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84期(总第361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多园融合,构建学前教育研修共同体
■赖蕾
《教育导报》2021年第84期(总第3612期) 导报三版

■赖蕾

随着国家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学前教育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教育部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至此,集团化幼儿园已成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一种重要办园模式。

集团化幼儿园是以一个共同的开办和管理实体为核心,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通过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把3个或3个以上的幼儿园经营实体联系在一起,统一管理、协同运作的学前教育专业经营共同体。公办集团化幼儿园是集团化办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多是由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倡导,以优质公办园为主体,将若干所幼儿园以一定的联结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为适龄儿童提供具有普惠性质的公办学前教育服务的集团化发展模式。集团化幼儿园,对外而言,加速实现了普及计划,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对内而言,使各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流动和共享。但也存在部分集团化幼儿园盲目扩大办园规模、增加园所数量而质量低下的现象。

那么,如何保证集团幼儿园规模与质量并进?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是集团幼儿园的中心与主体,其教研机制关系着集团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走向,是影响集团园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因此,以“融合联动,动力内化”构建研修共同体是集团幼儿教师素养整体提升的关键。

一是培塑“文化愿景”。文化理念是集团发展之“魂”,集团内各个幼儿园要打破壁垒,在集团的平台上相互融合发展,在尊重各园发展特色的基础上,确立并形成专属于集团的文化理念。成都市第二十七幼儿园根据集团园所实际,打造集团文化——槭趣文化。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树立合作共赢的集团目标,打造民主宽松的集团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集团关系,从而形成凝心聚力的共同愿景,培育师德高尚、团结向上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不断推动并实现集团内各幼儿园在原有基础上均衡、优质发展。

二是注重“整体设计”。首先,制定集团章程。集团章程是围绕集团重大基本问题形成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通过章程的制定,能够厘清集团的核心价值、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细化具体工作职责、明确阶段工作重点,为集团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是教师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其次,制作统一的《教职工手册》,用《教职工手册》的方式让全体教职工明白各自的岗位职责。其三,统筹物质资源。通过形成基础课程资源包、集团材料设备清单等,有效梳理集团的各项物质资源,组织建设集团共享资源支持系统,将各类物质资源加以统整、协调规划。最后,统筹人力资源。通过集团抱团招聘和教师流动机制,使得各园青年教师、成熟教师的比例趋向合理、梯队结构趋向平衡,不断优化集团教师共同体的人才结构。

三是加强“多园互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研修共同体要以多个幼儿园间的园园互动为基本路径。园园互动、园园交流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增进了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培养了教师的对话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加强教师发展共同体凝聚力建设的同时提升了专业能力。在集团的合作环境中,教师个体不仅仅是需求方,同时也是供给方,宽松、民主的环境氛围鼓励并支持着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每位教师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在共同体内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升集团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质。

四是搭建“研修平台”。在教师培训方面,集团可以根据各园的实际需求,通过整体系统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如聆听讲座、外出观摩等,实现培训资源共享,提升教师多方面的能力。集团还可以围绕共同的研究专题开展跨园联组教研活动,成立跨园课题小组,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教研、科研的实效性,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同时,可以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实践反思平台。集团园一学期一度的课程审议活动,多园参与,多园互动,增强研修共同体的粘黏度。

五是完善“评价机制”。积极引导、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工作,提升教师共同体整体素质。注重实绩、讲究实效,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明确发展目标、自我反思评价,不断改革创新、自我突破,促进教师共同体全面、科学、健康发展。建立内生型教师成长模式,激发教师共同体的内生活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属于各园自己的优秀教师队伍,使更多教师在集团平台上迅速成长,实现教师共同体优质发展。

(作者系成都市第二十七幼儿园园长)