教辅书,其中至少有一半是“7成新”的状态。到了老二这里,尽管有老大留下的资源和使用经验,肖杨还是控制不住想给孩子买教辅的手。肖杨说,一方面怕老大留下的资料过时,“另一方面其实也就是图个心安,买了就有得做,不买就没得做嘛。”

“教辅+”,重在基础和兴趣

如何在给孩子留出充分休息时间的前提下,把教辅的作用最大化?怎样挑选和使用是关键。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汪书涵深知要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仅靠刷题、积累解题“套路”是不行的。

首先,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汪书涵的孩子刚刚升入三年级,在这之前,她只注重三件事:练字、阅读、背古诗。“三年级是奠定孩子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就可以挑选一些教辅给孩子用了。”汪书涵提醒家长,无论哪个阶段,教辅都是“在精不在多”。“教材的课文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一篇都有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知识点和方法。把课文吃透,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拓展阅读和写作,效率是最高的。”

汪书涵为孩子选择的教辅不多,一本用作工具书的《小学教材全解》,一本用作阅读拓展的《黑马阅读》。“《教材全解》不用多说,很多家长自己上学时就用这个,知识点梳理得很详细。《黑马阅读》里的篇目和题型都比较全,难度也比较合适。”至于写作,就只有一个字——练。在汪书涵看来,生活就是写作的素材库,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成为练习作文的主题。

“昨天,我们去买蛋挞,刚出门孩子就把蛋挞掉地上了。怎么办?要不就不吃,要不就再买一个。这两种选择有什么区别?从去买蛋挞、拿到蛋挞、掉下蛋挞,心情是怎么变化的?一篇作文就这么出来了。”市面上很多教授写作技巧的教辅,汪书涵是不推荐的。在她看来,作文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有了灵感的作文才有“灵气”。技巧层面,从书中总结,甚至从自己的习作中总结篇章结构、修辞技巧,已经足够了。

到了高年级,课文中的名篇、文言文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因此,要吃透课文,就要注重背景知识的吸收。《跟着名家学语文》列入了汪书涵的购书书单,“这本书可以让孩子结合名家的其他作品更加深入‘吃透’课文,扩大知识面。”汪书涵现在教六年级,有家长寻求建议时,她也会推荐这套教辅。“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一切都可以当作语文的教材。最重要的,还是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汪书涵说。

数学方面,与汪书涵搭档的数学老师刘玉华是一位教龄长达27年、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刘玉华看来,小学阶段要学好数学,一在基础,二在细心。

“小学阶段的数学逻辑并不复杂,只要基础打牢,再加上细心,大部分孩子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再认真完成配套练习,剩下的就是细心了。“很多孩子失分都是因为粗心。”刘玉华认为,教辅起的只是巩固作用。可以选择一些练习册,如《黄冈小状元作业本》等常见的教辅来进行练习,目的是为了用“实战”巩固“理论”,也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细心。但家长在选择教辅时,切忌盲目刷题和上难度,会破坏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得不偿失。

对于那些在数学上很有天分,也有兴趣的孩子,刘玉华建议可以挑选一些奥数方面的资料,如《小学奥数举一反三》等与校内知识关联紧密的教辅。而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一些有趣、好玩的数学知识读本或许更加适合,如《数学万花筒》,其中除了各种趣味数学题外,还有许多数学界的典故和轶事,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至于英语,“能说、敢说,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作用还大。”英语教师高俊说道。

万变不离其宗,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打基础,单词、基本的语法等,这些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需要孩子在课下时时巩固。学习一门语言,最有效的方式在于建立语言环境,也就是听和说。

因此,使用什么样的教材和教辅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大胆开口。选择英语原声音频练习听力,或是在家、或与小伙伴建立英语角,都比单纯练题要有效得多。而且,听说比读写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语感,反过来促进读写能力,这是高俊自己还是学生时体会到的。

“迪士尼系列的原声电影就是很好的选择,最好是有双语字幕的那种。看完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用英文复述剧情或者说说感想。”高俊建议。

记者手记

文中提到的家长肖杨,她的心态是大部分家长的缩影。尤其是在“双减”政策的刺激下,更催生出了一种“此时不囤,以后就没得买了”的氛围。电商平台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放出“不要鸡娃”的小视频,既是跟家长们开个小玩笑,也是一个互联网大厂的表态。

但这个小玩笑背后,却藏着千万家长的无奈,有多少家长在“哈哈哈”之后叹气:谁不想“躺平”呢?

许多家长表示,让他们不得不“鸡”的是义务教育尽头的中考,不愿意让孩子读完初中后就直接开始职业教育。

事实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中,读书是一件高尚的、重要的事;在今天的家长看来,成绩与升学直接挂钩、升学结果则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直接相关,能去普高,就不去职高。

但反观现实,当今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异常稀缺,大量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发展方向模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上近些年国际国内的形势所迫,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高科技核心技术的研发,其中,对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家长应该意识到,培养更多专业的高级技能人才——这才是中考分流的应有之义。

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家长是时候调整观念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让努力事半功倍。

说到底,适度、科学的“鸡娃”并没有错,但朝着什么目标“鸡”、以什么样的节奏和方式去“鸡”,则需要家长细细斟酌。强加自己的意愿而不顾孩子的想法、拔苗助长式的超前学习,轻则降低学习兴趣,重则损害孩子身心。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在其《教育的100种可能》中提到,教育的本质,是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们尊重眼前的这个孩子,不是因为他将来“很可能”成为杰出人物,而是因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是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着丰富内心和独立思想的人。

“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李镇西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医生、空姐、飞行员、艺术家、科研工作者、公交车司机、火锅店老板、足球教练、摇滚歌手……每一个孩子都有独属于他的“火花”,并非“双一流”大学出身、做科研、做老板才叫“成功”。

家长与其强行“鸡娃”,不如让娃找到自己生命的“火花”,用爱“发电”,用热情“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